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ft/180509/6223398.html 接地气连民心促发展聚智力 守正创新勇担当履职为民谱新篇 ——济宁市人大常委会工作综述 狂风识劲草,风雨鉴忠诚。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济宁市人大常委会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履职,守正创新,充分发挥人大政治制度优势,团结动员全体人大代表,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法治济宁建设作出了新的贡献。全年共召开常委会会议12次,开展视察调研和执法检查56次,听取审议工作报告21项,作出决议决定、提出审议意见26项,修正和审议通过地方性法规2件,依法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次,圆满完成年度工作任务。这一年,市人大常委会创新履职方式方法,首次对常委会审议意见落实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创新开展“倾听民声、解疑释惑、助力化解风险”工作,视察调研、执法检查主要采用“四不两直”方式,重点工作实行市县联动,有效提升了全市人大工作整体实效。这一年,市人大常委会在全省率先实现预算联网监督市县全覆盖,省市县三级纵向贯通和市直部门横向连通。省人大在我市召开预算联网监督现场会议,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于晓明,副主任王云鹏对我市相关工作高度评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对我市做法予以肯定,并作出重要批示。这一年,常委会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开展执法检查、专项视察和专题询问,推动我市以全省第1名、全国第5名的总成绩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常委会机关同时跻身全国文明单位。这一年,全国人大核心刊物《联络动态》两次专刊推介我市人大依法助力疫情防控的有效做法和代表工作情况,济宁的美誉度和人大工作影响力显著扩大。接地气、连民心、促发展、聚智力,济宁人大常委会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促进民生重点领域建设、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畅通民意诉求渠道中正日益凸显出强劲的“人大力量”。 定海神针 “党的领导”锚定前进航向 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开展庆祝建党99周年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到任城区党史馆党性教育基地参观学习。这一年来,在中共济宁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济宁市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党的领导”这枚“定海神针”,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把坚持党的领导体现到人大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坚持不懈强化理论武装。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列为常委会及机关学习中心内容,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结合起来,全面系统学习,深入开展研讨,着力打牢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根基。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把握政治机关定位,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全面落实省委关于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16项意见和市委51条任务措施,加大制度创新流程再造力度,各项任务措施逐步落实到位。依法就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诺继续出资设立“孔子教育奖”、发行地方债券、财政预算调整等事项作出决议决定。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选举任免相一致,历次常委会会议被任命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均全票或高票通过,市十七届人大六次会议被选举人全票当选。坚决贯彻市委决策部署。主任会议成员牵头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招商引资、僵尸企业清理、生态环境建设等全市重点工作,做好重大活动安保维稳、重大项目包保工作。常委会机关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确保工作任务高质量完成。战“疫”一线 “生命至上”体现人大担当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玉华赴金乡县督导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 伟大的抗疫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深厚的仁爱传统和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这一年,市人大常委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委工作要求,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自觉扛起战疫情促发展的责任。“坚持法治”“一线督导”“立足民生”“模范带头”,这一组关键字成为坚持“生命至上”、勇担时代重任的生动写照。坚决贯彻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关于依法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决定,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法律支撑。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执法检查,督促全面落实全国人大禁食野生动物决定,加强执法监管,从源头上控制重大公共卫生风险。将全市公共卫生建设情况列为常委会集体视察议题,医院、疾控中心实地察看,支持政府全面践行预防为主的卫生健康方针,推动实施健康济宁专项行动和公共卫生五大中心项目建设,提升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坚定站在防控一线。主任会议成员分赴县市区一线督导检查,着力推进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复商复学工作。第一时间发出致全市各级人大代表的倡议书,1万1千多名人大代表辛勤奋战在医疗诊治、社区防疫、农村防控、物资保障、复工复产等各条战线上,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人大代表强烈的为民情怀和使命担当。全市各级人大履职尽责,机关干部和离退休老同志踊跃捐款,在加强防控、帮扶企业解决困难、推动落实“六稳”“六保”任务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民生保障是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石。在面临疫情冲击的特殊条件下,常委会深入开展“倾听民声、解疑释惑、助力化解风险”工作,组织引导全市各级人大代表深入基层、联系群众、收集民情、反映民意,帮助解决脱贫攻坚、生态环保、乡村振兴、义务教育等实际问题,破解发展难题,助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着力推进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复商复学工作,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人大代表强烈的为民情怀和使命担当。依法治市 “人民立场”贯穿法治建设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杜昌华带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山东省就业促进条例》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把全面依法治国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创造性地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领导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这一年来,济宁市人大常委会将“人民立场”贯穿法治建设的全过程,依法有序开展立法工作,扎实开展执法检查,不断推进法治济宁、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实现“依法治国”理念在“依法治市”层面的落地。尊崇维护宪法法律尊严。严格落实宪法宣誓制度,60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宪法庄严宣誓。开展以“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为主题的国家宪法日活动,邀请全国人大立法专家作《民法典》专题讲座。备案审查工作实现省市县三级审查互联互通,全年审查规范性文件15件,审查清理地方性法规、规章件,切实维护国家法制统一。聚焦重点领域立法修法。紧扣市委决策精选立法项目,立法工作更具济宁特色、更能解决实际问题。助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审议通过了《济宁市水环境保护条例》,就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保护、水污染防治等作出详细规定,报省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后实施。对《济宁市烟花爆竹燃放管理条例》进行修正,明确规定中心城区全面禁放,对减少环境污染、保障公共安全起到重要作用。对《济宁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进行立法后评估,对道路桥梁安全、无障碍环境建设等开展立法调研。积极参与淮海经济区立法协作,为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做出贡献。发挥法律巡视利剑作用。对食品安全法开展市县联动执法检查,督促落实“四个最严”要求,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对就业工作“一法一条例”开展执法检查,推动实施“促进重点群体就业专项行动”,超额完成省定目标。开展水污染防治法和土壤污染防治“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督促加强黑臭水体整治和和土壤治理修复。开展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条例执法检查,依法维护台胞利益。务实监督 “依法履职”凸显人大力量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颖带队,对全市贯彻落实《山东省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条例》情况进行执法调研。习近平总书记在指导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时指出:“结合地方实际,创造性地做好立法、监督等工作,更好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攻坚任务。”倾力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听取审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审查“十四五”规划纲要和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支持和促进政府打好“十三五”规划收官战,做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听取审议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专项报告和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支持深化金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确保国有资本保值增值。连续两年对港航经济发展进行监督,港航经济列入我市“十四五”规划重要内容,港航物流业成为我市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对煤矿领域安全生产进行跟踪监督,推动我市安全生产工作持续稳定向好。创新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听取审议财政预决算,审查批准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及市级预算调整方案,加强对政府性投资项目的跟踪监督,提高公共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效益。对审计查出突出问题的整改情况开展跟踪监督,市委对此予以充分肯定,要求“各级人大常委会要进一步在推动审计成果运用、建立长效机制等方面下功夫,切实提高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质量和效果”。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到预算联网监督中心调研,要求政府部门充分运用预算联网监督结果,实现更加有效的预算监管。持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