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9-2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曲阜网站商务合作热线及

由于孔毓圻在世的时间太长,他的长子孔传铎就一直等啊等啊,等到雍正元年(年),孔毓圻去世了,孔传铎已经50岁了,才袭封了衍圣公。在准备接班的日子里,孔传铎潜心研究三礼,学习音律,差点儿成了一位音乐家。

孔传铎袭封之后,就遇到了一件天灾:雍正二年(年)6月的一天,突降暴雨,雷电交加,大成殿被雷击着火,由于楼宇高峻,无法扑灭。孔传铎冲进大火里,只把孔子的牌位搬了出来。大火蔓延到整个大成殿院落以及后面的寝殿、西侧的金丝堂等。大火过后,面对一片灰烬,孔传铎一边上奏朝廷,一边身穿素服,在孔庙中大哭三天。雍正皇帝也是刚刚即位不久,还没有来得及去曲阜祭孔,闻奏后大为惊恐,他素服戒斋,减膳撤乐,亲自到北京文庙祭奠。同时派遣礼部官员到曲阜代为祭祀,以告慰神灵。雍正皇帝在祭文中说,他将派遣有司,协同大吏,准备材料,重修孔庙。于是,朝廷拨下大量的帑银,责成山东巡抚陈仕倌竭诚办理。陈仕倌不敢怠慢,在曲阜开设窑厂,到江楚购买名材,选定雍正3年8月12日启土动工。孔传铎在给雍正皇帝的奏折中说,这一天天气晴明,秋光皎洁,彩云漫天,孔传铎率领合族长幼以及军民士庶,叩谢天恩。雍正皇帝对修孔庙表现了极大的热情。凡是殿堂规模都要绘成图册呈报,他要亲自审定。他提前为大成殿写了“生民未有”的门额,赞扬孔子是自有人类以来最伟大的人物。还为大成殿拟写了一副长联:

德冠生民溯地辟天开咸尊首出

道隆群圣统金声玉振共仰大成

雍正皇帝对孔子的赞美诗无出其右,他准备在大成殿竣工之后,将其悬挂在大门两侧。可是,大成殿工程进展缓慢,雍正皇帝非常生气,把山东巡抚陈仕倌撤掉,换成了满族人塞楞额。可是,工程还是慢慢腾腾,气得雍正又把塞楞额撤掉,换成岳浚,要他务必尽心竭力修造大成殿。可是,大成殿的维修工程还是很慢,皇帝这下真是急了,派通政使来曲阜亲自监督,将自修庙以来山东的各级官员全部免职,集中到现场,戴罪办公,中央各部相关人员,交布政使查明议处。在这样的高压之下,经过了七年的时间,耗费了16.75万两白银,孔庙大成殿和相关的建筑才算完工了。

清人孔传铎李夫人衣冠像轴

为什么修一座孔庙大成殿需要7年的时间,撤掉3任山东巡抚,靡费16万多两白银呢?皇帝百思不得其解,那些被撤掉的官员也都被蒙在鼓里,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秘密在衍圣公孔传铎这里。这位直到“五十而知天命”的年龄才继位的公爷早已修炼得城府极深,他看到皇帝拨下来大量的银钱,山东巡抚的各级官吏又不懂工程事务,于是,他一边修孔庙,一边用工程款开始为自己的兄

孔传铎兄弟4人,儿子6个,在孔传铎修孔庙的几年间,曲阜呼啦啦建起了9座孔氏府第。其中,他的大儿子孔继濩住的为大府,有一进院落,房屋10间。他的二弟孔传志住的为二府,有三进院落,房屋30多间。他的六儿子孔继澍住的为三府,四进院落,房屋50余间。他的三弟孔传钲住的院子叫慎修堂,十进院落,间。他的四弟孔传镛住的为七府,三进院落,20多间。他的三儿子孔继泂住的为八府,院落不详。他的四儿子孔继汾住的为十府,四进院落,40余间。他的五儿子孔继涑住的为十二府,七进院落,多间。这些府邸大多是三到四进院落,几十间房子。只有十二府最有气势,三间瓦房大门,内设影壁,西部为住宅区,五进院落。东部为玉虹楼、祠堂、柴草院。中部为伙房。各院之间有连脊的通房构成院墙。俯瞰十二府的府第,多层院落,布局严谨,规模宏大。这是衍圣公孔传铎为自己将来退下来以后搬出孔府居住的,气势当然不是一般,这里后来发生了一系列错综复杂的争斗,暂时按下不表。

孔传铎借着皇帝出资修大成殿的机会,不顾皇帝的一再督促,精心布置,瞒住了上上下下这么多人,不漏声色,给自己的兄弟和儿子们建起了这么大的家业,真是胆大心细,精明之极!和皇帝来玩捉迷藏的游戏,一般人是没有这种胆量的。

最后,在这些府第都建好之后,孔庙大成殿也修好了。皇上脾气发完,继续走尊孔的路线。孔庙里不仅有孔子的塑像,还有四配、十哲和历代的先贤先儒的塑像或者排位,还有孔子的上五代祖先的塑像,在皇帝祭祀孔子的时候,还要有大臣和孔子后裔一起祭祀这些人,雍正皇帝觉得让孔子子孙陪着他祭祀孔子,应该给这些孔子子孙们一些名分,通过对孔子子孙的关照,以此来体现他对孔子的尊崇。于是,他下令设立孔庙执事官40员,均给与一定得官衔。其中,三品2名,四品4名,五品6名,七品8名,八品、九品各10名。这些人员,都由衍圣公在孔氏子孙中选取,报吏部批准,每年各给俸银20两,每个级别的执事官给予不同的服色。

原来孔府的属官主要有3类,一是衍圣公的兄弟们、孔颜曾孟嫡系后裔,这些人被封为翰林院五经博士;二是曲阜知县和洙泗书院、尼山书院、四氏学学录;三是孔府管勾、典籍、司乐、百户、掌书等六厅的办事人员,加上这次新增加的40员,孔府的属官达到70多人。

孔府大门。

孔庙大成殿一场大火,不仅重修了孔庙,给孔氏家族带来了这么多府邸宅院,而且还给孔子的子孙们加封了这么多的官位,孔氏家族真是因祸得福!

可是,对孔氏子孙独享种种优渥,有人看不下去了。看不下去的这人也是一位曲阜的孔子后裔,名叫孔毓珣,是一位因为陪同康熙祭孔而被启用的,此时,他已经在外做官34年,官至两广总督。屁股决定脑袋,位子不一样,想法自然也不一样,他向雍正皇帝上了一道奏折——《敬陈阙里事宜》,奏折以孔庙的火灾为由头,对曲阜世职知县的任命,孔府的户丁、祭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一一陈述,希望朝廷能严加管理,消除弊端。

关于曲阜世职知县的任命。孔毓珣认为,知县一职,有地方的刑罚钱粮安抚催办之责,与专门负责祭祀的官员不同,倘若不能尽责,受害的不单本族,还有当地的百姓。曲阜的知县按照惯例只能在曲阜做官,不能升转,不能参革罢免。不升转,则无希望,不参革,则无所顾忌,百姓岂能收益?曲阜知县不应该由衍圣公保举,而应该由衍圣公和山东巡抚一起,在孔子子孙中选取三四人,由皇上点取一人,和流官一样,能升迁,能罢官。这样,县里的事情有得力的人来办理,百姓都能得到照顾。(《孔府档案》)。

关于衍圣公府户丁之事。孔毓珣说,孔府的户丁急需清查裁汰!明朝洪武年间,朝廷拨民间身家无过俊秀的五百户,人丁二千丁佃种孔府祭田,缴纳粮食,以供祭祀,名为佃户。又拨民间俊秀子弟一百一十五户,以供孔庙洒扫,名为庙户,各免除本身的差徭。本朝顺治年间按照明朝旧例,仍为孔府保留户丁。但是,日久生弊端,附近的居民为了躲避差徭,想方设法来当佃户、庙户,以至于百姓当差的甚少,这项优免,竟然成了奸民躲差的保护伞。请下令山东巡抚逐一清查,将佃户、庙户除照原定户数留存外,其余的均悉汰出当差。这样一来,穷苦的民众不再苦于差役,而户丁也得到了清理。

孔毓珣所说的户丁问题,确实是一个大问题。明初确定的钦拨祭田顷,佃户只有户、丁,孔府自己置办了几十万亩土地,由于免除差徭,民人纷纷投充到孔府名下,佃种孔府田地。到了明朝末年,孔府的佃户大约有数万人。孔府的庙户,明初的户,子孙繁衍,到了清朝雍正年间,已达人。

由于孔府规模和实力越来越大,需用的人员和物料越来越多,孔府的佃户、庙户有了更加专门的分工。供纳户是从佃户中分出来的“专业户”,目的是为孔庙祭祀和孔府日常生活所需之物保证供应。这类户很多,如牛户、羊户、猪户、祭酒户、菜户、笤帚户、鸭蛋户等等。他们要按时向孔府缴纳物品,不得有误。

对于两广总督孔毓珣上的这道《敬陈阙里事宜》奏疏,雍正帝采纳了他的一部分建议,曲阜世职知县没有改为流官,但是在任命和考核上增加了一道道关口:“嗣后曲阜知县缺出,令衍圣公于孔氏族中进士、举人、贡生,择读书立品素为族党推重者,不拘人数,咨送山东巡抚,复加考试,拣选正陪、保题咨送,引见补授,并令该抚与所属州县一体稽察,如不称职,即行参处”,以保证“衍圣公不得恃其补题之权,”曲阜知县“亦不敢有依附营私之事”(《清高宗实录》卷)。这就在题授、考核制度等方面,对衍圣公保举曲阜知县权限作了限制,为乾隆二十年改世职知县为流官打下了基础。

孔府三堂——孔氏族长衙门

对于孔毓珣上疏中反映的孔府户丁膨胀等经济问题,雍正皇帝准奏,要对衍圣公孔传铎进行一次彻底的审查。

衍圣公孔传铎惊慌失措,他倒不害怕朝廷查出他户丁增加的问题,孔府的佃户、庙户子孙繁衍,购买投充,很难查清,真要查出来了,清退就是了。他害怕的,是朝廷查出来他挪用修孔庙的钱建造府第的事情,这可是杀头的买卖啊!衍圣公孔传铎不愧是一头多年历练的狡猾的老狐狸,他想出了一个办法,称病奏请退休。也许是雍正皇帝对孔府的问题不想动真格的,孔传铎的奏折得到了批准,清查一事也就不再进行了。孔传铎这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自己的身家性命保住了,孔府庞大的户丁人员保住了,多年来处心积虑为兄弟、子孙们建造的一座座府第也全都保住了。

杨义堂,济宁市文物局副局长,市中华文化标志城办公室副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长篇历史小说《大孔府》《大运河》《抗战救护队》《北游记:苏禄王传》,儒学专著《祭孔大典》《新乡贤归来》,歌曲《再出发》《孟子》《运河长》《游读济宁》《王杰村》《新时代》等。作品多次获得省、市文艺精品工程奖等奖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专栏作者杨义堂

点击







































北京哪个医院能治白癜风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