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和文化是分不开的,济宁市的旅游资源文化厚重,走近孔子感悟圣城的“东方圣地”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特色鲜明。文化旅游的创意要接地气,要让游客的内心感动,要植根文化沃土,挖掘旅游发展的新动能。”6月6日至9日,山东省旅游发展委副主任张鲲一行调研济宁旅游期间,对济宁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 调研组先后到济宁市旅游公共服务中心,太白湖景区,微山县南阳古镇,邹城上九山村,兖州兴隆文化园,泗水南仲都、王家庄、万紫千红度假区,曲阜三孔、孔子文化学院、孔子研究院、尼山圣境项目现场等地进行了调研。济宁市政府副市长吴霁雯,济宁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杨凤东、副主任李楠等市领导陪同活动。 新旧动能转换,打造微山湖上的“旅游经济带” 在济宁市公共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向调研组现场展示了济宁智慧旅游的建设情况。济宁市旅游公共服务中心实现了旅游应急指挥功能,智慧旅游在线商城实现门票、酒店一站式预定功能,目前的点击率已经突破5.9万人次。 据了解,该市智慧旅游系统包括官方门户网站、电子商务网、游客智能手机旅游助手、诚信商家联盟系统、智能统计分析系统、智慧旅游平台、旅游热点WIFI覆盖、多媒体信息发布和查询系统等10个版块。 张鲲指出,要利用这个优秀的平台,将大数据收集好,做好游客分析,指导提升服务水平的同时,为客源地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为精准开拓旅游市场提供方向,向大数据要效益。 在太白湖景区、微山湖南阳古镇,调研组认真查看了景区的安全设施,听取了微山湖创5A提升方案。张鲲强调,旅游是直接服务人的工作,要强化安全意识,做好系列安全预案的同时,要有超前思维,将防护网格建全,为游客创造舒适安全的游览环境。 张琨对济宁市打造环微山湖生态休闲旅游经济带的做法给予了肯定,他认为,微山湖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的条件得天独厚,济宁市按照发展定位、文化特色、资源禀赋,绘就了环微山湖生态休闲旅游带这个大蓝图,对进一步打响微山湖旅游品牌,带动济宁的全域旅游产业发展有积极作用。微山湖在发展观光旅游的基础上,要深度开发度假旅游,挖掘微山湖文化,完善旅游空间规划和产业布局,真正让游客留得住、住得下、玩得欢,拉长旅游消费链,促进立体化消费。 据了解,济宁市政府第5次市长办公会专题研究新旧动能转换工作会议上,将“环微山湖生态休闲旅游经济带”列入济宁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要求有重点、有计划地做好对接工作,将“经济带”纳入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重大工程。 第一季度,济宁市服务业增加值高于全省平均0.6个百分点,占GDP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旅游业等现代服务行业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传统服务业增速,在新旧动能转换中的领跑作用和综合带动作用凸显。 发展乡村旅游,让乡村美丽持续百姓脱贫致富 在泗水县南仲都村、王家庄民俗村调研期间,调研组听取了镇村和旅游部门的乡村旅游发展情况和扶贫工作汇报,听取了泗张镇和旅游部门关于王家庄、王家口、宋家沟、罗家庄等村庄乡村旅游连片发展的工作汇报,现场查看了南仲都旅游扶贫产业项目仲都农业观光园。 据了解,南仲都村是国家级旅游扶贫村,该村在旅游部门政策资金的支持下,成立了乡村旅游合作社,通过种植草莓、火龙果和油桃大棚开展采摘活动,带动旅游贫困户脱贫。同时还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精心打造了沿河景观带、金楸民宿和精品酒店。 邹城市的上九山古村落、绿鑫春生态庄园,则是立足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围绕乡村旅游项目建设,深化了文旅产业融合,在全面推动乡村旅游、研学旅游和新旅游业态发展方面做出了诸多有益的探索。 张鲲指出,保存完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宝贵资源,以农业观光园,休闲农业实现农民就业,带动农户致富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的发展路子。济宁市的旅游扶贫和乡村旅游工作要抢抓乡村旅游发展机遇,重点推进乡村旅游连片开发和特色小镇建设,努力打造成为全省的乡村旅游样板。 据了解,今年,济宁市协调省特色产业基金,省旅游扶贫资金,市扶贫统筹资金万元。35个省旅游扶贫村编制旅游扶贫规划,安排有发展乡村旅游意愿的贫困户赴境内外进行学习培训。余人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实现了增收,旅游业成为拉动就业安民富民的民生产业。 值得一提的是,微山县成立第一书记旅游扶贫创新联盟,里张阿村“旅游项目+农户”项目让参与经营的贫困户户均收入多元,里张阿村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分红元,成为全省旅游扶贫典型案例。“旅游+农业”在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发挥了突出优势,邹城唐村镇梦想小镇创业园、泗水泗张镇宋家沟村等乡村旅游创客基地成为农民创业孵化新载体,间接带动农民实现就业。 文化旅游,是济宁打出的旅游“王牌” 济宁市是文化大市,也是山东省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中的东方圣地、鲁风运河、水浒故里的文化资源所在地。 在曲阜,调研组听取了曲阜市打造“东方圣地”文化旅游目的品牌建设的做法,深入到三孔景区,认真查看了景区公共服务功能建设,现场测试了该景区刚刚提升完成的无线wifi覆盖网络效果。视察了曲阜孔子文化学院围绕研学旅游打造示范基地的建设情况,详细了解了“跟着孔子去游学”主题研学旅游项目开展情况。 张鲲表示,曲阜孔子文化学院作为一所民营院校,能主动承担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创新开拓研学旅游项目,尤其“跟着孔子去游学”项目的先行先试,做的很好。下一步,要不断完善研学旅游品牌及产品体系,打造具有核心吸引力和重大支撑作用的项目,提升服务品质,为山东省十大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做出贡献。 近年来,济宁市创新实施研学旅游“十百千”工程,开笔礼、拜师礼、“游圣地、学儒学”等85类项目带旺“旅游+教育”培训业,实现从“游读”到“游悟”再到“游学”的转变。曲阜市成功创建“国家人文旅游示范基地”,入选首批“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城市”,三孔景区获“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称号”,“儒学经典游学之旅”跻身内地游学联盟十大游学精品线路,为济宁的研学旅游开创出了良好的局面,也为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助力。 在“东方圣地”品牌打造上,济宁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首善之区”为统领、以曲阜优秀传统文化示范区和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为两翼,全力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的发展蓝图。目前,曲阜优秀传统文化示范区建设已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已完成规划设计。在“儒风运河”品牌上,借助运河申遗成功的契机,启动运河古迹修缮、文物活化工程,加快推进运河历史文化长廊规划建设;在“水浒故里”品牌上,规划打造“天道水浒、大义梁山”文化休闲旅游产品集群,建设西部首发型旅游目的地。 大项目新业态,“好料子”要找“好裁缝” 在尼山圣境项目建设现场,工程施工人员正在紧张施工。大学堂主体结构封顶,内外装全面启动,礼仪广场地面铺装完成大半,地面绿化全部完成,已初具轮廓。大学堂是包括仁、义、礼、智、信等5个大厅和综合演艺大厅,以充分展示儒家思想精华,构成集博物、典礼、讲堂、会议、演艺以及其他配套功能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建筑。 “旅游大项目是旅游发展的支撑,一块好料子要找一个好裁缝,尼山圣境项目是山东省重点旅游项目,要用工匠精神认真打造,打造当代的精品,未来的遗产。”张鲲对尼山圣境提出的“优秀传统活化工程、中国文化传播工程、社会教育创新工程、研学旅游拓展工程和文化复兴创意工程”等五个维度推进文化旅游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 据了解,截至目前,济宁市纳入省级重点旅游项目库的项目95个,总投资.24亿元,今年第一季度完成投资42.24亿元。其中投资额过亿元的项目2个,30亿元至亿元的项目4个,10亿元至30亿元的项目15个。 总投资亿元的曲阜尼山圣境项目尼山书院酒店对外开放;总投资30亿元的兖州兴隆文化园东、西区实现全面开放;总投资11亿元的金乡羊山古镇军事旅游区二期工程投入运营。梁山水浒酒文化体验馆、邹城上九山古村落等一批旅游大项目运营良好。泗水泉林泉群项目、金乡县游客集散中心建设项目先后被列入全国优选旅游项目,任兴集团入选中国旅游投资企业百强,嘉祥九顶山项目被列为国家级PPP示范项目,金乡羊山景区36计兵法智慧园被列为省级PPP示范项目。 目前为止,济宁市共建成滑雪场7处、房车自驾车露营地4处,运营水上乐园项目7个,泗水万紫千红御温泉填补了济宁温泉旅游的空白。探索“旅游+中医药”医中有养、养中有医等医养结合新模式,培育健身休闲、康体养生旅游产品,建设泗水万紫千红、兖州润美、山东广育堂、微山晶鑫等十大康体养生旅游示范项目,旅游新业态不断丰富。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