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2-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中秋我们相约曲阜吧

“八月十五月儿明呀,爷爷为我打月饼呀......”这首耳熟能详的儿歌,勾起中国人几代人的回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今年的央视晚会将会来到儒家文化发源地山东曲阜,成为最受欢迎的晚会。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提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由此可见,曲阜作为今年中秋晚会的分会场,对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多么深远的意义。

为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新华小记者将置身晚会现场,现场采访晚会导演、演员,感受秋晚的魅力、享受最炫酷的视听效果。

曲阜,被誉为“孔子故里”、“东方圣城”,坐落着世界儒学研究与交流中心,中国古史的“三皇五帝”中,有四人曾在曲阜留下活动踪迹,“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探访不同时期的文明历史,有利于更好的认识人类的现在和未来,体验不同的文化,有利于更深切地认知自己的民族和国家。

活动特色览集

特色一

央视中秋晚会彩排现场

中央电视台一年一度打造的中秋晚会已成为全球亿万华人寄托乡思,凝聚乡情的大舞台。晚会由CCTV-1、CCTV-3、CCTV-4联合呈现,覆盖率高影响力广兼具国际视野,三大频道强强联手打造绝对影响力。小记者们将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央视著名主持人,两岸众多知名歌手、明星及演员。

活动特色二

曲阜“三孔”

主要景点“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曲阜之所以享誉全球,是与孔子的名字紧密相连的。孔子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儒家文化逐渐成为中国的正统文化,并影响到东亚和东南亚各国,成为整个东方文化的基石。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因其在中国历史和世界东方文化中的显著地位,被世人尊崇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

孔府

孔庙

孔林

活动特色三

孔庙开城仪式

开城仪式着眼于深挖历史典籍和文化遗韵。明故城墙是明代中期“移县城卫庙(孔庙)”的产物,明故城墙外以“古装士兵”取自《论语》“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宫室之美,百官之富”,在万仞宫墙南小广场,通过古老朴拙乐舞语言,营造天人冥合、古今冥合时空氛围,展现孔子学问的博大精深并给予感受孔学风貌的视角提示,进入孔子文化精髓的神圣意境之中。

第一篇章:羽翼舞第二篇章:射舞

第三篇章:书舞

第四篇章:御舞

活动安排

Day1

上午:统一乘车前往曲阜

中午:进行爱心午餐,安排宿舍,入住酒店

下午:参观儒学研究中心,学习儒学文化,体会儒家精神

晚上:进行晚餐,辅导作业

Day2

上午:观看孔庙开城仪式,感受孔庙古老朴拙乐舞语言氛围前往央视中秋晚会彩排现场,近距离采访知名导演,演员及明星

中午:爱心午餐,休息

下午:参观至圣林——孔林,感受孔子文化;参观世界建筑上的“孤例”——孔庙,欣赏东方建筑特色、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古代建筑群

晚上:进行晚餐,辅导及检查作业

Day3

上午:参观衍圣公府——孔府,了解诗礼传家祖训;参观儒家文化的源头,孔子修书讲学所在——洙泗书院

午餐后返程

特别说明:上述部分行程先后顺序可能会有临时调整

报名说明

新华小记者与非新华小记者均可参加

费用包含:来往大交通费、餐饮费、食宿费、环境保障、管理保障、餐饮保障、医疗保障、意外保险和交通保障

活动时间:9月22日—9月24日(三天两夜)

活动人数:10人

报名时间:9月4日开始

报名截止时间:9月10日

具体请贻老师

—THEEND—发现·记录·传播

新华小记者

青少年综合素质培养平台

专注孩子健康成长

让孩子拥有持续向上的力量

招募条件

1、7岁--15岁的少年儿童。

2、具有基本写作、语言表演、艺术等特长。

3、热爱生活,兴趣广泛,善于思考,

勤奋努力,积极向上。

4、善于交往与沟通,热情、有爱心和责任心。

5、德才兼备,品学兼优。

报名方式

渠道一

通过新华小记者校园基地

社会实践基地报名参加

渠道二

5人以上团体报名参加

渠道三

通过新华小记者推荐经过考核参加

详询(贻老师)

赞赏

长按







































白颠疯会传染吗
最好白癜风医院咨询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