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0-8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让生态变产业,让文化涵养文明。

曲阜北元疃村在乡村振兴中,创新理念,走出一条“面子”好看,“里子”提升的乡村振兴之路。走进北元疃村,房前屋后,绿意盎然,村民见缝插绿,种的既不是花,也不是草。

村民史德饿告诉记者:“我们种的是药材,金银花,我这房前屋后,一年能收入一千多元。”

曲阜市息陬镇北元疃村党支部书记张佃壮很自豪得介绍说,“光这一块收入,一年全村收入多万,相当于增加了几百亩高效农田,不仅美化了村庄环境,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既要“腰包鼓,更要环境美”,这样的理念可是用“教训”换来的。十几年前,北元疃村是有名的穷村,人均收入不足元,急于想致富的北元疃村带,多方联系招来一个加工厂。“一开始,协议说的没有污染,实际上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污水,老百姓有怨言。”张佃壮说。

大量污水横流,不仅污染了环境,还吓退了新的投资者。

张佃壮说:“有好项目,一看这环境,掉头走啦,最终经过协商,我们关停了这个项目。”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调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明确指出,“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这些年北元疃村也在“得”与“失”中做着选择。“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们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确实有切身的体会,我们经过反复考虑,协商,最终关停污染项目”张佃壮说。

关停工厂,村里没了收入,在厂里打工的近百名村民也下了岗,如何寻找新的出路?这一年,村里把目光转向生态,不仅结合村庄绿化种药材,还把村外千亩荒滩变成了“花果山”,没想到,这一转,却引来新的投资者,外地一家企业计划投资1亿元在村里建起个生态大棚,种植绿色农产品。山东百誉生态农业总经理李志红告诉记者:“我们看中的就是这里生态环境,水土没有污染,适合发展生态农业。”

随着新项目落地,不仅当年从加工厂下岗的村民捧起了“生态饭碗”,还召回多名在外打工的村民回乡就业创业。村民肖秀平高兴的告诉记者:“我们在这里打工,一年工资收入2万多元,不仅挣了钱还学会了种植技术。”“

给我们村民培养了技术,有了技术,现在村里正在规划亩的大棚,学习百誉农业的模式,我们也自己种大棚。”张佃壮说。

现在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3万元,比十年前增加近十倍。“富了口袋,还要富脑袋”。年起,山东开始以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主阵地建设乡村(社区)儒学讲堂,并列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目录,目前山东正进一步完善“图书馆+书院”模式,加快城乡儒学讲堂建设,山东省内公共图书馆已全部建成尼山书院,乡村(社区)儒学讲堂达到多个,北元疃村就是其中之一。周末,北元疃村广场上,一场“儒学讲堂”正在热闹开场,和以往请专家不同,这一次,讲课的是村里评出的“顶级”五好村民代表。

在现场,裴洪娥给在场的村民讲到:“我认为什么叫孝顺呢,孝顺孝顺,你得依着老人顺着老人那也叫孝顺。”能登上“孔子学堂”讲课,可不是谁都有资格。这些年,北元疃村每年都开展“评先树优”,同样是评比,而北元疃却做的“与众不同”。这两天,曲阜市息陬镇北元疃村主任张桂军带着大家打分。“大家看看,人家这被子多干净,大家都学习学习。”

评比中,除了对家庭环境、子女教育、邻里和睦等进行量化打分,孝敬老人成为分值最高,也是最细的一项指标,这个被称做“亮被子”的环节,成了村里的美谈。

曲阜市息陬镇北元疃村党支部书记张佃壮这样告诉记者:“乡村振兴不是喊喊口号,走走过场,热热闹闹,就算啦,而是真正把习总书记说的乡村振兴理念在基层落实落细,实现乡风和谐,村容美丽,村民富裕……”

素材来源:齐鲁网









































哪里治白癜风最专业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最好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