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浙青网、杭州交通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6岁的强强(化名),最近老和妈妈喊着“屁屁痛”,于是,妈妈带他到杭州市余杭区妇幼保健院外科做检查。没想到,医生扒下孩子的裤子,惊呆了:扒开肛门,血色脓液就流了下来,更可怕的是,还有白色小虫在蠕动。 肛门流脓、白色虫子蠕动 “放暑假了,强强刚从江西老家来到余杭临平。”妈妈说,强强平时和爷爷奶奶生活一起,来临平才没几天。自3天前,在家里吃了烧烤后,就整天喊着屁屁痛,她开始也没注意,直到发现孩子肛门口有流脓水,才发觉不对,医院看。 外科医生朱超波检查发现,强强肛门口白色小虫在蠕动,整个肛门红肿明显,右后位有一个3cm大小的肿块,稍微按压,大量血色脓液就流了出来。肛门镜检发现,右后位还有内瘘口。 朱超波告诉强强妈,孩子是肛周脓肿、肠道寄生虫病,且脓肿已形成内瘘,需要住院急诊手术切开排脓。 白色小虫,发病仅次蛔虫 外科副主任医师吴亮就给强强做了脓肿切排加肛瘘挂线术,手术很顺利。同时,白色的小虫经化验确诊为蛲虫,后续还要进行驱虫治疗。 吴亮介绍,蛲虫病是以引起肛门、会阴部瘙痒为特点,是幼儿时期非常常见的一种肠道寄生虫病,其发病率仅仅次于蛔虫感染,感染蛲虫病主要还是因为没有注意手口卫生所致的粪口途径传播。 强强妈说:“孩子从小到大一直有吸吮手指的习惯,不过我也特别教育孩子要勤洗手,没想到最后还是出问题了。” 吴亮提醒,蛲虫非常容易感染到小儿,所以一定要注意小儿的手口卫生,对小儿的内衣内裤要经常清洗更换。感染蛲虫病以后,家长应该引起重视,医院检查治疗,避免病情加重。 吴亮建议家长给患儿: 每天早晚用热水和肥皂洗肛门三角区,并把换下来的内裤、内衣等煮沸灭虫,并经常清洗和曝晒衣物、被褥等,室内保持通风干燥,有条件的配合用紫外线消毒,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重复感染。 微泰州责任编辑 谢璨石晶 后台编辑 陈丽君 ↓↓↓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