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8日,中共江苏省委决定:韩立明同志任中共南京市委委员、常委、副书记,南京市江北新区管委会主任(兼)。年1月12日,韩立明正式成为南京市市长,成为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唯一一位女性市长,也是南京历史上的首位女市长。 这位“才女”市长的署名文章《泰州,海的故乡》被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刊登。她在文中深情介绍泰州的地理、历史和人文,通篇引经据典、激情澎湃、文采斐然,引出思考与遐想,非常值得一读。 这里给大家整理了韩立明市长的8篇美文,篇篇精彩,值得收藏! 01《泰州,海的故乡》我们泰州,美丽的凤城河畔,有一座风姿绰约的望海楼,它是泰州的地标性建筑。第一次来到这里的人都要问,为何叫望海楼,这里能看到海吗?这里只能看到江,不是应该叫望江楼吗? 客官!古泰州曾经面朝大海,可见惊涛拍岸!“苍茫气色接蓬莱”“万里帆樯一水回”是古代诗人登楼所见。 望海之情,古今一也 泰州是海的故乡。泰州的历史,像海一样苍茫和渺远。四千多年前,这里滨江临海,鱼虾美,贝壳肥,植被丰茂,麋鹿成群,先民种植水稻,结网捕鱼,这里的水土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两千一百多年前,汉武帝设海陵县,海陵,意思是“海边上有一道高高的土坡”;东晋时设郡,曾用名“海阳”,按古人的说法,山南水北谓之阳,这里曾经是丰饶富足的海岸。公元年,南唐开国之初,因为当时的海陵县上缴国家的盐税远远超过朝廷的预期,又由于海陵县特殊的地理位置,东面临海,南近长江,北面与淮河相接,一条运盐的大河从海陵直通广陵,通淮、达海、连江,这里成为重要的水上交通咽喉。令烈主李昪欣喜之余,将海陵县升格为州,称为“泰州”,辖海陵、泰兴、兴化、盐城四县,至此,朝野上下祈盼“国泰民安”的意愿,由地名得以展现。 如今,正如范仲淹第二十八世孙范敬宜先生《重修望海楼记》所云:“古之海天,已非今之目力所及;而望海之情,古今一也。”大海虽然远去,“望海”之名犹在,海的精神永存。 望其吸纳百川之广……而思何以效之 泰州,有着大海的壮阔、浩瀚。三水汇聚的泰州,有着海纳百川的广博胸怀。逐水而迁,是古代民众最好的生活方式,古海陵历经多次人口变迁,泰州文化得到了积累、丰富和提升;历史上的泰州一直是物流中心,南北文化在这里和谐交融,泰州文化融汇多种地域特征,兼容并蓄,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出生本土的宋代大儒胡瑗,从泰州出发寻求建功立业,失意时回到泰州养精蓄锐、苦读修炼,创办安定书院教育子弟,先后在泰州、苏州、湖州和京师太学执教30余年,受教育者多达数千人,为古代中国教育事业作出了很大贡献。作为宋代理学的开山之祖,胡瑗“明体达用”的理学思想影响了中国,影响了世世代代的人们。安定书院的主讲人、明代的王艮和弟子一起推动泰州做平民教育,创立了泰州学派,“百姓日用即道”,泰州学派以朴素的民本思想奠定了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他提倡“容得天下人,然后能教得天下人”,主张包容天下一切愿学之人,深得大海精神之真谛。 令人敬仰的泰州本土历史文化名人还有:唐代书法评论家张怀瓘,明代小说家施耐庵,明末说书艺人柳敬亭,清代围棋国手黄龙士,清代“扬州八怪”代表人物郑板桥和李鱓,现代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现代地质学家丁文江等等。说到南北文化交融,我们不会忘记,来自外乡的贤士良臣,源源不断为泰州文化注入汩汩清泉。宋代的吕夷简、范仲淹、张纶等人,为我们留下多少在泰州时书写的诗章,公选王遴选网 非常感谢大家对新一届市政府领导班子的信任和厚爱,也非常感谢大家对我本人的器重和支持,选举我继续担任市长。 从到南通工作以来,不知不觉已是第七个年头,我最深切的感受是,南通底蕴深厚、人杰地灵,是让人心生敬畏的崇川福地;南通充满生机、富有潜力,也是令人无限神往的江海明珠。感谢勤劳、智慧的南通人民给予自己政府的大力支持,对政府发出的号召总能积极响应,公选王遴选网 最是一年春好处,时来天地皆同力。新一届市政府任期的五年正是南通发展面临好机遇、赶上好时代、有着好前景的五年。国家战略规划明确南通建设区域性经济中心的定位,省委省政府寄语我们努力建设上海“北大门”,市党代会描绘了今后五年的发展蓝图。接过奋斗的“接力棒”,十二届市委提出,打造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车组”。本届政府,肩负特殊使命,承载特别期望,必须当好高速“动车组”上高效、协调、有力的执行系统,不断把南通的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担当好这一时代重任,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更是一场新时期的“赶考”。我们不仅要答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国考卷”,也要答好“两聚一高”的“省考卷”,更要答好建设“强富美高”新南通的“民考卷”。我们深知,“赶考”路上充满艰辛、富有挑战,但是有党和人民召唤在前方、有理想和信念在心中、有责任和使命在肩头,我们一定能够在历史的崭新一页上写下不辱使命、无悔人生的闪亮篇章。 新一届政府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在新的任期内,努力交出“四新”答卷: 经济发展要上新台阶。“万亿生产总值、千亿财政收入,均量超全省平均水平……”这些意味着未来的南通要从置身“苏中领头雁”向定位“全省领跑者”努力。新一届政府的工作要放到双向开放大格局去审视,要对照高水平全面小康新要求去谋划,始终保持创大业的魄力、争一流的志气、出精品的作为。在创新发展上比水平,让产业迈向中高端、企业更有竞争力、创新成为主动能;在协调发展上创实绩,让“五化”同步发展,城乡加速融合,软硬实力一起增强;在绿色发展上见成效,让良好生态成为发展品牌、民生福祉;在开放发展上增优势,让南通在全省有份量、全国有地位、全球有影响;在共享发展上广受益,让全市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感的生动局面。 民生改善要见新成效。新一届政府的任期正是高水平全面小康的决战决胜阶段。小康不小康群众说了算,水平怎么样感受最直观。本届政府要重点做好三件事:一是千方百计增加百姓收入。把充实居民“口袋”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抓实富民增收举措,筑牢精准脱贫防线,确保全市人民在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二是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络,更加关心困难群众生活。切实履行政府兜底职责,更多 城市格局要有新提升。正如《南通好家园》里唱到的,“雄心何止向南通,无限风光在眼前”,“都说文章千古事,今日正写锦绣篇”。新一届政府要围绕建设“经济中心、交通枢纽、创新之都、花园城市”的目标,全面推进新一轮城市和交通建设,加快高铁、高速、港口、机场、轨道交通的无缝衔接,以交通巨变引领城市提升。坚持精明增长、紧凑布局,完善城市框架,逐步形成Ⅱ型大城市的格局。全面优化城市功能,推进“一主五片两重点”建设,使我们共同的家园更具配套完善、舒适便利、环境优美、人文深厚的气质。大力推动“三城同创”和城市有机更新,有效提高管理水平,着力优化人居环境,把南通建成一个近悦远来的花园城市、幸福港湾。 政府建设要树新形象。一是勇当“闯关者”。广谋改革之策、力行创新之举、勇克发展难关,对最应干、能够干、必须干好的事情,不因困难而不为、不因风险而躲避、不因阵痛而驻足,为南通“转型出关”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二是善做“操盘手”。谋在深处、干在实处,以务实求实落实的作风和干劲,做出组织和人民满意的实绩。三是甘为“店小二”。对企业“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对群众真心用情、竭尽全力,在“走帮服”上身体力行,在“小康行”中亲力亲为。 打铁先要自身硬。换届之始,履新之时,我们将倍加珍惜手中的权力,倍加珍惜为党和人民干事业的机会,倍加珍惜自己的前程和家庭的幸福,在思想上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在工作上划清党纪国法的界线、在行动上处理好为官做人的底线,以务实的作风、浩然的正气、廉洁的形象塑造一支“南通铁军”。 各位代表,此刻我的耳边又一次响起先贤张謇的话:为大众利益事,以强毅之力行。今天的南通是“一个有希望、有潜力、有活力、有魅力的城市”,是一片崭新的“蓝海”。我和政府班子全体成员就是那一滴滴水珠,不管是在草尖上,还是在树叶上,最后终将融入这片大地、这片江海,永不干涸、奔腾向前! 03毕竟南通不虚到(年4月19日) 省委决定我赴泰州工作,我完全拥护、坚决服从,衷心感谢组织的信任和培养、鼓励与鞭策。在这草长莺飞、孕育希望的日子告别南通,我从心底深处体会到的是恋恋不舍,是意犹未尽。 这几天,我在想,从南通到泰州工作,也许就是一种缘分。历史上通泰亲如一家,南通先贤张謇修筑的捍海大堤曾经造福泰州人民,他与泰州梅兰芳先生更是忘年之交,戏剧史留有他们的佳话,濠河边塑有他们的雕像。眼看要离开南通,我特意又去寻访这组雕像,也从中了解到,民国8年到11年,梅兰芳3次到南通,其间因张謇专门刊印赠送《梅欧阁诗集》而很是感动,写下“人生难得是知己,烂贱黄金何足奇,毕竟南通不虚到,归装满压啬公诗”。 我是年6月9日来南通上的班,一晃已是82个月、快七整年了。在南通的时光是美好的、难忘的,这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头。可以说,真的也是“毕竟南通不虚到”。 毕竟南通不虚到,因为这七年是我人生受益匪浅的时期。 南通具有独特比较优势,是江苏发展的新增长极,也是我人生的大课堂。这七年,我与大家一起见证了南通在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发展巨变,见证了GDP连上三个千亿台阶,见证了中心城市建成区从平方公里拓展到.8平方公里……“增长极”的能量越蓄越足、“潜力股”的势头越来越好。更重要的是,这片江海大地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哺育了勤劳的人民、催生了伟大的精神,吸引着我去学习、去感悟,让我的内心世界更充实、精神家园更丰富,可以说是“行装压满南通情”。 这七年,我学到了“包容会通、敢为人先”的城市精神。南通精神有着独特的内涵,既有大江之奔腾、大海之宽广,又有濠河之婉约,包容、自强、开拓、崇文、务实的特点十分鲜明。七年来,南通精神已深深融入我的血脉和基因。这七年,我感受了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在这里,我深切感受到南通历任领导的实干和作为、境界和风格,深切感受到南通发展环境好、干事氛围浓、成事机遇佳,各级领导和干部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懂干事。这种优良的作风时时感染着我、教育着我。这七年,我浸润了强毅力行、追江赶海的人文情怀。从踏上南通这片土地起,张謇先生就给我震憾——“为大众利益事,以强毅之力行”。先生的百年寄语,传递的是这座城市不屈不挠、公选王遴选网 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会议。今天是我来南通报到的第五天,主动要求来参加这个会议,一来向各位老领导、老同志报个到;二来向各位前辈表达我由衷的敬意。在全市上下深入贯彻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八项工程”,奋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之际,市委老干部局在全市组织开展老干部创先争优事迹巡回宣讲活动,这对于大力弘扬老干部思想常新、理想永存的崇高品质,充分展示新时期老干部无私奉献、老有所为的精神风貌,引导广大老干部学先进、赶先进、创先进,为南通“加快现代化、公选王遴选网 老干部是党执政兴国的宝贵资源,是推进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你们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了一辈子,劳累了一辈子,作出了重大贡献,建立了卓越功勋。没有广大老干部的长期奋斗,就不会有今天我们党和人民事业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这些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发扬包容会通、敢为人先的城市精神,全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协调推进,综合实力、社会财富、人民群众收入大幅度提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成为全省江北首个整体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地区。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在座的各位老领导、老同志和全市广大离退休干部的支持帮助是分不开的。可以这样说,每一项成绩的取得、每一个事业的进步,都倾注了老干部的心血,饱含了老同志的辛劳。当前,全市上下正在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省委对南通提出的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抓好“八项工程”落实、为全省“两个率先”多作贡献的最新要求,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江苏沿海开发两大国家战略机遇叠加效应,加快由全面达小康向基本现代化全面转型。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加快推进基本现代化,需要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需要更好地发挥老干部的重要作用。这次先进事迹报告团的10位老同志,是全市广大老干部的优秀代表,是新时期老干部创先争优的典范。希望全市广大老干部、老同志以这次报告会为契机,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提升思想境界,为加快南通基本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一要学习他们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立90周年。回顾党的奋斗历程,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始终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前进的力量源泉。10位老同志,虽然经历不尽相同,但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对党和人民有着无比忠诚的信念。尽管离退休,却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坚持发挥余热,尽力为党的事业多做贡献。市关工委主任朱文涛同志20年如一日为关心下一代事业倾注大量心血,首创的校外辅导站建设模式成为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特色品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原市虹桥小学校长孙陈达同志坚持“共产党员的身份永不退休”,自办“孙爷爷谈心室”,为青少年提供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疏导服务。原如东县兵房镇教办主任陈云山同志秉承“一个人在世上不是为自己,而是要为社会谋福利,为他人谋福利”的人生信条,在与疾病作斗争的同时,牵头成立如东县首家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无怨无悔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默默奉献,他们事迹感人至深。我们要像他们那样坚定理想信念、坚守人生追求,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无限忠诚党的事业,矢志不渝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懈奋斗,让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在心灵深处牢牢扎根,做一名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 二要学习他们牢记宗旨、心系百姓的为民情怀。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只有始终不渝地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才能赢得人民的拥护和爱戴,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年逾九旬的原如皋市人大副主任杨银聪同志向市委市政府提议开展“百村万户”帮扶工程,公选王遴选网 三要学习他们老有所为、奋斗不止的革命精神。广大老干部、老同志曾是地方改革发展的领导者、实践者和亲历者,现在仍然是全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原通州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金城同志创办了全市首家民办农科所--“迎阳农科所”,潜心培育的水稻良种每年可为全市农民增收1.8个亿,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南通的袁隆平”。原海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施亚民同志,花甲之年受命担任海门新通海沙综合整治指挥部总指挥后,用不到原计划1/4的时间高质量完成围垦任务,创造了长江围垦史上的奇迹。原港闸区政协主席高庆森同志把社会需求和业务专长结合起来,全身心扑在老年体育事业上,动员广大老年人积极投入到全民健身行列,丰富了老年人的业余生活。退休不是到达革命的终点,而是进入革命的新阶段。我们期望广大老干部、老同志始终保持革命的激情和进取的热情,在自觉自愿、量力而行的基础上,把老有所养同老有所为更好地结合起来,把社会需求和本人志趣结合起来,继续运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在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中发挥参与和促进作用,在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中发挥服务和推动作用,在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培养教育下一代上发挥示范和教育作用,在社会管理创新上发挥参谋助手作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尊重老干部、学习老干部、关心照顾老干部,是我们党的一贯要求,也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需要。我们现在事业的基础是老同志打下的,我们要做的事业也离不开老同志的关心支持。从政治上多关心老同志、精神上多关怀老同志、生活上多照顾老同志,是各级党委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部署要求,以深厚的感情,以儿女孝心,深怀着爱老、敬老、为老之情,更加积极主动地去为老干部着想,更加热情周到地为老干部服务,高度重视和妥善解决好老干部的困难问题,尤其要从政治待遇、生活待遇优先落实、精神慰藉充分到位出发,让广大老干部晚年生活更加充实、更加幸福。要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积极为老干部发挥作用创设载体、搭建平台,把老同志支持改革发展,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奉献力量的美好愿望真正落实到位。要以纪念建党90周年为契机,深入宣传老干部中的优秀典型和先进事迹,深入宣传老干部做出的成绩和贡献,在全社会继续大力倡导尊重老同志、关心老同志、学习老同志的良好风尚。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要立足于发展大局对老干部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立足于老干部和社会各方面对老干部工作的新期待,立足于老干部队伍已经发生的新变化,创新思路和举措,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努力开创全市老干部工作新局面。 各位前辈,老同志的历史功绩和巨大贡献永远不能忘,老同志们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精神永远不能丢,尊重、学习、关心和爱护老同志的政策导向也永远不能变,让我们在关心老同志的行动中去学习老同志,在学习老同志的事迹中争当先进,为加快现代化、再创新辉煌再立新功,再创佳绩,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 最后,恭祝各位老领导、老同志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健康长寿! (来源:南京日报、学习时报、公选王遴选网、老秘网)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已经注明。转发旨在分享、裨益大众、致敬作者!如有不妥,请及时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