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月17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新闻发布会。市城乡水务局相关负责同志参加发布会,介绍我市“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有关工作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刘继慧 市城乡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 市水利事业发展中心党组书记、主任袁文亮 市城乡水务局党组成员臧建设 市城乡水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主持人黄广灿 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与对外传播科科长1 3月22日第二十九届“世界水日”和第三十四届“中国水周”即将到来,联合国确定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珍惜水、爱护水”,我国纪念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为“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 济宁市多年平均降水量毫米、水资源总量46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立方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属于典型的缺水城市。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我市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治水方针,立足保障水安全和“一泓清水”永续北上,以实施河长制湖长制为抓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推进水资源集约利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工作开展情况 严格“三条红线”控制管理 有力保障全市增产增收不增水 突出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和刚性约束作用,全面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用水总量、用水强度双控,严格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管理,强化计划和节约用水,努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做到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十三五”期间全市年用水总量在21.35亿立方米至23.5亿立方米之间,均控制在省下达指标以内;万元GDP用水量下降到47.41立方米。我市成为全省第一批“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建设示范市”,6个县市区成为省级水资源规范化建设示范县市区。 优化配置水资源 有效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坚持“三先三后”即“先客水、后主水,先地表、后地下,先非常规水、后新鲜水”的原则,加大地表水、中水和非常规水源利用力度。立足当地水、黄河水、长江水“三水”联合调度,先后实施引江、引汶、引黄工程,其中南水北调工程累计过境调水44亿立方米,地方续建配套工程累计消纳长江水万立方米,长江地表水厂完成主体工程,尼山水库调蓄水工程实现供水,年争取淮委批复南四湖新增年取水量万立方米,引汶补源水系连通工程累计引水万立方米,引黄西线工程即将启动实施。稳步推进地下水超采区治理,截止目前,浅层地下水超采区完成压采量.92万立方米,封填自备井眼,封存眼;深层地下水超采区完成压采量.67万立方米,封填自备井98眼,封存94眼,超额完成计划压采任务。加大再生水利用力度,城市再生水利用率提高到66.4%。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 全社会水资源节约保护意识普遍提高 强化组织领导,健全节水机构,落实工作任务,严格规范管理,扎实有效推进各项节水措施,年济宁市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坚持把创建节水型企业、单位、小区作为基础工作来抓,年以来全市共建成省级节水载体64家。完成市、县两级水利行业节水机关建设,曲阜师范大学成功创建全省第一批节水型高校。大力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兖州区、曲阜市、泗水县、金乡县通过水利部复核,成功达标;任城区、邹城市、嘉祥县顺利通过省水利厅验收。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 水资源保护力度持续加大 我市于年全面实行河长制湖长制以来,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落实党政领导担任河湖长,协调整合各方力量,有力促进了水资源保护、水域岸线管控等工作,有效维护了河湖健康生命。对乱占、乱建、乱采、乱堆等群众关心的河湖突出问题,积极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实行“发现、反馈、整改、销号”闭环管理机制,实现河湖问题动态清零,4年来累计清理整治河湖违法问题1.08万余处,并实施完成条河湖管理范围划界埋桩。在河湖清违整治加强管理的基础上,大力开展了“水清、岸绿、河畅、景美、人和”的美丽河湖建设,去年建设完成14条市级美丽示范河湖,其中泗河兖州段等6条河流被命名为省级美丽河湖。下步工作 严格水资源管理 落实水利行业强监管要求,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通过严格区域用水总量控制,严格取水许可审批,对纳入管理的取用水户做到规范取水许可,严格用水计量,落实用水计划,确保足额缴纳水资源税,做到许可全覆盖,监管无缝隙。开展自备井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对违法自备井依法查处,对需要纳入管理的限期规范办理手续。积极加大地表水、再生水利用力度,近期将编制济宁市地表水、再生水利用及地下水超采区治理三年行动方案,通过提高再生水利用率,加大区域地表水调引利用力度,实现我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水资源承载力。继续贯彻“节水优先”治水方针 认真落实节水行动实施方案,严格实行用水总量、用水强度双控,进一步加大节水管理力度,加强用水定额和计划用水管理。开展节水评价,落实节水“三同时”制度,建立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名录,定期开展水平衡测试和用水效率评估。强化节水宣传教育活动,鼓励引导机关、企业、小区(社区)、校园创建节水载体,建立完善市、县节水教育基地,继续推进节水型城市、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不断提高用水效率,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推动河长制湖长制“有名”“有实”“有能” 以南四湖流域水资源保护为主线,推动河长制湖长制提档升级。进一步压实各级河湖长责任,将水资源、水环境质量风险隐患纳入巡河巡湖内容,并一线解决问题。推动河湖长制向农村坑塘沟渠延伸,实现全市农村坑塘沟渠小微水体全覆盖。持续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保障水生态持续改善。年打造14条市级美丽示范河湖,择优创建省级美丽示范河湖。完成全市5条大型河道18个河段和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条河道75%的河段绿化,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