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肺直接叩诊与肺下界叩诊视频教学:

肺下界移动范围:相当于呼吸时膈肌的移动范围。叩诊时,先在平静呼吸时于肩胛线上叩出肺下界的位置,作一标记,然后分别在深吸气和深呼气后屏住呼吸,沿该线重新叩出肺下界的位置并作标记,最高至最低两点间的距离即为肺下界的移动范围。正常人肺下界的移动范围为6-8cm。胸廓扩张度:即呼吸时的胸廓动度,正常人两侧胸廓扩张度相等。检查前胸廓扩张度是护士两手置于胸席前下部对称部位(因呼吸时该处胸魔动度较大),左右拇指分别沿度时聚指向剑突,拇指尖在前正中线两侧对称部位,手掌和伸展的其余四指置于前侧胸壁,身府评估者做深呼吸运动,观察在其呼吸时两拇指距离前正中线的距离是否相等;检查后胸廪扩张度时,将两手平置于被评估者背部,约于第10肋骨水平,拇指与后正中线平行并将两侧皮肤向后正中线轻推,嘱被评估者做深呼吸运动,观察和比较两手的动度是否一致。常见的胸廓扩张度异常包括:①-侧胸廓扩张度增大:多因对侧肺扩张度受限,如对侧肺不张、肋骨骨折、膈肌麻痹等;②-侧胸廓扩张度下降:见于大量胸腔积液气胸、胸康增厚和肺不张等;③双侧胸廓扩张度下降:见于双侧胸膜增厚肺气肿、双侧胸膜炎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