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7/3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全国白癜风 http://www.bdfyy999.com/m/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4月14日讯(记者郝亚松通讯员赵蕊魏长徛)清澈的泗水河在村后静静流淌,农家小院前鲜花绚烂绽放,孩子们在街心公园追逐嬉戏,老人们在圆梦亭下聊天下棋……曲阜市韩家铺村在乡村建设中将环境改善与心境美化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特色美丽乡村之路。由“散”到“聚”,公共资源大开发“你看,今年梨花开得很好,年前我上足了农家肥,估摸着秋凉能得个大丰收!”在韩家铺村,韩大爷正在打理自家屋后的农家果园。说起农家果园,韩大爷颇有感触,“以前这里是村后荒旮旯,现在是人人羡慕的‘世外桃源’。”乘着泗河观光带建设的东风,韩家铺在村居美化上动起了脑筋,“别人都是露脸,可我们是背靠泗河,村后环境脏乱差就真成了‘露丑’了。”韩家铺支部书记韩德华讲道。如何让“村尾”变“前脸”,而且越变越好看,韩家铺村支两委下足了功夫。收回集体资源,打造公共空间的美感,这是村居变美的关键。一趟趟的登门拜访,一次次的说服引导,一张张的规划蓝图,记录了韩家铺村干部收回集体资源的过程。韩家铺紧紧抓住村民的“公德意识”与“向美心理”,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村委将建成后的果园交由附近农户管理,形成“村建民管”的模式,让村民与村集体共享收益。村干部们用耐心叩开了沟通的大门,用公心唤醒了村民的集体意识,用规划激发了人们的向善心理,用实惠获得了村民的认可。如今韩家铺的“前脸”花枝摇曳,绿竹猗猗,一派世外桃源风光。由“虚”到“实”,文明乡风大改善“你看咱村有‘孝和广场’,街心公园里的石刻字也是‘孝’,这是咱村倡导的孝和文化。”坐在圆梦亭里,陈继生老人如是说,“这不是简单地宣传一下,村委里干部是真带着老人们出去旅游学习,济南大明湖、临沂红色教育基地都去过,很多家庭儿女都没机会带着老人出去,咱村委里做到了,这真是弘扬孝老爱亲。”要说“孝和”是韩家铺的乡风,那么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更为文明乡风注入了“奉献”色彩。村民孔祥奉自去年加入志愿服务队以来,把村里的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作为服务对象,从冬季老人防一氧化碳中毒到夏季儿童防溺水,她时刻把“安全”挂在心里。饭后到老人家转一圈,看看煤气关了没;太阳下山前,到村后泗河观光路上跑一趟,看看贪玩的孩子们回家了没。这些温暖的日常成了孔祥奉的习惯,也带动了村里的志愿服务,志愿服务队爱心的举动守护了“孝老爱亲”的乡风。由“私”到“公”,村民素质大提升“韩书记,院子交给您我放心,只要咱村集体有需要我绝对支持!”村民陈计龙将自家宅基地交由村委会管理。陈计龙的举动让支部书记韩德华感慨不已,“之前,村委整治荒芜庭院,号召村民将宅基地交由村委会建设村内停车场,陈计龙主动让出,这种公德之心的觉醒让我们很感动。”陈计龙的做法带动了更多村民加入共建共享的行列,不出一个月,6处停车场全部提上建设日程。如今的韩家铺村,街巷通透,停车方便。停车场不仅画上了停车线,安装了止退器,还配备了高清摄像头,村民们在村委监控室可随时查看,大家都愿意将爱车放在停车场。村民们主动清理房前屋后杂草杂物,积极养花种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居住环境变得更加舒适。韩家铺在环境变美的同时,村民们的心境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严私德、守公德、明大德”已经成为村民们的信条,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正是韩家铺的真实写照。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