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0-1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十二年前的年,在毛泽东诞辰周年时,鲁班文化研究促进会秘书长刘玉明编著的《伟人名人与曲阜》上卷结集出版,其中收录有一篇《毛泽东与曲阜》,记述了毛泽东与曲阜的相关历史资料。11年后的今天,在毛泽东诞辰周年之际,刘玉明再次向记者讲述了毛泽东与孔子思想,以及毛泽东与曲阜的往事。

  毛泽东与孔子思想

  少年时代的毛泽东就读过《论语》等。在与斯诺谈话中,毛泽东说到:“我8岁开始在村私塾读书,一直读到13岁。每天早上和晚上,我在田间干活。白天我就读孔子的《论语》和《四书》。”

  年10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的报告中讲到:“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知道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并提出“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毛泽东不仅提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而且率先垂范,剔除封建性糟粕,汲取民族性精华,批判继承了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早在年,毛泽东就对苏区党的干部说,“迈开你的两脚,到你的工作范围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任凭什么才力小也能解决问题……”毛泽东同志把孔夫子的“每事问”同调查研究联系起来,并赋予新的含意。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中,毛泽东告诫各级领导同志:“我们切不可强不知以为知,要‘不耻下问’,要善于倾听下面干部的意见。先做学生,然后再做先生;先向下面干部请教,然后再下命令。各中央局、各前委处理问题的时候,除军事情况紧急和事情已经弄清楚者外,都应该这样办。这不会影响自己的威信,而只会增加自己的威信。”对孔子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也有新的发展。

  后来,毛泽东对孔子的中庸也作过中肯的评价。“‘过犹不及’是两条战线斗争的方法,是重要思想方法之一。一切哲学,一切思想,一切日常生活,都要做两条战线斗争,去肯定事物与概念的相对安定的质。”“孔子的中庸观念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是哲学的重要范畴,值得很好地解释一番。”

  毛泽东两次考察视察曲阜

  毛泽东第一次到曲阜是在年3月。青年毛泽东在北京大学当图书馆助理员,由北京去南京、上海,途中到曲阜进行社会考察。毛泽东在给斯诺谈话中讲到:“年初,我和要去法国的学生一起去上海……在去南京的途中,我在曲阜停了一下,去看看孔子的墓。我看到了孔子弟子濯足的那条小溪以及圣人儿时生活过的小镇,我还看到了有历史意义的孔庙和庙旁那棵著名的树,相传是孔子亲手所植。我曾驻足在孔子著名的弟子颜回生活过的河边,也参观了孟子的出生地。”

  毛泽东第二次来曲阜,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年。在由济南来曲阜的路上,毛泽东在车内谈笑风生。回忆了32年前第一次来曲阜考察的情况后,又给大家介绍“曲阜”的来历等典故。“你们知道曲阜是怎么来的吗?据东汉应劭解释:‘鲁城中有阜,委曲长七八里,故名曲阜’。曲阜城东有一座土山名叫防山,如‘原’高处于地面,它和《释名》这部书上‘土山曰阜’的说法近似。大概这就是‘曲阜’名字的由来”。“曲阜的历史很悠久。曾是六个国都所在地。”毛泽东边说边打着手势。“据说,最早来到曲阜的是神农。神农都陈,后徙都曲阜。这位神农就是炎帝,他是黄帝的兄长,我们常说的炎黄就是指这二人。相传炎帝继伏羲为帝,在位六十多年,后让位给黄帝。他住的地方叫‘犁铧店’,不知现在是否还有这个地方。少昊是黄帝的儿子,为嫘祖所生,初降居青阳。黄帝逝世后,公推他继位,迁到曲阜,帝于穷桑,就是现在的寿丘。少昊继黄帝之志,使这个地方发展很快,于是曲阜成了少昊文化的中心,有‘少昊之墟’之称。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一页。后来出现了‘奄国故都’的称号。奄在商代长期为王都,到周初,因支持武庚的叛乱,被灭。史书上称为‘灭徐践奄’。商朝到盘庚时,都城由奄迁到殷,即今安阳。‘灭徐践奄’后,为了征服东夷的战略需要,在曲阜筑鲁城,与‘成周’即洛阳成犄角之势,周王朝封周公于鲁。因当时中央离不开他,就命周公的儿子伯禽在这里建国。他就是鲁国第一任国君了。曲阜作为王都有八百年,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特别是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影响更大,一直是中国统治阶级的思想。过一会,你们看看孔林、孔府、孔庙就知道了。”大家无不对毛主席渊博的知识而感叹,渴望着陪同主席快点到孔子故里曲阜亲眼看看。

  毛泽东主席一行由兖州火车站换乘的小汽车,很快来到了孔府大门前。曲阜县委书记孔子玉接待了毛泽东主席一行,认真回答了毛主席对有关问题的询问,并做为向导,引领毛泽东主席先后视察了孔庙、孔府和孔林。在孔庙大成殿前,毛主席摘下黄呢帽,望着宏伟的大成殿,点了点头,若有所思。毛主席仔细看完10根深浮雕盘龙石柱后走进大成殿,环顾四周,正中供奉着孔子塑像,两侧为颜、曾、思、孟四配,再外为十二先哲,殿内还陈列着祭祀孔子时中和韶乐乐器和舞具。毛主席看了殿中康熙题写的“万世师表”和光绪题写的“斯文在兹”匾额,然后来到寝殿简单一看。在圣迹殿观看了明万历年间由木刻图画改为石刻的记载孔子一生主要事迹的幅《圣迹图》。在诗礼堂感悟孔子教儿子孔鲤学诗学礼的忠告。

  视察孔府时,毛主席在前上房大桌旁坐下休息,端起孔府用的扣碗喝了几口清茶,询问孔子玉“孔子后裔行辈是怎么排的?”并把白烟盒撕开,递给孔子玉,让他把孔氏行辈写下来。孔子玉随即写下了66至85代“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20个孔氏辈字,双手递给毛主席。毛主席看后微笑着递给了秘书,然后大家继续参观。在孔府门前上了汽车去孔林,孔子玉有幸和毛主席同车而行。进了孔林,孔子玉向毛主席介绍说:孔子死后,他的弟子把他葬在鲁城北泗水之上,那时还是“墓而不坟”。到了秦汉时期,坟增高了,但只有少量的墓地和守林人。后来,随着孔子地位的提高,孔林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到清康熙二十三年已扩为三千多亩,是我国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氏族专用墓地。毛主席听了赞叹道:“这个孔林确有特点。不仅中国独此一家,大概全世界也找不到第二个啊!研究中国的墓葬文化,不用到别的地方,这一处就够了!”

  在孔子墓前,毛泽东一行认真看了墓前的巨碑篆刻“大成至圣文宣王墓。”孔子玉介绍说:“这是明正统八年(年)大书法家黄养正书。墓前的石台初为汉修,唐时改为泰山运来的‘封禅石’筑砌,清乾隆时又进行了扩大。”毛主席又看了孔鲤墓、孔伋墓,就往回走。他和随行人员还议论到了孔子后人、清代剧作家孔尚任和他的《桃花扇》。毛主席说:“孔尚任写《桃花扇》时,书案上常放一把扇面上有桃花的曲阜‘鲁缟’扇,每当揣摩剧中人物,他总爱抖开桃花扇,边扇边思考。有一天,孔尚任族里孔尚镁前来拜访,见他大风雪天,还不住地摇着那把桃花扇沉思冥想,赞叹道:尚任真是如痴如醉啊!据说孔尚任为这部名剧三易其稿,呕心沥血17年!”

  在视察完孔林时,毛主席问:“舞雩坛在什么地方?”孔子玉说:“在曲阜城南,只是个土台子,没什么看头。”毛主席点点头,然后驱车告辞。

  毛泽东对陈庄批示

  年12月,毛泽东主席看了中共曲阜县委年11月15日向党中央上报的《一个在三年内增长百分之六十七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报告,欣然作了批示:这是一个办得很好的合作社,可以从这里吸取许多有益的经验。曲阜县是孔夫子的故乡,他老人家在这里办过多少年的学校,教出了许多有才干的学生,这件事是很出名的。可是他不大注意人民的经济生活。他的学生樊迟问起他如何从事农业的话,他不但推开不理,还在背后骂樊迟做“小人”。现在他的故乡的人民办起社会主义的合作社来了。经过了两千多年仍然是那样贫困的人民,办了三年合作社,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都开始改变了面貌。这就证明,现在的社会主义确实是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比起孔夫子的“经书”来,不知道要好过多少倍。有兴趣去看孔庙孔林的人们,我劝他们不妨顺道去看看这个合作社。

  毛主席赞扬的这个合作社,就是曲阜县陈庄农业生产合作社。关于陈家庄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材料和毛泽东主席的批示,收入《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批示又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在毛泽东主席的正确领导下,曲阜人民和全国人民一样,翻身得解放,当家作主人。毛泽东主席对曲阜的批示,又极大地鼓舞了曲阜人民,阔步走上了社会主义康庄大道。

  年沉痛悼念毛泽东主席

  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的噩耗传来,曲阜人民沉浸在极大的悲痛之中。11日,中共曲阜县委、县革委代表全县党政军民向中央发出唁电,沉痛悼念毛泽东主席。18日,全县党政军民各界代表五千多人参加县委、县革委在曲阜一中举行的追悼大会。收听完首都百万群众在天安门广场举行追悼大会实况转播后,中共曲阜县委书记张正仪致悼词,号召全县人民化悲痛为力量,继承毛主席的遗志,将革命进行到底。

  曲阜人民十分感谢毛主席,怀念毛主席。曲阜人民在毛泽东来曲考察、视察时有的见过面。在解放前,曲阜有跟随毛主席南征北战的孔子后裔孔庆德中将。在解放后,有与毛主席一起在人民大会堂参政议政的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郭守明和中共九大代表孔昭俊等。在毛主席生前没有机会见面的许多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等各界人士,赴毛主席纪念堂瞻仰遗容,圆了多年的夙愿。

  毛泽东家人与曲阜

  毛泽东生前两次来到曲阜,他的家人也曾多次到访曲阜。年4月28日,毛泽东的亲家母张文秋、二儿媳邵华、孙子毛新宇等一行,参观了孔府和孔庙。毛新宇时年24岁,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正在北京某高校攻读研究生。张文秋老人是年入党的老革命,是刘思齐(刘松林)、邵华的母亲,也是原山东省委书记刘谦初的夫人。她的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毛泽东的两个儿子毛岸英、毛岸青。慈祥的张老虽逾90岁高龄,但精神很好,渴望在孔子故里曲阜温故知新。

  早在年,年仅13岁的毛泽东之孙毛新宇,就跟随家人来过曲阜。那时的孔府、孔庙,在他眼里还保有一种少年的不解和神秘。11年后,当饱读历史的毛新宇再次同家人走进孔府、孔庙大门的时候,求知欲和新鲜感更为强烈。他对周围一切都十分感兴趣,如在过一道道极其考究、高大的门槛时,张文秋老人因坐轮椅须有专人抬过,新宇就俯在老人耳边诙谐地解释:“姥姥,人家孔府门槛高不好过呵。”又如,看到大成殿的盘龙石柱时,他提高了嗓门对张文秋老人说:“这是举行祭奠仪式的地方,这龙柱只有这儿有,北京故宫都没有。”当来到专供游人古装拍照的孔子故宅崇圣祠时,新宇兴致乍起,却又十分认真地向母亲请示:“穿古装照张像行不行?”在得到母亲的肯定后,他便走进祭祀孔子上五代的大殿,很快换上陈置在右侧的龙袍金冠。因身体过胖,肚子突出,邵华女士手执照相机为其拍照时调侃道:“毛毛,皇帝的肚子也太大了。”一句话逗得陪同人员哈哈大笑,新宇也忍不住笑起来。

  年7月7日,毛泽东的女儿李敏及外孙、外孙女等也来到曲阜,参观了“三孔”等文物古迹。

  毛泽东主席虽然与世长辞了,但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培育了我们几代人走上革命道路,实践使我们深刻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毛主席就不会有我们幸福的今天。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赞赏

长按







































白癜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北京公立医院里哪所治疗白癜风好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