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夜间突然惊哭、烦躁不安、精神萎靡、食欲不佳,或经常手摸自己的肛门、坐卧不安,应该考虑是否有蛲虫感染。 蛲虫是如何传染的? 蛲虫感染是幼童常见的一种寄生虫疾病,被感染的小儿抓挠瘙痒部位,同时沾染上蛲虫虫卵,再通过接触玩具、座椅或门把手等将虫卵扩散到孩子容易碰到的生活范围内,其他孩子再碰触这些已被沾染虫卵的物品而患病。通常一名感染者会在短时间内传染给多名与其接触的幼童。各个年龄人群均可感染蛲虫,但以5~10岁幼童感染率较高。卫生部于年公布的“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报告”显示12岁以下儿童蛲虫感染率为10.28%。 小儿感染蛲虫后为何会夜卧不安、肛周瘙痒? 雌蛲虫在主人睡眠、肛门括约肌松弛时下移行至肛门外,产卵于肛门周围和会阴皮肤皱褶处,导致患儿瘙痒、哭闹不安。 蛲虫长什么样? 蛲虫,约1cm长,外形恰似一条白线,故有“白线头”之称。它主要寄居在人肠道内,有时随粪便排出。有时做肠镜的医生也会在成人患者肠道内取到这样的虫体让检验科检测。蛲虫成虫可以用肉眼看到。见下图。 蛲虫虫卵很小是一侧扁平的椭圆形球体,下图是显微镜下看到的虫卵。 如何采集标本来确诊蛲虫感染? 在肛周或会阴处查找到蛲虫和/或蛲虫卵即可确诊蛲虫感染。 虫体检查法:患儿入睡后1~3小时查看肛门,将疑似的虫体放入医院检测。如果不医院,需要把虫体装入有少量酒精的小瓶中保存。 透明胶纸法:必须在患儿清晨活动和排便前采集标本,采集前不要擦拭或清洗肛周。用透明胶带有胶的一面拭抹肛门周围皮肤皱褶处,反复几次,虫卵即粘于胶面,然后将胶带的胶面平整地粘贴于检验科提供的载玻片上,标上病人信息,尽快送检。建议连续检测3次以提高虫卵的检出率。 以上两种方法,采样时都需带一次性手套,采样后请立即洗手防止传染。 蛲虫感染怎么治疗? 医院就诊,医生会根据患儿病情采用适当的驱虫疗法。 如何预防蛲虫感染? 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定期烫洗被褥和清洗玩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