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0-20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西关清真寺位于明故城宗鲁门外,东部紧临西国道和西护城河,南部、西部和北部由民房环绕,占地平方米,主体建筑大殿两层,为阿拉伯式风格,面积平方米,此外还建有宣礼楼,碑亭,办公楼,沿街门面楼房,总建筑面积平方米。   清真寺又称礼拜寺,是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叩拜真主的地方。西关清真寺始建于明末,位于西城门北侧约米处、护城河东,依城墙而建,几间茅屋,简陋狭小,原城墙拆除时,墙外壁依稀显露出旧址的痕迹。清康乾年间,因护城河整治而将寺院移到河西,同治己巳年(年)碑、光绪二十五年碑、民国二十五年碑记载了三次重修的经过。   那时的清真寺东西约40米、南北约30米,坐西朝东、面对护城河,寺门距河6米左右,门前有一条宽约4米的南北顺河土路,大门宽约4米、高约5米,八字墙敞开,一对石鼓对列两旁,外罩栅栏门,上盖灰瓦,门额上有“清真寺”金色大字蓝底木匾。大门至二门为一小院落,东西约10米,有北屋二间,为放置穆斯林丧葬器具的处所,院内柏槐、石榴等树木数株。二门为独立牌坊式门,四扇门两旁放一对高约米许石鼓,此门平时不开,兼作影壁用途。逢伊斯兰教节日聚礼、会礼时,才敞开让人通过,平时出入可绕行门两旁。通过二门为一大院落,正西为大殿三间,坐西朝东,南北约10米,东西进深6米许,青砖白灰,前出厦古式建筑,殿门上额悬有绿底金字木匾一方,书有清雍正皇帝对各地清真寺敕命圣旨全文,意在安抚回族穆斯林。

  院内有北讲堂三间,西耳房一间,老式瓦房供阿訇办公、接待、住宿之用,北讲堂东紧接着三间水房,门前有水井一眼。   南讲堂四间,民国初年,曾在这里办过几期私塾学堂,西关街王鸿绪老先生(—),字绍馀、号统光,原名鹏德,回族人,清邑庠生(秀才)执教,每期有回汉学生十余人,兼学伊斯兰教义等,逢伊斯兰教节日,回族学生则随长辈参加礼拜活动,接受教育。当时整个清真寺院落整齐,四周围墙高约2米,西北角有一个后门,供平时出入。院内树木参天,绿树成荫,有楷、柏、槐、石榴等树木数十株,院内设石桌凳供休息之用。   

  文革时期,清真寺遭到严重破坏,仅保留了西大殿,寺周围为回民居住,内有胡同2条,年命名为清真1-2巷。后来西环城路的二次拓宽整修,清真寺院落被占用,仅存三间大殿。为了解决少数民族正常的宗教活动,年4月,西关民族居委开始重建清真寺,划出五亩半土地,拆迁8户居民,支付拆迁费用30余万元,辖区十余个驻地单位和兄弟村街及回汉群众筹集资金余万元,于年竣工投入使用。西关清真寺已经成为伊斯兰教活动的主要场所。

长按,识别







































北京哪能治疗白癜风
北京治白癜风费用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