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历史上曾有过周鲁城(该城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宽米,东西长米)、汉鲁城(与前延续,东关一带)和宋代仙源县城(旧县),明故城是曲阜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城池。明故城 建筑这座新城的原因是明正德六年(年)二月二十七日,刘六、刘七率农民武装攻下曲阜县城(今城东旧县村),将县衙署一火焚之。当晚又移营阙里,进驻孔庙。次年正月东兖道佥事潘珍进呈"移城卫庙"的奏章,得到皇帝的允准。并确定由工部征调民工,置备工具;户部筹集资金;由兖州知府童旭、同知李钺与曲阜知县孔承夏监督施工。 该工程从正德八年(年)七月开始至嘉靖元年(年)三月,这座坚固的砖城竣工。"城周八里三十六步,高二丈,厚半次。池深一丈,广称之。"该城5座双重城门,上筑重檐城楼,巍峨壮观。整个工程耗银两。四百多年来,这座城垣曾多次维修,一直保存较好,年将其拆除。仅存南北二门及部分城垣。 年进行了明故城城墙恢复性建设,城墙高约9米,周长约5公,恢复了原貌,城内面积约1.41平方公里,有世界文化遗产孔庙、孔府等几十处文物古迹,是圣地旅游的核心区域。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