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朋友夜里磨牙,老人说是有蛔虫。听说澳洲有一种巧克力味的驱虫药,小舒你在澳洲,了不了解这个药啊,有没有必要定期给孩子驱虫啊? ”对比起蛔虫这个儿时的噩梦,关于驱虫药的记忆就美好多了。小时候爸妈或者学校的老师,总是会定期给我们吃“宝塔糖”。因为那时候很少吃到糖果,所以我对这个色彩鲜艳,长得像凝固的奶油花,甜甜的驱虫药有特别美好的记忆。 随着我们长大,驱虫药渐渐消失在生活中了,直到……我们有了孩子。网上一搜,关于“肚子里有蛔虫的征兆”五花八门一大堆:磨牙,经常揉眼睛,流口水,踢被子,不爱吃饭,或者爱吃饭不长肉,便秘,腹泻,肚子痛,脸上有白斑,指甲有白点……都是“肚子里有虫”。这么一对照下来,妥妥的没有一个孩子逃得掉寄生虫感染的命运啊!导致不少父母担心小朋友肚子里有寄生虫,觉得应该定期给孩子吃药驱虫。 澳洲的巧克力驱虫药的网页广告就说,“蛲虫感染是成长的一部分”,“为了能够在寄生虫感染症状出现一出现就及时治疗。家长们应该经常备驱虫药品,例如巧克力驱虫药。” 我相信很多代购也是这么告诉你,很明显,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甚至还有代购说,“我问过药剂师了!这款之所以能开架式无处方销售就说明对人体没有伤害,即使没有蛔虫也不会对身体造成损伤!” 这么说来,非处方药就可以随便吃,当真以为那是巧克力糖吗?! 寄生虫感染有明确的诊断标准,只有当你看到孩子的大便里有虫,或者看医生检查确认孩子有寄生虫感染时,才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孩子服用驱虫药。绝对不能因为以上症状就判断孩子感染了寄生虫,就给孩子吃药,因为那些症状可能出现在任何一个健康的孩子身上! 中国儿童的 寄生虫感染率 为什么我们小时候人人都吃,现在却说不要随便给孩子吃了呢?主要是因为以前寄生虫感染率非常高,现在在很多地区感染率已经降到很低的水平了。 蛔虫、钩虫、鞭虫、蛲虫和华支睾吸虫等是中国主要的寄生虫感染,其中蛲虫是儿童最容易感染的一种寄生虫。各省市地区的儿童寄生虫感染率差异很大。 一个年进行的北京地区幼儿晓虫感染情况的调查显示,当时幼儿园小朋友中蛲虫的感染率是19.4%。年发表的一篇论文显示,全国5-9岁组儿童的感染率最高,为73.7%。 -年,全国22个监测点共检查儿童名,检出蛲虫感染平均感染率为7.99%。逐年平均感染率分别为10.01%、9.68%、7.41%、6.96%和6.57%,呈下降趋势。但个别省的感染率仍然非常高,且部分地区有上升趋势,-年均以福建省感染率最高,逐年分别为56.15%、53.42%、37.82%和49.53%,而年以广东省感染率最高,为46.06%。 年4~12月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9省的儿童蛲虫总感染率为17.8%,其中海南省感染率最高,为51.1%,安徽省最低,为0.8%。农村儿童的蛲虫感染率(28.5%)高于城市儿童(7.3%)。 年深圳幼托儿童的调查中,蛲虫感染率为1.%。 年,湖南省的调查中,蛲虫感染率在学龄前儿童组最高,但也仅有0.64%。 总结一下上面的数据,幼儿寄生虫感染率其实不高,上小学后可能会增加,5-9岁组可能是感染率最高的,在少数地区甚至高达50%以上,农村高于城市。 总体而言,儿童寄生虫感染率比过去下降了很多。在感染率非常低的省市地区的小朋友也跟着吃驱虫药就完全没有必要了。 蛲虫 -什么是蛲虫?- 蛲虫是学前和学龄儿童最容易感染的一种寄生虫。蛲虫的感染通常会发生在多个家庭成员身上。 蛲虫看起来就像白色的细线,大约8毫米长(约1厘米)。它们生活在下消化道里,在晚上或者清晨从肛门爬出来,在股沟里面产卵。这就会造成这些部位奇痒难耐,特别是在晚上,所以可能会影响孩子睡眠。 蛲虫的虫卵通常是通过孩子们挠痒的手再放到嘴里,传播回到消化道的。它们也可以通过间接的方式传播,例如已经感染了的小朋友接触过的玩具、餐具,也可以通过灰尘,或者其他物体间接传播。 虫卵可以在人体外存活长达两周。虫卵进入消化道以后,在小肠里面孵化,并继续沿着消化道向下移动。 蛲虫感染通常不是很严重,也很容易被治愈。重复的感染也是十分常见的,所以应该要小心避免重复感染的发生,也要注意不要传播给他人。 蛲虫只寄生在人体内,我们不可能,也不会从动物身上感染蛲虫。 -蛲虫感染后会有什么症状?- 屁股会很痒,所以可能会被抓红或是发炎。 表现的易怒,不听话。 睡不好觉。 如果是女孩,孩子的私处也有可能有红肿,痒的症状。 -如何诊断蛲虫感染?- 在晚上查看孩子的臀部的话,就可能发现蛲虫。用手电桶,分开孩子的屁股认真的察看孩子的肛门(女孩的话,还应该检查私处)。你可能看到细小的白色细线在移动,那就是蛲虫。 也可以通过“胶带测试”来诊断蛲虫,医生会提供这种试纸。这项测试要在早上,孩子们上厕所或是洗澡之前进行。分开孩子的屁股蛋蛋,在孩子肛门附近的皮肤上进行测试。把一块透明胶带贴在皮肤上,移除胶带,再把胶带粘在医生提供的玻璃片上。医生会检查玻璃片,来确定是不是有虫卵或是成虫。如果能够确诊,就不需要进一步的检测,会直接建议采取措施治疗。 -蛲虫感染如何治疗?- 蛲虫感染虽然十分的烦人,但它们通常不是很严重,也很容易治愈。你的医生会给你建议最好的治疗方式。双羟萘酸噻嘧啶(Pyrantel)或是甲苯咪唑(mebendazole)之类的常用药物都是很安全的。 两岁以下的儿童或是孕妇在使用这些药物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要谨慎遵医嘱。 通常推荐孩子还服药的当天晚上和第二天的清晨冲洗淋浴,来去除晚上产下的虫卵。 -感染蛲虫后的家庭护理- 蛲虫的重复感染非常常见。为了减少重复感染,也降低向他人传播的可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在治疗孩子的同时治疗所有的家庭成员,成人也有可能感染蛲虫。 在治疗所有的家庭成员的时候,并不需要同时治疗狗狗和猫咪,它们不会被蛲虫感染,也不会传染蛲虫给人类。 尽量让孩子不要去挠痒痒。 经常给孩子剪指甲并保持指甲的干净。阻止孩子咬指甲或是吮吸手指。 饭前便后勤洗手,最好用暖肥皂泡抹10秒以上再冲洗干净。 用热水清洗被褥和玩具。 经常吸尘,这样可以清除虫卵。 鼓励孩子不要吃落到地上的食物。 蛔虫 -什么是蛔虫?- 蛔虫也是儿童极易感染的一种寄生虫,比成人更容易感染。感染常常通过孩子玩了含粪便的泥土(粪便中正好有蛔虫卵),又把手放到嘴里。吃了在那样的泥土里长出来的,没有洗干净的水果或者蔬菜,也可能会导致感染。在用人类粪便做肥料的,卫生条件不好的地区更容易感染。 寄生在人体的蛔虫的整个生命周期发生在人体内和泥土中,不需要中间宿主。成虫每天可能产下数千颗虫卵,在通过粪便排出体外。在环境卫生不好的地区或者用粪便做肥料的地区,虫卵能在泥土里发育2-3周,成为感染期虫卵,可能附着在没有清洗的蔬菜水果上。 如果孩子在被虫卵污染了的泥土里玩,他们的手上就可能直接接触到虫卵,如果孩子把小手放到嘴里,就可能感染。又或者,某个手上有虫卵的人抹了蔬菜水果,可能把虫卵带到蔬果上。虫卵在肠道寄生后,幼虫可以附着在肠道壁上,进入血液循环。血液循环可能把幼虫带到肺部,进入到肺泡。随后幼虫爬到气管里,并进入喉咙(它们最初被吞下去的地方)。一旦它们回到肠道,它们便在肠道里发育成成虫。 蛔虫可以长到30-35厘米长,为粉红色或者微黄色,形状像蚯蚓,体表有清楚的细横纹。 -蛔虫感染的症状- 大多数感染了蛔虫的孩子都不会有任何症状。如果出现症状,常常分为以下两个阶段的症状: 幼虫导致症状主要由幼虫从肠道往肺部移动造成的,常常是在吞下虫卵后的4-16天,可能持续3周。如果蛔虫的幼虫移动到肺部,可能导致过敏性肺炎,会出现发烧,咳嗽和哮喘。 第二阶段的症状是由成虫造成的。有时候小朋友会胃痛,更严重的时候,比如出现了肠梗阻的话,可能导致腹痛、便血和呕吐。如果蛔虫在体内移动,可能进入胆管导致阻塞,可能感染肝脏和胰腺。有时,蛔虫还可能自己从肛门,嘴里或者鼻孔钻出来。 如果小朋友出现以上症状,特别是越来越严重的话,医院做检查。 -如何诊断蛔虫感染?- 蛔虫诊断并不难,最常见的诊断就是看到大便里有蛔虫(自行搜图),或者实验室检测发现大便里有虫卵——可以通过在显微镜下看大便样本中有没有虫卵来判断是否有感染。 -如何治疗蛔虫感染?- 蛔虫感染常常吃药就可以治疗了,医生可能会给孩子开阿苯达唑,只需要服用一次,或者服用三天噻嘧啶或甲苯咪唑。无论有没有症状,只要发现了有蛔虫感染,就应该及时治疗。 如果出现肠道或者胆管阻塞,则需要手术治疗。 -如何预防蛔虫感染?- 再次感染也很常见。所以需要让孩子远离含有人类大便的泥土。确保在吃蔬菜水果之前清洗干净。 澳洲的 巧克力驱虫药 澳洲的巧克力驱虫药的成分是双羟萘酸噻嘧啶,这个药物成分在国内也能买到,可以用于治疗蛔虫病、蛲虫病、钩虫病、鞭虫病。 关于药物副作用,治疗剂量内不良反应很轻,可有恶心、呕吐等,偶有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升高。孕妇,一岁内的孩子,有肝脏疾病的人如果需要用,都要有医生的指导。另外,因为药物中含有牛奶蛋白,含有大豆,所以对牛奶蛋白或者大豆过敏的孩子也要小心,可能出现过敏反应。 事实上,随着环境卫生的改善,中国的大部分地区的寄生虫感染率都比过去显著下降了。驱虫药药性虽然安全,但再安全也是药啊!不建议有没有寄生虫都吃,不建议定期吃。如果发现孩子大便里有虫,或者孩子有肛门瘙痒,腹痛等症状,应该先就医检查,确诊有寄生虫感染,才吃药。千万不要仅凭一些表象就自己买药给孩子吃。 最后说一下磨牙: 家人磨牙,孩子也容易磨牙;压力和焦虑容易磨牙;孩子长牙期间容易磨牙;牙齿不整齐容易磨牙;帕金森可能导致磨牙;一些药物副作用可能导致磨牙;脱水等容易磨牙。 磨牙不是因为肚子里有虫,也和缺钙没有关系。 也许你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辟谣 早睡才能长得高?你还要被骗多久 ○你还在给宝贝吃止咳药吗? 关于儿童咳嗽的一些事实 ○蜂蜜的真相 喜欢请转发。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到其他白癜风的治疗方法北京治疗白癜风便宜的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