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网站商务合作热线及 尼山砚因其石料取材于尼山而得名。据传自唐、宋以来即享盛名。明万历二十四年(年)刻本的《兖州府志》载:“尼山之石,刳而为砚,文理精腻,亦佳品也。”这是目前发现的关于尼山石、砚的较早记载。乾隆三十九年(年)所修《曲阜县志》载:“尼山之石,文理精腻,质坚色黄,可以为砚,得之不易,近无用者”。可见当时尼山石已稀罕难得了。 尼山石砚考 高洪富 现代地质考察发现,尼山山体主要由距今约6亿年的寒武纪石灰岩地层组成,其中尼山砚石则产于寒武纪末期“长山组”石灰岩夹层的黄绿色钙质页岩中。其沉积环境属浅海相。沿地层走向,从砚台沟经尼山北麓至夫子洞均见出露。另外在鲁源东部等处也有该地层组出露。剖面上尼山砚石呈大小不等的“透镜状”断续分布于黄绿色钙质页岩中,平面上则呈不规则饼状,人称“千层饼”。由于风化作用,表层的尼山石多不宜制砚。古时,尼山砚石料出于尼山孔庙北面的砚台沟,其深层的柑黄色石,坚细温润,不渗水,不渍墨,发墨有光,才可制砚。石面柑黄,并有褐黑石松花纹,花纹边部较密,向内渐稀,中部则无,是制砚的上品。这种褐黑石松花纹,经用浓盐酸烧蚀溶解为黑色,这说明并非铁锰质成分,目前初步认为是一种炭化了的古生藻类化石。近几年,为发掘这一古老的砚台品种,山东省工艺美术研究所协同曲阜工艺美术厂在尼山五老峰下又发现新砚石坑。颜色上除柑黄色外,又挖掘出豆青色、棕褐色、黄褐色。纹理上除传统的黑色松柏纹以外,又发现带有水纹和山水画纹理。石料厚由原来的1—2寸增加到3—4寸不等。从石质上看,质地更加细腻,花纹更加明显,坚而不顽,发墨极佳。为目前所发现的尼山砚石中之上品。今后,按地层层序、走向等分布规律,凡是有寒武纪末期“长山组”灰岩夹黄绿色钙质页岩分布的地方,是可以找到尼山砚石料的。 尼山砚的制作工艺,总的以鲁砚的“简朴大方,巧夺天工”为特点。“因材施艺,运用自然,加以点缀,以求意境”是尼山砚的特有风格。尼山砚发墨如锉,舔笔如油,拭不损毫。置于案头,既可实用,又可赏玩。传统产品有:松花砚、葫芦砚、古柏砚、竹节砚、芭蕉砚、古琴砚、书简砚等。以及各种规格实用与欣赏相结合的旅游砚。在继承尼山砚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近年来,曲阜工艺美术厂的青年制砚家丁辉,根据尼山石的特点,充分利用石料,又研制了尼山石摆件、尼山石文具(笔筒、镇纸、笔架、印泥盒)、尼山砚石,各种形式的图章料、项链、尼山石制品小件及旅游小砚等。成为到曲阜观光的国内外宾客喜爱的佳品。 尼山砚已被列为鲁砚的五个重要品种之一。年即作为鲁砚之一赴京参加了“鲁砚汇报展览”,受到书画名家的一致赞赏。年和年,曾两次作为鲁砚的重要品种赴日本展出。年在北京参加了全国首届文房四宝展览。l年尼山石小件在山东省首届旅游产品设计制作大奖赛中获奖。年尼山砚又赴南朝鲜展出,受到国际友人的喜爱和赞赏。尼山砚的风姿独韵,已被《人民日报》海外版等报刊杂志介绍给全世界。并被载入《中国书法大辞典》、《中国工艺美术辞典》。 年恢复生产以来,尼山砚、尼山石制品除在国内销售外;并已销往日本、新加坡、南朝鲜、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苏联、香港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尼山砚还作为曲阜人民的特有礼品,馈赠来访的贵宾和国际友人,为曲阜名城赢得了国际声誉。 (《曲阜文史》第10辑年9月) 来源:曲阜党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