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好心发好愿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 养正气学正法篤正行存正知行正道 和谐世界从心开始觉不迷正不邪净不染 第五届全国中小学校长高峰论坛将于年月30—2月3日在曲阜儒源儒家文化体验基地举办爱是教育的灵魂,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 山东儒源文化集团自年起至今已经举办了四届全国中小学校长高峰论坛,近三千位校长在儒源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巨大魅力,为了回馈大家一直以来的信任与支持,特定于年月30—2月3日举办第五届全国中小学校长高峰论坛暨传统文化进校园交流大会。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校长高峰论坛视频回顾 论坛背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 教育是当今文化复兴的新动力,学校是文化发展的新中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立德树人的根本立足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基础,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但是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现状不尽如人意,我们需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真正滋润每个孩子的心灵。教育的核心不仅仅在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培养健康人格,教会学生做人,这一教育界的共识,该如何实施呢? 本次校长论坛将邀请当代传统文化教育方面有丰富经验的知名大家以及全国中小学校优秀校长共同探讨、分享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真实案例,交流传统文化在学校的发展规划。在论坛中,除了理论探讨,更有校长的实战经验分享、现场体验等,探讨学校传统文化教学发展规划新模式。 论坛宗旨创新学校立德树人之思路 引领传统文化教育之潮流 论坛亮点亮点一: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中的实践应用进行细致解读。全国最有影响力的传统文化教育学者解析传统文化在校园中的实践应用,并就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文化、教育部分进行解读,对国家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工程的政策进行解读。 亮点二:邀请知名校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中如何进行“四维一体”的全方位落地进行经验分享。学生群体、家长群体、教师群体、校园环境,各个要素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都可以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亮点三:怎样有效利用研学旅行活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对研学旅行活动的实际操作解析。近年来,研学旅行活动发展现状参差不齐,为了保障孩子的安全,保证研学旅行活动的品质效果,论坛期间将共同探讨研学旅行活动的服务提供方、人员配置、研学旅行产品、服务项目、安全管理规范的标准设定和具体工作实施方法等相关内容。 亮点四:教学点的现场体验。将三孔景区的部分景点设置为教学课堂,在参观游览景区的同时采用现场教学的方式,形式灵活,气氛活跃,在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更深刻的感受传统文化道统的传承,学以致用,有利于大家更好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强化文化担当。 亮点五:搭建校园沟通交流分享的平台。线上、线下全方位的后期跟踪服务,为与会校长提供了一个优质的资源共享平台。 主办单位 山东儒源文化集团 孔子礼仪文化学校 论坛时间 年月30-2月3日 月30日3:00之前报到, 4:00论坛开幕式 2月3日2:00结束返程 论坛地点 儒源儒家文化体验基地 (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山东省曲阜市归德北路岐黄街2号 与会人员 教育系统工作者 全国中小学校长 论坛费用 元/人(食宿、会务、研讨资料、书籍、服装、水杯、手提包等) 付款方式 报名审核通过后,办理缴费。 您可汇款至山东儒源文化集团对公账户: 户名:山东省儒源文化集团有限公司 账号: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曲阜支行 报名方式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报名参加活动。 --06 — 拟邀名师(排名不分先后) 王文湛资深教育家 清华大学教授 国家教育部原基础教育司司长、国家副总督学 主要代表著作:《认真学习全会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若干认识问题》、《积极进取,实事求是,推进两基工作》《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等。 孙学策全国著名德育专家 教育部原基教司德育处处长 年参加工作,先后在北京市第35中学等四所中学任少先队大队总辅导员、教师兼班主任、教导主任、副校长,共计25年,带出王岐山等优秀学生。年调到教育部,先在中学司政教处任副处长,后在教育部基教司德育处任处长共计7年。退休后继续从事德育讲学等工作,并到俄罗斯、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进行教育考察、演讲和学术交流,对家庭德育有独到的见解和方法,提出做人的基本要求就是“不给别人添麻烦”。 著有《我说德育》《再说德育》《三说德育》《德育需知》。主要研究专题有:《关于德育工作的思考》《家庭中的社会公德教育》等。 李东平国务院参事室特邀专家、广东省人民政府督学、广东省教育厅“国家级示范高中”评估专家组组长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学校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团中央特聘中国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专家委员会专家、北京大学教育与科学研究所课题研究资深专家 全国优秀教师、深圳市宝安区首届名校长、年被授予“深圳市十佳校长”光荣称号、年被授予“中国教育年度人物”光荣称号、年被授予“中国十大杰出民办教育家”光荣称号 华发教育公司副董事长、珠海容闳学校校长 如今,在珠海容闳学校以“让教育充满生命温度”为学校文化价值理念,率先在-9年级全面推进“三三工程”(小学及中学各分三阶段为纬线,以教学线、国学线、心理线为经线),激发生命自觉、呵护生命成长、托举生命成功。学校“以冯为魂,以容为本”,借助TeamModel之器,寻求教育之道,锐意推进“好课堂构建”,让教学激活生命,让课堂回归生态。同时,李校长还在学校建立起“每周一素”制度,在国内独树一帜。并先于教育部委部门倡导之前建立了系统的研学课程,将“办无围墙的教育、办负责人的教育、办自主择向的教育”在生命教育中践行,其教育先行者的成功案例受到《光明日报》主管主办的《教育家》杂志专题报道。 杨朝明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山东儒源文化集团、孔子礼仪文化学校特聘导师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历史学博士。曾任曲阜师范大学《齐鲁学刊》编辑、孔子研究所所长、孔子文化学院院长、历史文化学院院长。现任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和《孔子研究》编委、山东孔子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山东周易学会副会长,山东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诗经学会常务理事等。 出版学术著作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余篇,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山东省古籍整理与研究规划项目多项。学术研究成果多次获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励。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年以来,多次应邀到澳门、香港、台湾、韩国、日本、越南、奥地利、德国、秘鲁等国家和地区讲学或参加国际性学术研讨交流活动。 9年荣获“山东省师德标兵”与“山东省优秀教师”称号,现为山东省政协常委。 单承彬历任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主任、主任,文学院副院长、院长、国学院执行院长,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是山东省强化建设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学术带头人,山东省古典文学学会副会长,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委和鉴定专家,山东省本科教学中文学科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国际儒联宣传出版委员会委员,国学经典教育联盟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和古典文献学的教学、科研工作,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其《论语》学研究在国内外有较大反响;撰有《先秦两汉文学史论》《论语源流考述》《龙文鞭影笺注》专著多部,主编《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承担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级科研项目多项。 3年、4年两次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3年获山东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5年、9年两次获山东省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所主讲的“中国古代文学”课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5年获济宁市“五一”劳动奖章,6年获山东省“教学名师”荣誉称号。 近年来在大中小学、厂矿企业、事业单位为各类听众讲授《中国传统文化》数百场,在东亚、东南亚地区讲授《孔子与儒家文化》十余场。目前正主持编写“讲好中国故事丛书”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海》子项目《天中记》等22种古籍的整理研究。 高阿莉十六大党代表、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七次、八次党代表、河南省十一届人大代表、河南省督学、商丘市市委委员、商丘市人大常委、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商丘市第一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一级“星星火炬”奖章获得者、全国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工作者、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先进工作者、河南省优秀专家、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教科研成果一等奖、商丘市首届名校长等荣誉称号。 高校长所带领的商丘市实验小学被表彰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国家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特色学校、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首批足球示范学校、全国现代化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教育科研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 段风铃山东德州齐河三中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曾任齐河县教育局副局长。 先后荣获山东省“富民兴鲁”奖章、德州市优秀共产党员、德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年8月担任校长,带领全体教职工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办学成绩显著,连续获得省市县多项奖励,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全国基础教育校本研究先进单位”、“中华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等荣誉称号。 金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践行者 山东儒源文化集团创始人 孔子礼仪文化学校校长 金校长是一位长善救失,启迪灵魂的教育学者。她被评选为齐鲁文化之星,运河文化名家,济宁市劳动模范,济宁市人大代表,济宁年度十大新闻人物,荣获中国文化产业年度人物提名奖。 温馨提示: 、我们还将现场开放时间邀请参会中小学校长分享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经验成果,可准备分享资料。 2、已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或者课程的学校,可以携带本校的校本教材参加论坛交流。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报名参加活动。華藏凈宗弘化網多元文化台(传统文化)直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