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2-1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尼山》

清.王尔鉴

寰中五岳插天起,神龙半隐青霄里。

锺灵何地无伟人,毓圣特异尼之址。

可知名山不在高,地灵往往生英豪。

一自麟书降祥后,众山罗列皆儿曹。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位于曲阜东南的尼山仅海拔多米,但因为哺育了千古圣人孔子,质朴天然的尼山便成为隐于乡野的文化源头,静静地流淌在历史长河里。

尼山风物

尼山,原名叫尼丘山。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孔子出生于尼山之事:“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后因他创立了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儒家学派的缘故而被后世尊崇为“万世师表”、“无冕之王”。由此,后来的尼丘山,为避讳“孔丘”中的“丘”字而改称为尼山。

圣迹图之尼山致祷

尼山层峦叠嶂,洞壑幽深,植被丰茂,苍松翠柏,风光秀丽。毕竟尼山真秀色,风光不与四时同。尼山四季风光,具有宋代山水画家郭熙所赞山的妩媚:“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漫步登尼山,会有五老峰、鲁源村、智源溪、坤灵洞、观川亭、中和壑、文德林、板倒井等美景展现在眼前,世称“尼山八景”。

尼山日出

远观尼山东麓,可见五座山峰如雁排列,冈峦神秀,像似五位老人在登高望远,因此,称为五老峰。尼山主峰傲立五峰正中,巍峨壮观。明代诗人张寅曾留下赞誉五老峰的名篇:“群山环峙插层天,五老峰高端气连。巧夺天工壮丽景,神灵造化到尼山。”

鲁源村,在尼山脚下。据《阙里志?尼山》载:“在尼山之西五里,史载孔子生鲁昌平乡,即此,今名鲁源村。”源,是鲁国之源的意思。它前接尼山水库,背依尼山重峦,村落的一片片青森瓦房掩映在绿树丛林中,自然成景。

过鲁源村,绕尼山南麓北行,可见智源溪。智源,即智慧之源,是说孔子出生地尼山乃儒家智慧之源流。每当夏、秋之季,智源溪里流水潺潺,叮叮咚咚……似袅袅和乐,婉转悠扬,为圣地弹奏美妙和谐的音符,而后顺势蜿蜒而下,汇入碧波荡漾的圣水湖。

沿智源溪北上,可见传说中神秘的坤灵洞。坤灵洞,又名夫子洞。此洞相传为孔子诞生地,洞内中横着石床、石枕等,都是自然而成。金代诗人陈国瑞曾写有赞美诗:“云开虎洞清溪绕,雨卧龙碑碧藓封。凤生虎养鹰打扇,留得圣人指真经。”明代诗人张寅亦有诗赞曰:“去移河汉川流在,洞隐坤灵石榻悬。天使隙间光不灭,肯将长夜悼无传。”

夫子洞

由坤灵洞而上,入尼山孔庙的第一道大门东行20米左右即是远古圣人感悟时光飞逝的遗迹处——观川亭。春秋时代的孔子在此观看五川汇流,江水滔滔;感悟岁月如梭,人生易老,时光一去不复返……为纪念圣人有感于山川的领悟之地,金代始建观川亭,元顺帝至元二年(公元年)复建,现在所看到的为清代重修亭。

观川亭

从观川亭北进,转身即是尼山孔庙,穿过孔庙,北行至中和壑。中和壑是一山间深沟,取名中和壑,是来源于儒家经典《中庸》中“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所讲“中和”的意思。

掩映在尼山主峰东麓丛林中的尼山孔庙和尼山书院古建筑群,是历代帝王、皇家官吏以及文人墨客朝拜至圣先师和聆听圣人教诲的圣地。

尼山孔庙

尼山孔庙位于尼山中峰东麓,是尼山的主要建筑。据清代孔继汾所撰《阙里文献考》记载:“后周显德中,以尼山为孔子发祥地,始创庙。”由此可知,尼山始建孔庙,距今已一千余年历史。

鸟瞰尼山孔庙

宋仁宗庆历三年(公元年),孔子第四十六代裔孙孔宗愿扩建尼山孔庙,增建祠庙,立学舍、置祭田。元文宗至顺三年(公元年),孔子第五十四代孙袭封衍圣公孔思晦,请复尼山祠庙。到元顺帝至元二年(公元年),大规模复建祠庙并塑孔子像,造礼器、祭器,建大成门、大成殿、观川亭、尼山书院等,荐举彭璠为山长。

明永乐十五年(公元年),孔子第五十九代孙孔彦缙发起重修,建正殿3间,修毓圣侯殿、启圣王殿及寝殿,立启圣门3间、斋厅5间,并建神庖、神厨及庙垣等。明弘治七年(公元年),孔子第六十一代孙袭封衍圣公孔弘绪、四氏学学录孔公璜再次修建。清康熙十四年(年),孔子六十七代孙孔毓圻又加重修,并改造土墙为砖石墙。清道光二十九年(年)大规模重修竣工,形成现存规模。

年,孔子七十七代孙孔德成再度重修尼山孔庙。修建孔庙的同时,也对颜母祠、尼山书院进行了修缮。建国后,政府多次拨款修葺。经过政府







































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比较好
江苏白癜风医院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