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9日讯在济宁曲阜市小雪街道南雪村猕猴桃种植基地,一片忙碌的景象,地里的洋葱喜获丰收。村第一书记王瑞兵和村支部书记王桂河头戴遮阳帽、手拿铲刀靠在地里劳作。 近一周时间,南雪村共收获50多万斤洋葱,预计收益达到10万多元。基地的洋葱品质好,个头大,有的单个重量就达到2斤多,销往万客多、济宁各大批发市场。原来的南雪村经济结构比较单一,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村民一年土地亩收入不足元,集体收入也全部依靠土地流转管理费。去年起,在乡村振兴指导队帮扶下,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村民入股的方式,成立曲阜市民兴农业科技专业合作社,更大规模流转土地,种植猕猴桃果蔬等,最大程度降低营收风险,促进集体增收与村民致富双获益。建起来的猕猴桃种植基地,占地61亩,今年是南雪村种植猕猴桃的第一年,猕猴桃苗刚长起来。 “如果光种植猕猴桃的话,仅每亩的投资就近万元,而且需要3年后才能见到收益,如果有稳步收益还好,如果技术不成熟咋弄,遇到突发情况或极端天气赔钱了咋弄?”面对村民的疑问,“短期怎么让集体增收”是南雪村村干部们的研究课题。村第一书记王瑞兵是园艺、专业行家,他率先提出猕猴桃地里套种洋葱和糯玉米,糯玉米夏天遮阴,冬天防风,还能见效收益快。“你的专业能力没得说,我们信你!”南雪村党支部书记王桂河立即同意,说干就干,“长短期产业结合”模式正式开启。南雪村把产业振兴作为巩固脱贫、稳定增收、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基地每年固定用工量人次以上,优先吸纳精准扶贫户、困难户就业,带动群众增收10多万元。“长短期产业结合保脱贫促增收”已经成为南雪村产业振兴发展模式,下一步,将继续套种土豆、紫薯等农作物,不让土地空闲。 孟祥宇雷夫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