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曲阜市时庄街道的大庙小学是一所乡村学校,全校仅有名学生。令人惊讶的是,该校拥有男、女两支足球队,并在各类大赛中频频夺冠。学校自年组建足球队至今,已先后获得曲阜市、济宁市校园足球比赛冠军,山东省小学生足球比赛第二名和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足球营比赛冠军。截至目前,该校已有3名学生被北京体育大学录取,3名学生被恒大足球学校录取,1名学生被鲁能足球学校录取,4名学生被教育部评为国家三级运动员。 一所乡村小学的足球队为何能在强者众多的各项赛事中频频夺冠?日前,记者走进这所学校,探寻夺冠背后的故事。 -ONE- 足球融入生活,开启多彩人生 年,学校提出了“足球生活化”的发展理念,让足球走进学生的生活,成为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天清晨6点30分,朝晖洒落在乡间小道上,一位教师骑车而行,日日如此。他就是大庙小学体育教师冯晓。他每天带领学生雷打不动地训练3个小时,5年总共训练了多个小时。这是冯晓的坚守。 学校的足球社团常年保持在80余人,球员广泛分布在三至六年级。从一、二年级开始,学校就在日常游戏中发现足球人才,并有意识地进行培训。教师会有计划地带领他们观看球队对内、对外的足球比赛,每周安排一次随足球队练习的机会。周末,他们则在家长的陪同下来学校观看或参与足球队的活动。经过两年的培养,从三年级开始,学校就选拔小队员,纳入足球社团管理,开始进行日常训练。 学校将足球融入课程,开展“2+1课堂”,即2节体育课、1节特色足球课。每班每周安排一节“兴趣足球课”,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生理特点,分年级组织学生学习运球、传球、颠球、带球、顶球、射门等基本技能,将足球基本技术融入体育教学中,学生参与率达90%。 同时,学校将足球融入学生的课余生活。从学生入学第一天起,学校将足球当作玩具分发给学生,并精心编排花样繁多的足球游戏。开展“足球特色大课间”活动,采用合操和分组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足球技能。还将足球教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相结合,规定如果学生的其他科目学习成绩达不到足球队的要求,即使踢球水平再高,球队也不接纳。对有志于加入足球队和已经加入足球队的学生,各班各科教师都给予特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