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3-1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传统文化的重构需要从曲阜开始

王静

由巍巍泰山南行六十公里

就是中华民族的圣城,孔子故里——曲阜

《礼记》有云:“鲁城中有阜,逶曲七八里”

就是这座凝聚着中华文明魂魄的城市

从文始祖轩辕黄帝开始已有多年的历史沉淀

研究孔子文化的文章不计其数

然而能深入描写曲阜的文章则寥寥无几

我们往往看不到它被儒家文化覆盖的另外一面

对于这样一座传统文化浓厚的东方腹地

人们恰恰只知孔子而不懂曲阜

曲阜地处山东省西南部

北依泰山,南瞻凫峄,

东连泗水,西抵兖州。

南北最大纵距35.8公里

东西最大横距25公里

境内百余座山头绵亘在东、北、南三面边境线上

群山内侧散布着几十个大小不等的阜丘

中西部为大片的肥田沃土

山丘与平原之比为3:7

构成了东北高、西南低的基本地势

曲阜市位于鲁中南山区的边缘,属太沂蒙山前冲积扇的中上部。地形地貌的形成,主要是和泰山的抬升,古泗河、沂河的搬运沉积以及长期的地质发展过程有关。

曲阜属暖温带季风性大陆气候

四季分明,降水较为丰沛

全年光照充足,热量资源丰富,无霜期较长

土壤成土过程活跃,养分释放转化快

这为植被生长提供了充足的生长条件

管子说: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曲阜之所以能成就自己独特历史内容和儒家文化

其根源就在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古代的中国,农业发展为立国之本

中国传统文化的广阔基础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

先天的自然条件决定先人的生产方式

也孕育着古代文明的发展与产生

有了曲阜发达的农耕文明才有了他名震中外的历史文化

自然条件也造就了曲阜极具魅力的自然景观

山青水秀、风光旖旎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尼山

山峰高峻、泉涧纵横、洞壑幽深、古木苍翠的石门山

曲阜悠久的历史文化、众多的文物古迹与其交相辉映的水光山色

酝酿了曲阜独特的人文气息

尼山圣境,尼山层峦叠嶂,洞壑幽深,植被丰茂,苍松翠柏,风光秀丽,具有宋代山水画家郭熙所赞山的妩媚:“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睡。”

九仙山在曲阜东北30公里处。风景秀丽,沟深壑秀,夏季气候凉爽宜人,秋季花果飘香,是观景纳凉避暑,体验民间生活的佳地。这里曾是春秋末齐鲁长勺之战故址

一座因儒家思想而泽被后世的历史文化名城

这里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

是东方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世界历史上最古老的文化胜地之一

至今仍在岁月的洪流中澹定屹立的原因

多源于人们对孔子的崇敬

后人绵绵不断地来到这座圣城

追忆、抚摩、朝觐,感受着儒家文化的历史印痕

“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

曲阜之所以享誉全球是必与孔子紧密相连

“江南出才子、江北出圣人”,但是江北的圣人皆出自圣贤之邦曲阜。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里,受到皇帝赐封的圣人分别为: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复圣颜子、述圣子思、宗圣曾子、元圣周公。头四位都出生在曲阜,后两位一位是孔子的弟子,一位是封地在曲阜。

孔子在美国的《人民年鉴手册》列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并与耶酥、释加牟尼齐称为“世界三圣”。

当下,全球人类已经跨向21世纪

孔子之所以被重拾敬畏

就是因为仓禀实衣食足的我们需要礼的复兴

来重构世界价值观

全球孔子学院的分布图

“万仞宫墙亦不为过,金声玉振方集大成”,雕梁画栋彰显着历史的厚重,嶙峋苍柏于栉风沐雨中诉说着人世的沧桑。城市中,先师讲学之声依旧悬想在耳。绿映泮池,诸生弦歌之状依旧默思入目。

千年前

孔子将礼作为修身、治国、安邦、平定天下的基础

宣扬不学礼无以立

礼于当下如同中国人的隔代基因

如同一片土地的深层血脉

一个动作或念头深处的下意识

一声失传已久却能听辩甚至脱口跟随的乡音

追寻儒家文化中“礼”的足迹

首要探寻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曲阜孔庙又称“阙里至圣庙”,与南京夫子庙、北京孔庙和吉林文庙并称为中国四大文庙。曲阜孔庙被建筑学家梁思成称为世界建筑史上的“孤例”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列为中国三大古建筑群,其中重檐九脊,黄瓦飞甍,周绕回廊的气势成为全国最大的庙宇

孔庙始建于公元前年,以孔子故居为庙,岁时奉祀。西汉以来历代帝王不断给孔子加封谥号,孔庙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最终成为全国最大的孔庙

孔庙的是儒学崇拜的圣地,是古代祭孔活动的祭祀场所

孔子当年修订《礼记》,一生倡议克已复礼

所谓毋不敬俨若思,讲的就是礼的最高境界

而祭祀文化体现的即是中国“礼”制的最高境界

祭孔大典是山东省曲阜专门祭祀孔子的大型庙堂乐舞活动,亦称“丁祭乐舞”或“大成乐舞”,是集乐、歌、舞、礼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形式,于每年9月28日孔子诞辰时举行。

这里之所以称之为孔林而不是孔陵,是因为孔子的弟子们,他们用植树的方式寄托自己对恩师的思念,从而形成了一处氏族墓葬群和人工园林

孔林,本称至圣林,位于山东曲阜城北1.5公里处,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家族墓地。

郭沫若曾说:“这是一个很好的自然博物馆,也是孔氏家族的一部编年史”。孔林对于研究中国历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丧葬风俗礼仪的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孔府又称为“衍圣公府”,是孔子嫡系后裔承袭居住的地方,其浓厚的文化背景堪称天下第一。这里是名符其实的“道德文章”、“诗礼传家”的府第。

《论语·乡党》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

孔府宴在进食过程中的食量、酒量、礼仪规矩等,都有详尽的规定

孔府饮食活动中的一言一行、一餐一饮

乃至一菜一点、一杯一盏,都充满了“礼”的内涵

至于宴饮中的等级制度、长幼之序、亲疏观念、尊卑意识等

在孔府宴席中表现的更是淋漓尽至

治国安民施之以礼;社会秩序用之以礼

祭天祀祖彰之以礼;即使日常生活、便宴小酌也加以规范

孔府家酒可谓开创了中国“酒文化”之先河

孔府家酒取尼山泉水,齐鲁精粮,遵儒家礼法

志于道,据以德,依于仁

约以礼,所酿琼浆晶莹香郁,酒质醇厚深得儒家风范

为中国礼仪文化之上品

相传孔府家酒为圣门私酿不传于市。孔子嫡孙孔融喜宴宾朋常邀鸿儒名士于孔府聚饮。有诗曰:“坐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孔府家酒名扬天下。

清乾隆三十六年,乾隆亲赴曲阜祭孔,宴上酒下三杯,意兴大发,高吟:“孔府佳酿,储存激义”,孔子72代嫡孙孔宪培对曰:“君子怀德,儒香透瓶”,乾隆大喜,竟借酒兴将爱女许与孔宪培为妻。此后孔府贡品皆免唯孔府家酒为圣上钦点贡酒,必不可少。

历代衍圣公(孔子后裔)进奉宫廷和馈赠达官贵人的专用酒,在现在俨然已成为寻常百姓以礼待客的美酒,孔府家酒业公司,凭借二千多年的酿酒历史,为人民为世界,呈现出了别具一格的礼仪佳酿。新加坡国父李光耀把孔府家酒称之为“曲阜的第四孔”。

中国传统礼的核心是秩序是等级

然而在讲究人人平等的今天

中国人的待人接物、婚丧嫁娶

无不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

家庭有长幼社会无尊卑

但无规矩不成方圆

儒家文化是秩序,是和谐,是仪式,是关系

要真正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当代复兴

我们就要从曲阜,从“孔子的城”寻找儒家文化的根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的发病因素有哪些
要治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