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 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by 《论语》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火车课堂,最好的学习在路上 曲阜,古为鲁国国都,孔子故里,被誉为“东方圣城”、“东方耶路撒冷”。 两千年前的鲁国,孔子杏坛设教,收弟子三千,讲授六艺,使曲阜成为了世界上最早的游学之都。孔子周游列国,传播儒学,博采众长,堪称世界研学旅游的典范。让我们追随至圣先师孔子的脚步,踏上一次君子之行。 序 研学旅行示范基地 年曲阜市被国家旅游局列为“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成为全国首批10个、山东省唯一入选的城市。“三孔”:孔庙、孔府、孔林也被授予“全国研学院旅游示范基地”称号。 孔庙 壹 舌尖上的曲阜·煎饼 煎饼的历史可以追述到一千四百年前,在侯白攥写的笑话集里就有关于它的记载,远的不说,近代沂蒙老区的人们就是用煎饼支援前线官兵的,可以说山东的解放“有你的一半,也有煎饼的一半”。而现在山东人吃煎饼可不是为了填饱肚子了,而是成为了山东特色的一种点心,而且制作精细,包装各异。尤其是在孔子的故乡(曲阜),曲阜煎饼已经形成了一种特色,皮薄、馅多,吃起来香酥可口,满口留香。 煎饼 舌尖上的曲阜·孔府菜 历史沧桑,时光流转。一个个封建王朝兴亡更替。经过历史的淘汰,官府菜真正能够完整流传下来的,实在是凤毛麟角。孔府菜是由于孔府在历代封建王朝中所处的特殊地位而保全下来,是乾隆时代的官府菜。孔府烹任,基本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宴会饮食;一类是日常家餐。其中包括一品豆腐,诗礼银杏等经典菜品。 一品豆腐 诗礼银杏 贰 最好的学习在路上 时间:4天 地点:山东曲阜 课程对象:7-17周岁的青少年 主办单位:北京鸿德教育科学研究院 支持单位:孔庙、孔府、孔林、孟府 孔子研究院、中国邮政 课程介绍·尼山 DAY01孔子出生地——尼山 上午:目的地出发前往曲阜 下午:13:30走进尼山。 尼山原名尼丘山,《史记》记载:孔子父母“祷于尼丘而得孔子”,孔子临川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故尼山名扬遐迩。 课程内容: 1.开营仪式,朗诵《论语》。 2.来到尼山夫子洞,学习孔子出生时的典故——“凤生虎养鹰打扇”。 3.在孔子像前,恭恭敬敬学习拱手礼。 4.小课题探究课程,邀请名师带领学生探究尼山独特的地质构造,也正是因为尼山独特的地质构造,有了著名的尼山砚。 课程介绍·三孔 DAY02孔庙、孔府、孔林 上午:7:30开城仪式,通过孔庙了解儒家思想。 下午:13:30孔府、孔林 山东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曲阜“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 课程内容: 1.观看孔庙庄严隆重的开城仪式,感受中华传统文化。 2.在孔庙举行祭孔大典。 3.孔府里寻找“错别字”,了解“错别字”的用意和典故,结合丰富的文物古迹,学习孔子的文化思想。 4.了解中国罕见的“携子抱孙”孔子墓的布局结构和文化意义。 课程介绍·孔孟之道 DAY03孔子六艺城 上午:8:00孔子六艺城实践学习六艺 下午:13:30孟庙孟府,了解孟子思想文化 这里以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一生崇尚和倡导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引线,以其独特的方式诠释孔子六艺,弘扬孔子优秀思想文化。 课程内容: 进入六艺城,同学们亲自体验了写书法、射弓箭、欣赏古乐表演等活动,并坐上小火车感受孔子当年周游列国时的情景,听闻他一生的坎坷经历,更加深刻地领略到中国古代历史和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 DAY03孟子故里 孟府,是孟子嫡系后裔居住的宅第。与同在邹城的孟庙、孟林合称“三孟”。其位于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孟庙西侧,庙、府仅一街之隔。因元文宗至顺二年(年),孟轲被封为“邹国亚圣公”,孟府因此被称为亚圣府。 孟庙又称亚圣庙,为历代祭祀孟子之所。孟庙是一处长方形、具有五进院落的古建筑群,逐院前进,起伏参差,布局严谨,错落有致,建筑雄伟,院院不同,格局迥异,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和古建筑的特点,是国内宋元至明清时期的古建筑代表作品。 课程内容:隔空互动一封家书 在孟府中,老师将孩子父母提前写好的信件发放给每个孩子,孩子们阅读父母的信件之后,亲自写一封致父母的感谢信,深刻体会孟母三迁的良苦用心,让学生懂得孝悌之道,感恩父母。 课程介绍·孔子研究院 DAY04孔子研究院 上午:8:00孔子研究院礼仪讲座 随后开展“穿越时光的书简”主题活动 下午:午饭后从曲阜出发返回温暖的家 孔子研究院是国务院年批准设立的研究孔子及其思想的专门机构,具有学术研究与交流、博物展览、文献收藏、孔子及儒学研究信息交流、人才培训等功能,规划建设成为世界儒学研究与交流中心。 课程内容: 1.“八大礼仪”主题讲座 专业的国学文化礼仪老师开展关于“礼”的讲座课程,教育学生学礼、尚礼、知礼、守礼,学习八大礼仪,通过传统礼仪的学习,学习道德规范和行为习惯准则,来约束学生的个人行为习惯,同时达到“以礼兴国,以德育人”的教学目标。 2.“穿越时光的书简”主题活动——写给未来自己的一封信。 学生通过儒家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古人对话,审视现在的自己,并给未来的自己写一封信,时刻提醒自己争做儒雅君子,成为更好的自己。邮局为学生保存两年信件,两年之后再寄到每一位学生的手中,让学生两年后再来看看有没有做到理想中儒雅君子的自己,重新审视自己。 3.闭营仪式,总结中华礼仪文化,传承中华经典。 最好的学习在路上 鸿德教育 北京鸿德教育科学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