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网站商务合作热线及 尼山春季祭孔大典 系列活动重磅来袭! 戊戌年曲阜尼山春季祭孔大典 系列活动就要开始啦 祭祀孔子,自古以春秋两祭为主。曲阜在年首次恢复已中断半个多世纪的春季祭孔,并于年起将春季祭孔地点选在了孔子出生地尼山。 戊戌年尼山春季祭孔大典 等系列活动 (一)匠人精神——曲阜孔庙第一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节 游客亲身感受“非遗”魅力。 (二)戊戌年尼山春季祭孔海派名家书画展 上海海派书画名家 (三)跟着孔子去研学——中国报业“小记者”研学联盟成立大会暨小记者孔子研学产品推介会 活动主题: “儒家文化传承与研学旅行” (四)戊戌年曲阜尼山春季祭孔大典 引导人们追根溯源,缅怀先师,走近尼山,寻根朝圣。 (五)春到尼山·诗礼风扬—戊戌年尼山清明诗会 组织追思先哲,传承优秀家风家训为内容的诗词朗诵。 (六)习礼尚贤明德笃行——戊戌年学童启蒙开笔礼仪式 ①正衣冠;②拜师;③朱砂启智;④击鼓明志;⑤启蒙描红;⑥夫子洞许愿 (七)戊戌年孔子后裔至圣林家祭 祭奠先祖孔子、二世祖孔鲤、三世祖孔伋、远祖、中兴祖孔仁玉。 戊戌年曲阜尼山春季祭孔大典 时间 4月4日9:00 地点 尼山孔庙 祭祀孔子的活动,始于孔子去世后的第二年(公元前年)。最初每年只有秋季一次,至东汉时实行春秋两祭制,其后又发展到春夏秋冬逢节必祭,但仍以春秋两祭为主。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作为孔子故里,曲阜恢复了在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堂孔庙的祭孔活动,影响逐步扩大,规格逐步提升。 多年来,孔子诞辰日在孔庙举办的祭孔活动皆属于“秋祭”。年曲阜首次恢复了传统的春季祭孔,这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又是对祭孔大典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与完善,引起了海内外强烈反响。年又将春季祭孔地点选择在孔子诞生地尼山,目的是为了引导人们追根溯源,缅怀先师,走近尼山,寻根朝圣。 年尼山春季祭孔大典 跟着孔子去研学——中国报业“小记者”研学联盟成立大会暨小记者孔子研学产品推介会 主题 “儒家文化传承与研学旅行” 时间 年4月2日至4日 地点 曲阜市三孔景区、颜翰博府、尼山景区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讲话精神,响应济宁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在全国创新实施“研学旅游率先突破”战略,推进曲阜文化示范区建设,创新研学旅行产品体系,创建研学旅行品牌。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拟牵头成立全国各地市报小记者研学联盟,同时与三孔文化旅游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开发“跟着孔子去游学”中国报业小记者研学产品,创建“全国小记者研学基地——三孔景区”品牌,以我市建设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区为契机,掀起中国研学游热潮。 颜翰博府体验项目 尼山圣地起雅乐,清明时节祭先师! 一扇打开中华文化的门扉———— 已成传承中华文化的象征性仪式 祭孔是民间的一种对“先贤”的尊敬仰慕和追思的纪念活动。祭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典礼,称为“释奠礼”。释、奠都有陈设、呈献的意思,指的是在祭典中,陈设音乐、舞蹈,并且呈献牲、酒等祭品,对孔子表示崇敬之意。年5月20日,山东省曲阜市申报的祭孔大典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祭孔大典包括祭祀仪式和祭孔乐舞两部分。随着祭孔的规格和礼仪不断增加,祭孔大典成为与祭祀天地、社稷并列的“国之大典”,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象征性仪式。如今的曲阜祭孔大典共分为明故城开城仪式、孔庙开庙仪式、现代公祭和传统祭祀四个部分。 尘封半世纪的古老风俗再次展现 据史料记载,祭祀孔子的活动始于孔子去世后的第二年(公元前年),弟子们在其三间故居以孔子生前用过的衣、冠、琴、车、书,进行了简朴的祭奠活动。当时,鲁哀公以鲁国国君的身份哀悼孔子,“私祭”和“公祭”孔子仪式由此而来。随着历史发展,虽然祭孔仪式名目不断变化,但基本上都是以春、秋两祭为主,秋季为重,阳历九月二十八日举行的祭孔大典便属于“秋祭”。 20世纪80年代中期,曲阜市作为孔子故里,恢复了在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堂孔庙祭孔的活动,年起转为官方公祭,秉承明代祭祀孔子模式。这一祭祀仪式在每年秋季、孔子诞辰日举办,属于“秋祭”。 为缅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将尘封在古籍中的古老风俗生动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丰富中外游客的文化体验和精神感受。在年,曲阜市首次恢复中断半个多世纪的传统春季祭孔仪式,填补了“春祭”的空缺。年,曲阜市又将春季祭孔场所选定为孔子诞生地尼山,在尼山孔庙前敬献花篮、恭读祭文,将尘封在古籍中的古老风俗生动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体验启蒙开笔礼,缅怀至圣先师 每年的春季祭孔大典中,在夫子洞广场前都会有参加启蒙开笔礼活动的小学生正衣冠、行拜师礼,参礼嘉宾依次为他们点朱砂启智,并击鼓明志。“我们将开笔礼等活动也加入进来,通过仪式,让更多人感受优秀的儒家思想文化,在直观体验中缅怀至圣先师孔子。”据曲阜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到。 据史料记载,古时读书人一生主要行“四礼”,即开笔礼、进阶礼、感恩礼和状元礼。开笔礼是古时人生的首次大礼,在开学的第一天,学童要早早起床来到学堂,参拜孔子像,由启蒙老师讲授人生最基本、最简单的道理;教读书,教认字,教执笔,教写字,然后选《三字经》连教数遍,学童跟着念熟后,就可以入学读书了。开笔,是中国古代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形式”的称谓,俗称“破蒙”。 孔林里的清明家祭,作为春季祭孔的一项重要内容,每年的清明卯时,来自世界各地的孔子后裔还会来到曲阜孔林参加家祭仪式。他们身穿黑色的家族传统服装,佩戴金色徽章,严格按照史书记载的墓祭程序,依次祭奠先祖孔子、二世祖孔鲤、三世祖孔伋、远祖、中兴祖孔仁玉。 春季祭孔为何选在孔子诞生地尼山? 尼山,位于曲阜城东南30公里处,原名尼丘山,为避孔子名讳改名尼山。公元前年农历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诞生在这里。尼山是孔子出生地,尼山春季祭孔可引导人们追根溯源,缅怀先师;走近尼山,寻根朝圣。 据史料记载,尼山有始建于后周显德年间(约公元年——年)的孔庙,有孔子诞生的地方——夫子洞,有彰毓圣擎托降诞先师之大德的尼山山神庙,有宣讲孔子思想的尼山书院,有象征孔子智慧的智源溪,有寓意孔子哲学理念的中和壑,这些景观均与孔子事迹传说有关。因此,在尼山春季祭孔,可让人们置身圣地,感受圣境,开启智慧。 沿尼山孔庙棂星门前的山涧而下,不远处在智源溪北岸石壁上有一石洞,相传就是孔子出生的地方,故名“夫子洞”,又称“坤灵洞”。相传孔子母亲回家取衣服的时候,恰巧有两只老虎跑来,卧在洞口为孔子把门。当时正是暑天,洞中闷热,孔子啼哭不止,这时一只雄鹰冉冉而降,飞进洞内,用翅膀为孔子扇风送凉。所以,在尼山一带,流传着孔子是“凤生虎养鹰打扇”的说法,妇孺皆知。 来源:曲阜头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