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2-23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我们将抓住建设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的重大机遇,做好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挖掘、传播普及、教育培训、融合发展四篇文章,全力将曲阜建设成为儒家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创新区、中华传统美德建设模范区。”曲阜市委书记刘东波说。

文化曲阜:儒风雅韵乐和家园

刚刚过去的芒种节气,山东省曲阜市鲁城街道周公庙社区居民举行了送花神、安苗、用新麦面蒸发包、讲解节气小故事、表演乐和邻里小短剧等民俗文化活动,这是当地依照传统“六艺”,并结合当下社区生活实际创新发展而来的耕、读、礼、乐、居、养“新六艺”的活动内容。周公庙社区也是周公制作礼乐的地方,在这里,优秀传统文化重新回归到社区居民生活中,激活了乡村的“文化基因”。

作为孔子故里、儒家思想文化发源地,在曲阜,这样“有文化”的地方还有很多。当地依托丰厚的文化遗存,对儒家思想文化进行转化创新,让传统文化融入时代发展血脉,焕发出时代价值。千年儒家思想文脉滋养着乡风文明,曲阜呈现出发展新气象。

互动体验: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活文化”

前不久,曲阜入选“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和“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实现“修学”到“研学”的变革,增加了游客对于优秀儒家思想文化的体验学习项目。

游客在观看曲阜明故城开城仪式时,不再只是看表演,还可以探索晨钟暮鼓的由来,了解万仞宫墙“移城卫庙”的典故;在讲修身养性时,配合茶道、围棋、琴艺等学习,让“学”和“游”依托“体验”进行科学穿插;祭孔展演、中华成人礼、入泮礼、开笔礼等系列活动,更是让游客在“穿越”中体验传统礼制的庄严感、仪式感……随着更多这种体验式、交互式活动的开展,来自各地的游客在曲阜更深刻地感受到厚重的传统文化底蕴。

近年来,利用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曲阜市推出一系列文化创新工程,围绕儒学等传统文化开展的研学游呈现多样化的表现形式,让更多人加入到优秀儒家思想文化的传承发展中。

近日,来自济南辅仁学校的35名小学三年级学生,在家长陪同下,专程来到曲阜参加“背《论语》免费游‘三孔’(孔府、孔庙、孔林)”活动。“应该没问题,课堂上我们就学过《论语》,来之前还和妈妈一起背了一个月呢。”小学生于熙浵信心满满地说。在顺利地背诵出30则完整的论语后,她领取了荣誉证书。“孩子现在可能不完全理解经典的内涵,但是给她创造一个熟悉传统文化的环境,等她长大了会慢慢理解,甚至会豁然开朗。”于熙浵的妈妈吕女士说。

“背《论语》免费游‘三孔’”活动自年开展以来,已有3.6万余人参与到背诵中,来曲阜朝圣的中外游客,特别是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背诵儒家经典的热情不断高涨。

“很多人都知道曲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如何让来到这里的人们切实感受到儒家思想,就需要这些具有仪式感的内容,不仅‘心’有震撼,更要‘身’有所行。”曲阜市委宣传部部长艾国认为,与儒家思想文化有关的多种仪式性内容的再现,不是简单搬运移植,而是与现代社会接轨、蕴含着新的样式。

乐和家园:个村建立“孔子学堂”

在曲阜,不仅有优秀传统礼制活动的复兴,还有与当地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文明社会环境的营造。

周公庙社区举办的二十四节气文化民俗活动,是当地“乐和家园”社工服务机构带领村民开展的。这个在曲阜多个乡村社区逐步推广开的“乐和家园”模式,通过带领居民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在群众中唤起优秀传统的文化基因。

社区居民孔霞是当天节气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唱节气歌、跳“礼运大同篇”舞,表演节能环保小短剧,同社工一起说邻里和谐“三句半”。节目表演结束之后,她还主动要求加演了一段由自己编排的互帮互助顺口溜。

这些活动作为“乐和家园”的主要内容,通过多种表演形式把道德教化和文艺娱乐相融合,让居民看节目、懂道理。每年的8月底,社区里7岁的孩子还要参加开笔礼,学写“人”字;18岁的孩子要参加成人礼;在端午时节,人们包粽子;在立夏节气,人们祭祀天地,祈求丰收,并举行给小孩称重、斗蛋等民俗活动。“原本在多数人生活中已经消失的民俗活动现在又回归了。”周公庙社区党支部书记吴建营说,人人学礼修身成为社区名居民的日常必修课。

在“乐和家园”走入村居之前,曲阜已经在个村里建立了“孔子学堂”,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群众孝老爱亲、邻里和睦的道德意识。“晚上没事儿带着孩子去听课,村里老师讲孝敬父母、弘扬孝德,讲吃饭要先给老人盛,现在孩子在家都主动要求给大人端第一碗汤。”防山镇钱家村村民史广冰说。

“主要是想让村民们听得懂,并且愿意听,以后能用得到。”乡村儒学教师高媛所想的这些问题,是每一位走进儒学讲堂的老师都在思考的问题。

目前,座“孔子学堂”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儒学培训,全市已累计培训余场,受众人数达多万人次,形成了儒学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的景象。以“儒学让百姓更幸福”为主题,连续举办三届“百姓儒学节”,已有超过23万人次参与朝圣祭孔,8万余人次进行经典诵读。

儒风雅韵:文化为魂“统领”全域旅游

沿着大沂河堤岸,一条宽阔笔直的滨河大道从曲阜城区直通孔子诞生地尼山;孔子大道上,孔子博物馆、政德教育学院等一批重点文化项目正在加快建设。行走在曲阜,既有以“三孔”为代表的大气磅礴的古建筑群,又有集文化体验、修学启智、教育培训为一体的新文化项目,更有儒风雅韵的特色小镇点缀于城乡之间。

在城市发展规划中,曲阜坚持以文化为统领,大力实施全域旅游,深耕优秀儒家思想文化传承发展,构建起以儒家思想文化为依托的城市旅游发展新格局,在恢复提升古城风貌的同时,也在精心打造着一座现代化的新城。

坚持保护为先的原则,建立完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加快推进了尼山圣境、鲁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明故城保护复兴、孔子博物馆、蓼河20里现代版清明上河园等重大文化项目建设。

“文化是曲阜发展的灵魂,我们的旅游规划都是紧紧围绕孔子文化来展开,通过文化串起曲阜的旅游业,形成全域旅游新格局。”曲阜市旅游局局长翟绪军说。

依托九仙山、石门山50平方公里的区域,曲阜以“慢”为本,以“儒”为魂,以田园风光为背景,以百姓儒学为核心,构建慢生态、慢生活、慢旅游、慢交通四大系统,文化国际慢城发展片区目前已经初具雏形。春花灿烂,文化慢城片区相继举办樱花节、杏花节、三月三庙会等乡村旅游活动,游客来到这里不仅能欣赏山间风光,还能在慢城内的村居如葫芦套等村庄,感受到乡村儒学文化的熏陶。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不仅提升了曲阜城市品质,更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活力。目前,曲阜各类文化企业已达近千家,文化教育培训、文化旅游产业、节庆会展业、孔子品牌出版印刷业、古建产业等构成日渐完善的文化业态。年曲阜文化旅游产业实现增加值31亿元,占GDP比重达7.3%。

“我们将抓住建设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的重大机遇,做好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挖掘、传播普及、教育培训、融合发展四篇文章,全力将曲阜建设成为儒家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创新区、中华传统美德建设模范区。”曲阜市委书记刘东波说。

(梅花于惠惠)

他们都已经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