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3-24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程少为怎么样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8498684.html
多家媒体报道我院齐鲁诗类文献整理研究学术研讨会暨《历代诗咏齐鲁总汇》出版座谈会12月20日上午,由教育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山东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齐鲁文化传承与山东文化强省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主办,山东师范大学儒学与文艺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齐鲁诗类文献整理研究学术研讨会暨《历代诗咏齐鲁总汇》出版座谈会”在山东师范大学文化楼会议室隆重召开。大众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赵念民,山东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张宏明,校长曾庆良,齐鲁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王志民,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山东大学、苏州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鲁东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3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学校宣传部部长姚昌,社科处处长高景海,校长办公室副主任、督查督办办公室主任昌兵,社科处副处长魏凡俭,宣传部副部长巩固,直属单位党委副书记、齐鲁文化研究院副院长颜春杰,齐鲁文化研究院副院长吕文明等出席会议。会议由副校长万光侠主持。人民网、新华网山东频道、《齐鲁晚报》、《联合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了这一活动。人民网人民资讯报道12月20日上午,“齐鲁诗类文献整理研究学术研讨会暨《历代诗咏齐鲁总汇》出版座谈会”在山东师范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山东大学、苏州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鲁东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3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齐鲁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王志民教授介绍了《历代诗咏齐鲁总汇》的编纂和出版情况。王志民介绍,《历代诗咏齐鲁总汇》是由来自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齐文化研究院、中国孟子研究院等15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余位学者历时五年完成的重大学术工程,共计13分卷30册万字,全面收集、整理歌咏齐鲁的诗、词、曲等古典诗类作品近6万首,是山东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重点工程项目。该丛书不仅强调“全面搜集、应收尽收”,而且非常注重其文化价值,为弘扬和传承齐鲁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文献支撑。大众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赵念民认为,《历代诗咏齐鲁总汇》的出版,是山东贯彻落实总书记“用好齐鲁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讲话精神的重要成果,是传承创新工程的标志性事件,是全面展示齐鲁文化精神和风采的文化精品,丰富了传承弘扬以儒家文化、齐鲁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山东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张宏明回顾了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二十年来取得的一系列学术成就,以《齐鲁文化通史》等为代表的重要学术成果,在山东省乃至全国学术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历代诗咏齐鲁总汇》的出版,将成为山东社会科学界的又一项重要成果,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震中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廖可斌教授,“全球汉籍合璧”首席专家、山东大学郑杰文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学研究室主任、华南师范大学蒋寅教授、苏州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罗时进教授、鲁东大学原副校长刘焕阳教授作了主题发言。他们认为,《历代诗咏齐鲁总汇》为充分展现、认识、研究齐鲁优秀传统文化汇聚了丰富、生动的诗体资料,实现了齐鲁文献整理方面的重大突破,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文献价值。该丛书为全省各市的文化研究、名胜古迹面貌复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的文献依据。(来源:大众日报客户端)新华网山东频道报道齐鲁诗类文献整理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济南举行12月20日上午,由教育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山东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齐鲁文化传承与山东文化强省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主办,山东师范大学儒学与文艺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齐鲁诗类文献整理研究学术研讨会暨《历代诗咏齐鲁总汇》出版座谈会”在山东济南举行。大众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赵念民,山东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张宏明,山东师范大学校长曾庆良,齐鲁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王志民,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山东大学、苏州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鲁东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3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山东师范大学副校长万光侠主持。曾庆良校长代表学校致辞,他向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向《历代诗咏齐鲁总汇》的出版表示祝贺。曾校长介绍了山东师范大学建校七十年来的办学成就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二十年来的建设和发展情况。他希望齐鲁文化研究院今后能继续产出重大学术成果,在全国学术界产生更大的影响。王志民介绍了《历代诗咏齐鲁总汇》的编纂和出版情况。他指出,《历代诗咏齐鲁总汇》是由来自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齐文化研究院、中国孟子研究院等15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余位学者历时五年完成的重大学术工程,共计13分卷30册万字,全面收集、整理歌咏齐鲁的诗、词、曲等古典诗类作品,是山东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重点工程项目。该丛书不仅强调“全面搜集、应收尽收”,而且非常注重其文化价值,为弘扬和传承齐鲁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文献支撑。今后,齐鲁文化研究院将继续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理论阐发,推出一批具有重大显示度和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成果。赵念民在讲话中表示,山东省齐鲁文化研究院是山东省属高校唯一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在齐鲁文化研究、儒家文化研究方面具有重要影响,是推动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批示精神的重要学术机构。《历代诗咏齐鲁总汇》的出版,是山东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又一重大学术工程,期待齐鲁文化研究院今后能继续对其进行深入整理和研究阐发,产出更加丰硕的学术成果。张宏明在讲话中回顾了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二十年来取得的一系列学术成就,像《齐鲁文化通史》《山东文化世家研究书系》《山东历史文化遗址调查与保护研究报告》《山东区域文化通览》等重要学术成果,在山东省乃至全国学术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今天,《历代诗咏齐鲁总汇》的出版,将成为山东社会科学界的又一项重要成果,他期待这项成果能在学术界和全社会产生广泛影响,真正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震中,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廖可斌,“全球汉籍合璧”首席专家、山东大学郑杰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学研究室主任、华南师范大学蒋寅,苏州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罗时进、鲁东大学原副校长刘焕阳作了主题发言。他们认为,《历代诗咏齐鲁总汇》为充分展现、认识、研究齐鲁优秀传统文化汇聚了丰富、生动的诗体资料,实现了齐鲁文献整理方面的重大突破,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文献价值。该丛书为全省各市的文化研究、名胜古迹面貌复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的文献依据。同时,丛书的出版,对于进一步落实“用好齐鲁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重要批示精神,助推山东文化强省建设战略,具有重要作用。最后,《历代诗咏齐鲁总汇》副主编和13分卷主编分别进行了发言。联合日报联合视讯报道认识齐鲁文化丰富性的新视角实施传承创新工程的重要收获《历代诗咏齐鲁总汇》面世引发“齐鲁文化热”◆全书13卷万字,收集整理古典诗类作品近6万首◆15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余位学者历时五年完成“非常惊喜,也非常震撼,没想到家乡一座没什么名气的小山,也有人为它写过诗。”12月20日,济南市文化东路山东师范大学门口,市民曹雪韬指着记者手中《历代诗咏临沂·日照总汇》中一首明朝诗歌说道。紧接着,他把这首诗和书的封面用手机拍了下来,发到几个同学群里。让读者连连赞叹的《历代诗咏临沂·日照总汇》,是日前出版的《历代诗咏齐鲁总汇》13分卷之一。该丛书依据山东现有行政区划,参考历史沿革和地理特点,分为13卷,全书30册万字,收集、整理歌咏齐鲁的诗、词、曲等古典诗类作品近6万首,收录的诗体作品年限上至先秦,下至清末民国,对诗、词、散曲、乐府、民歌、民谣等古典诗体作品进行分类整理、精选汇编,题材分为自然景观、人文名胜、历史名人、文化风情、重大史事五大类。据该项目总编纂、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王志民教授介绍,《历代诗咏齐鲁总汇》是由来自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齐文化研究院、中国孟子研究院等15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余位学者历时五年完成的重大学术工程,是山东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重点工程项目,为弘扬和传承齐鲁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文献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年11月视察曲阜提出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此后又对山东工作作出了“用好齐鲁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的重要指示和批示。《历代诗咏齐鲁总汇》的出版,是山东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成果,是实施传承创新工程的重要收获,丰富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作为展示齐鲁文化精神和风采的文化精品,《历代诗咏齐鲁总汇》的出版,在山东省乃至全国学术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山东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张宏明看来,《历代诗咏齐鲁总汇》的出版,将成为山东社会科学界的又一项重要成果,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全球汉籍合璧”首席专家、山东大学郑杰文教授认为,《历代诗咏齐鲁总汇》作为深入研究齐鲁文化的重要资料,成为推动齐鲁文化深化研究的重要举措,其学术价值应予充分肯定。山东作为一个文化大省,高度重视文化建设。苏州大学特聘教授罗时进认为,山东文化的特点是从古到今,长盛不衰,自成谱系。这是一个完整、系统的知识谱系。《历代诗咏齐鲁总汇》将它展现了出来,很有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学研究室主任、华南师范大学蒋寅教授认为,《历代诗咏齐鲁总汇》的出版,给读者和学界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来认识齐鲁文化的丰富性,对于我们重新认识、重新估量山东文化的丰富性和深厚性具有重要意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廖可斌教授认为,《历代诗咏齐鲁总汇》作为大型学术工程,编纂工作顺利完成即充分体现了山东省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作为《历代诗咏齐鲁总汇》烟台威海卷的负责人和参与者,鲁东大学原副校长刘焕阳教授认为,书中的诗歌能够唤起人们对家乡山水、民情、人物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历代诗咏齐鲁总汇》的编辑对于以县域为重点的地方文化建设具有引领性意义,能够提升地方文化建设的层次,为全省各市的文化研究、名胜古迹面貌复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的文献依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震中教授认为,《历代诗咏齐鲁总汇》的编纂,在全国范围内有着借鉴意义。“诗词歌赋是中华文明、中华文化里非常灿烂、非常独特的一个样本,对于挖掘中华文化、中华文明是非常重要的,山东能这样做,其他省也应该这样做。”王震中说。齐鲁晚报报道齐鲁诗类文献整理研究学术研讨会圆满举行12月20日上午,由教育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山东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齐鲁文化传承与山东文化强省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主办,山东师范大学儒学与文艺发展研究中心承办的“齐鲁诗类文献整理研究学术研讨会暨《历代诗咏齐鲁总汇》出版座谈会”在山东济南举行。大众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赵念民,山东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张宏明,山东师范大学校长曾庆良,齐鲁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王志民,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山东大学、苏州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鲁东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3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此次会议。会议由山东师范大学副校长万光侠主持。曾庆良校长代表学校致辞,他向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向《历代诗咏齐鲁总汇》的出版表示祝贺。曾校长介绍了山东师范大学建校七十年来的办学成就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二十年来的建设和发展情况。他希望齐鲁文化研究院今后能继续产出重大学术成果,在全国学术界产生更大的影响。王志民教授介绍了《历代诗咏齐鲁总汇》的编纂和出版情况。他指出,《历代诗咏齐鲁总汇》是由来自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齐文化研究院、中国孟子研究院等15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余位学者历时五年完成的重大学术工程,共计13分卷30册万字,全面收集、整理歌咏齐鲁的诗、词、曲等古典诗类作品,是山东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重点工程项目。该丛书不仅强调“全面搜集、应收尽收”,而且非常注重其文化价值,为弘扬和传承齐鲁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文献支撑。今后,齐鲁文化研究院将继续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理论阐发,推出一批具有重大显示度和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成果。赵念民在讲话中指出,山东省齐鲁文化研究院是山东省属高校唯一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在齐鲁文化研究、儒家文化研究方面具有重要影响,是推动落实总书记“用好齐鲁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批示精神的重要学术机构。《历代诗咏齐鲁总汇》的出版,是山东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又一重大学术工程,期待齐鲁文化研究院今后能继续对其进行深入整理和研究阐发,产出更加丰硕的学术成果。张宏明主席在讲话中回顾了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二十年来取得的一系列学术成就,像《齐鲁文化通史》《山东文化世家研究书系》《山东历史文化遗址调查与保护研究报告》《山东区域文化通览》等重要学术成果,在山东省乃至全国学术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历代诗咏齐鲁总汇》的出版,将成为山东社会科学界的又一项重要成果,他期待这项成果能在学术界和全社会产生广泛影响,真正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震中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廖可斌教授,“全球汉籍合璧”首席专家、山东大学郑杰文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学研究室主任、华南师范大学蒋寅教授、苏州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罗时进教授、鲁东大学原副校长刘焕阳教授作了主题发言。他们认为,《历代诗咏齐鲁总汇》为充分展现、认识、研究齐鲁优秀传统文化汇聚了丰富、生动的诗体资料,实现了齐鲁文献整理方面的重大突破,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文献价值。该丛书为全省各市的文化研究、名胜古迹面貌复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的文献依据。同时,丛书的出版,对于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用好齐鲁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重要批示精神,助推山东文化强省建设战略,具有重要作用。最后,《历代诗咏齐鲁总汇》副主编和13分卷主编分别进行了发言。腾讯网海报新闻报道千百年来,诗人们笔下的齐鲁文化风貌如何?看齐鲁的“古诗词画像”海报新闻12-:37千百年来,诗人们笔下的齐鲁文化风貌如何?收集整理古典诗类作品近6万首的《历代诗咏齐鲁总汇》丛书给出了答案——看齐鲁的“古诗词画像”《历代诗咏齐鲁总汇》依据山东现有行政区划,参考历史沿革和地理特点,分为13卷。□记者王世翔报道□本报记者海岱古诗,千年回响。在齐鲁大地流淌数千年的厚重文化长河中,亦有朵朵浪漫涌动。这浪漫在古诗歌的风韵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千百年来,诗人们笔下的齐鲁文化风貌如何?近日出版的《历代诗咏齐鲁总汇》(下称《总汇》)给出一把打开历史文化宝库的钥匙。12月20日,本报记者专访该丛书的总编纂、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王志民教授,听他讲述丛书编纂前后的历程,以及在齐鲁文化长河中涵泳多年的感悟。朝着历代诗歌开掘从“齐风”“鲁颂”的吟诵者到写下《诗经·大东》篇的谭国大夫,从孔夫子援琴而歌“予欲望鲁兮,龟山蔽之。手无斧柯,奈龟山何”,到杜甫望岳时那声“齐鲁青未了”的感叹,从李白“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的流连,到苏东坡密州打猎时“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苍凉,从赵孟頫在趵突泉边“平地涌出白玉壶”的咏叹,到赵执信在博山群山那“乱峰重叠水横斜,村舍依稀在若耶”的闲适,齐鲁大地自古不缺文人与诗歌的碰撞。“古人写诗,大都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去年我们先印了一批《历代诗咏齐鲁总汇·淄博卷》,被读者一抢而空。有人跟我说,没想到明清时,他所在的乡镇还有人写诗词,甚至连村里的一座古桥也出现在古人笔墨中。这种历史与现实的对接,一下子落地了;今人和古人的联系,仿佛穿越了时空。”王志民说。“作为山东的学人,肩负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文化资源方面山东有独特的优势,只有挖掘和阐发好齐鲁文化的资源,才能够更好地阐发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谈及编纂丛书的初衷,王志民介绍道。“还有一点,我长期从事齐鲁文化的研究,深深感到一个很大的问题——资料匮乏。在研究过程中,经常感觉力不从心。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资料缺乏,学术研究就缺乏支撑。”王志民说。早在年,王志民和著名历史学家安作璋先生主编《齐鲁文化通史》丛书时,就感觉先秦、两汉资料相对来讲比较丰富,两汉以后资料很少。“两汉以后的很多材料,都在地理志、风俗志或历史人物的列传里,这些资料大都是边边角角的。现在看诗歌也是丰富的文献资料。历史上不同朝代的大批诗人会来山东,写下诗歌,上到帝王,下到文人墨客,都爱写诗。水平虽然有高低,但大都触景生情、言为心声,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材料。”王志民介绍道。《总汇》分13卷30册,计万字,全面收集、整理歌咏齐鲁的诗、词、曲等古典诗类作品近6万首。“它收集的范围能达到从先秦到明清时期,每一首诗下面都用括号注出它的来源,出自什么集子,什么出刊,什么版本,甚至具体到多少页。从排版和体现的形式来讲,是既规范又舒朗,读者在使用它的时候非常方便。”王志民说。“一首诗或几个诗人很难全面体现齐鲁文化的风貌,但诗歌是最直接、最形象的记载。要挖掘齐鲁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必须朝着历代诗歌开掘。我在编纂过程中经常讲,要知难而进,诗歌是富含宝藏的一座文化大山。这次搜集基本上涵盖了大部分的诗歌,有没有搜尽的,将来发现后可以出补集。”王志民说。齐鲁文化自成谱系今人在搜集古代诗歌,这些诗歌仿佛也等待着被唤醒。谓之“总汇”,即囊括集成。“我们编纂人员力求见前人之未见,录前人之未录,发前人之未发。”王志民说,在此之前,各地也都有一些类似地方文化选集类的图书成果出版,而此套《总汇》则是要求超越性,要集大成,做到人无我有。“我们的数据来源,一是类书中收录的,比如《全唐诗》《全宋词》等。我们编撰的体例和分工要求每个地方的编撰人员,必须把所有的书再查一遍,这个工作量是很大的。”王志民特别感谢来自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齐文化研究院、中国孟子研究院等15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余位学者,是他们历时五年的辛勤付出,才完成这一重大学术工程。“为了提高《总汇》的权威性,我们高度重视文献来源的原始性,尽可能不依据电子版资料。所搜集的文献尽可能采用经过整理的权威版本。”王志民介绍道。“还有不同时期、地域文人的别集。要想了解某个朝代,不论是不是名人的诗歌,越是平凡可能越珍贵。不管达官贵人,还是寒门学士、商人、游侠,要把他们不同视角的作品收集起来。很多是沉埋在历史深处,未曾见天日的作品,我们都极力去寻访,甚至深入明清文人的日记里,文化世家的家谱中。”王志民说,“还有摩崖石刻、庙宇碑刻等。在齐鲁各地,有不少没人收录过的诗歌石刻,没人去整理。这次我们就把散落在各地的这部分诗歌,按照标准收录下来了。”在具体工作展开当中,编纂组强调“撒网捕鱼”,在文献的使用上扩大视野,坚持“以中为主,兼顾域外”。如烟台卷的编纂过程中,工作人员特别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