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请 浏览下近期的自媒体头条,类似“马云哭了”、“这次马云真的要哭了”、“马化腾哭晕在厕所”等标题不绝于耳,自然是吸引眼球的一贯套路,某种程度上也是这种忧虑的一种客观反应。 那么,究竟该如何理解监管之于互金行业的作用呢?对行业而言,强监管真正的限制是什么,出路又在哪里? 短期阵痛,中长期看是好事 其实,金融业属于经营风险的行业,高风险属性决定了强监管的必要性。对于互联网金融而言,在宽松式监管的氛围内成长起来,随着规模逐步做大,风险外溢效应增强,加强监管具有内在的必要性。 站在行业角度来看,考虑到监管可以大幅降低潜在风险,尽管短期内会提升平台成本,但中长期看,有利于整个行业的持续发展。 当然,站在具体的平台角度来看,监管门槛和监管成本的提升会增大其短期经营压力,甚至会加速或迫使部分经营状况较差的平台加速退出市场。 不过,若从好的方面来看,客观上也会起到行业净化的效果,毕竟,平台数量越少,无序竞争越少,对合规发展的平台也是好事。 以网贷行业为例,普遍认为,银行存管是平台合规与否最大的门槛。网贷之家数据显示,截至年7月30日,已经上线银行存管业务的网贷平台共计家,占比不到18%,剩余的大多数平台,可能都会因此最终退出行业。但站在行业的角度来看,若没有银行存管的要求,平台可以随意接触并动用大家的资金,分分钟便能卷款跑路,哪有投资者敢来呢?银行存管看似增加了平台成本,但没有银行存管,行业的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而已。同时,平台数量越少,对合规的大平台而言,获取用户的成本也就越低,也是件好事。 金融创新的出路在技术进步 只是,凡事都有一体两面,无视好的一面固然不对,否认不利的一面也无必要。就金融监管而言,安全与效率是一体两面,增强安全效果的同时,往往也会制约行业效率。 在当前环境下,金融安全的优先性不容置疑,任何不利安全性的监管松绑都无可能,但,有没有可能在不损害安全性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创新的空间呢?毕竟,随着金融科技竞争的国际化,监管需要着重考虑如何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持续提升国内金融科技的国际竞争力。 在笔者看来,空间还是有的,出路就在技术进步。过去几年来,技术进步显著提升了金融业务效率,也成功实现了安全与效率的再平衡。 传统金融机构之所以做不好或不愿做普惠金融业务,根本的限制便是安全与效率的平衡,因为缺乏评判普惠群体信用风险的手段,涉足普惠金融业务便意味着不安全,为了确保业务安全,便不做这块业务好了。而互联网金融通过大数据风控技术的探索,充分利用散落在互联网角落里的用户信息和各种行为数据给普惠群体打分,普惠金融业务也变得安全起来,可以在不损害安全性的前提下,大大拓宽融资业务的边界,实现安全与效率的再平衡。 与其困扰,不如主动拥抱监管 就金融监管而言,也是一样。 一方面,监管机构通过大力发展监管科技,也可以达到类似的结果,即在传统监管手段下认为有损安全的金融机构行为或业务模式,随着监管科技性的提升,在新技术新监管视角下,可能便是安全的,此时,便可在不损害安全性的前提下为金融机构松绑,实现安全与效率的再平衡。 年5月,央行成立金融科技(FinTech)委员会,旨在加强金融科技工作的研究规划和统筹协调,便可视作监管机构大力发展监管科技的标志。其实,大数据技术也早已在金融监管中小试牛刀,在反洗钱监管、证券领域的老鼠仓监管等领域中,都有很好的效果,大大提升了监管效率。 另一方面,从业机构自身不断发展金融科技,用技术提高业务的安全性,推动监管对新技术新模式的认可和松绑,也是一样的效果。第三方支付行业的扫码支付便是典型的案例——监管机构从年对线下扫码付安全性的质疑,到年正式承认其为合法合规的支付手段,根本的驱动力也在于技术的进步带来的安全性的提升。 所以,朋友们,与其被强监管困扰,不如主动拥抱监管,埋头加强金融科技投入和研发,用技术进步为技术进步创造更大的空间。 ——摘自中国经营网 三、激发创新活力交易所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兄弟心连心,共圆保值梦”,作为棉纺期货品种服务实体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同舟棉业董事长魏刚民与期货相融共进,对国内期货市场这五年的变化有着更深的感受。 据他介绍,近年来,随着国家棉花目标价格改革的深入,郑商所不断优化合约制度,大力开展“三业”活动,积极推动棉纱期货上市,深入服务涉棉企业。这五年,涉棉产业链利用期货规避风险的能力明显提升。在“老期货”魏刚民看来,已有越来越多的涉棉企业借助期货稳健经营,现货贸易利用期货定价已成为常态。 与此同时,国内黑色产业链期货品种也经历了由“量”到“质”的飞跃。五年前,黑色产业链只有两个品种——9年上市的螺纹钢期货和年上市的焦炭期货。那时钢铁、煤炭等行业的定价机制还很传统,尚未普及点价模式。区域间的定价差异、品级差异和市场割裂导致相关企业往往面临价格波动、价差波动等一系列风险。如今,黑色系品种期货价格已经成为行业内定价的标杆,煤炭、钢铁和铁矿石贸易普遍采用点价模式。不管是产区还是销区,期货价格已经成为企业采购和销售的重要参考。 不可否认,最近五年,国内期货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品种和工具越来越丰富,市场流动性增强,期货服务实体经济也站上了新的台阶。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近年来,上期所着眼于服务实体经济,不断推动产品创新。继年10月石油沥青期货上市后,上期所先后又推出了热轧卷板、锡、镍等期货新品种,目前交易品种已增至14个,覆盖主要基础工业品领域,相关品种的国际定价影响力持续提升。 年以来,郑商所先后上市了玻璃、动力煤、铁合金等期货品种,不断拓宽期货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和深度。今年以来,郑商所品种创新步伐加快,截至9月底,已先后上市白糖期权及棉纱期货,期货服务实体经济的工具更加丰富,方法更加多样。 年3月20日,十年期国债期货正式上市,这是继五年期国债期货之后我国国债期货市场的又一重要品种。国债期货价格连续、公开、透明,进一步提升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丰富了交易策略,助力金融机构转型发展,增强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今年国内衍生品市场又增加了商品期权这一新成员,豆粕、白糖期权的成功上市,填补了国内商品期权市场的空白。 ——摘自期货日报 四、21世纪经济报道:地方金融监管谋变监管职能或将强化 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在金融风险防范和管理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今年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中提出,“地方政府要在坚持金融管理主要是中央事权的前提下,按照中央统一规则,强化属地风险处置责任。”“要坚持中央统一规则,压实地方监管责任,加强金融监管问责。”随着当前类金融业态不断增多,地方金融监管的压力和难度也不断增加。 近年来,一些地方将金融办同时加挂“金融监管局”牌子。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这项改革可能会在更多的地方推进。名称的改变背后,更多是监管职能的加强。 “有此考虑,且也有调研,但具体时间表还需要上级来确认”,9月26日,泰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市金融办主任陈锋剑回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关于当地金融办是否会改挂“金融监管局”牌子时表示。江苏省金融办人士透露,“听说要再挂牌,时间未确定。” 不过,这一变化对于地方金融管理部门带来的挑战也不小。人事编制、缺少执法权等难题成为这一变化必须配套的内容。 监管空白与监管重复 从工作职能上来看,过去金融办更多承担了地方金融发展的职能。“我们原来主要就是服务推进本地企业上市工作。”一位华东地区金融办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在多地金融办职责中,也明确写道:“牵头制定金融业招商引资政策,加大引进证券、保险、基金等国际国内各类金融机构的力度,特别是金融机构总部和区域性总部;指导推进金融服务业集聚区建设。” 但这种定位越来越难以满足当下金融管理的需要。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涛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除北京、上海、深圳等发达地区外,大量三、四线城市面临着专业人才不足的情况。许多地方金融办人士来自于当地发改委、经信委等部门,此前主要负责辅导企业上市等工作,有的地方则是一套人马两个牌子。在金融形式多样、专业度要求更高的当下,这种矛盾逐步凸显。 此外,金融监管盲区越来越多。武汉金融工作局局长方洁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一行三会及驻地机构主要监管当地持牌金融机构,非持牌的类金融机构监管则分散在各个部门,如小贷在金融办,担保在经信委或金融办,融资租赁、典当等业务在商务局等。这造成地方金融监管格局不一致。而还有一些没有明确监管部门的理财、投资咨询、私募等类金融业态频现,由于设立的时候没有前置审批,造成监管空白。 在近年来的一些风险事件中,这种矛盾也有所暴露。引发市场对地方金融办的专业度以及在风险防范中缺位的讨论。 在另一些风险事件中,初期地方金融办、银监局、证监局等部门均表示不在其管辖范围内,直至风险爆发。 在这种情况下,全国多个地方已经进行探索,将金融办升级为金融局,扩充人员编制,加强对非持牌类金融机构的管理职能。 地方强化监管探索 早在9年,北京设立金融工作局。业界认为,在“实体化”以后,有了经费预算、人员编制,金融办的协助也将更为有力。 以武汉为例,年2月,武汉市金融办升级为武汉市金融工作局。在保留原金融办职责基础上,增加统筹、指导地方类金融组织和新兴业态发展的职责,做好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和处置等。 方洁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这种改变正是在地方金融发展中的强烈共识。原有政府内设机构已经难以完全承担当前的金融管理职能。 山东、大连、温州、四川等省份和城市也进行了相似的职能调整。 年3月,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就下发了《关于印发山东省金融工作办公室(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以下简称“山东方案”),明确了地方政府金融办的职能转变。 根据山东方案,改革是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的《山东省人民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方案》进行,设立山东省金融工作办公室,挂山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牌子,为省政府直属机构。 《方案》显示,在“职能转变”上有“增加”和“加强”两块。增加的职责是:负责全省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的机构监管工作。加强的职责为三部分:加强地方金融监管,加快推进全省金融业改革发展,促进全省金融业转型升级;负责推动全省金融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有关地方金融组织和金融活动审批的事中事后监管。 根据职能需要,山东省金融办(省地方金融监管局)设11个职能处室,其中具体涉及金融业务类别的处室包括,银行一处和二处、资本市场处、保险与担保处、农村合作金融处和民间融资监管处,另外还设立了金融稳定处和交易市场监管处等。 “在金融办的架构上成立金融监管局。武汉早在成立金融工作局时已有类似想法,全国金融工作会进一步指明了未来方向和路径。我们已经启动了地方金融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的相关论证和前期准备。一旦时机成熟,将会率先启动上报工作。”方洁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尹振涛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不仅将承担一行三会之间的沟通协调职能,也将承担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沟通协调职能。在明确地方金融监管部门与中央监管部门派驻机构责权利的情况下,有助于增强各方参与监管的积极性。 人事编制、专业人才的能力建设难以一蹴而就。尹振涛指出,地方金融监管部门重要的是完成监控机制、信息共享以及举报投诉机制。“在明确责权利的情况下,地方金融管理部门完全可以加大技术投入,通过大数据等手段去弥补人力不足的问题。”在广东、贵州、厦门等多地,已经开始通过大数据进行金融风险监测防控。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银行研究中心主任曾刚建议,关于地方金融管理部门,应制定统一的规章制度规范地方金融办的监管行为。首先,应明确金融办的职责定位,明确授权其对地方金融进行统一管理,重点强化其监管及执法检查职能,同时逐步剥离金融发展职能,避免内在利益冲突。其次,建议将现有地方金融办等名称统一更改成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办公室(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以突出其监督管理的核心职责定位,同时充实各级人员编制并完善组织架构;最后,明确地方金融管理的界限。 ——摘自21世纪经济报道 五、上文申江《儒林外史》等10个品种将于9月29日摘牌下线 尊敬的投资人、投资机构: 按照《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组权转让鉴证规则(试行)》的相关规定、由我会员研究申请、经上海文交所核准,组权《渔庄秋霁图双联张》等已满足摘牌条件,即日起正式启动摘牌程序。 为充分保障投资人利益及流通的需要,持有该批次组权的投资人在年9月29日组权摘牌前,可以作为产权出让方与现货商作为受让方就产权所涉及的金额、数量等达成一致,并协议进行产权转让,产权转让方式为一次性报价。投资人也可以对持有组权对应实物进行提货操作。 拟摘牌组权名单如下: 持有以上组权的投资人可于年9月26日至9月28日09:30至15:00完成协议出让或提货的操作。产权转让页面为:白癜风要怎么治疗北京哪家治白癜风的医院最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