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是两千年前大教育家孔子的教育理念。本期OK有约,有幸邀请到了位于孔子故里的山东省重点高中——曲阜市第一中学校长陈迎安,讲述学校在教育上的坚守和创新。 作为一所儒家思想传承、文化底蕴深厚的学校,曲阜一中在OK智慧教育模式的实践过程中,将“因材施教”这一古典的教育理念赋予了时代生机。 植根于传统儒学教育观,源远流长 曲阜一中学校历史非常悠久,文化传承远可上溯到年。当时在孔庙观德门外(曲阜一中老校校址)设有“孔、颜、曾、孟四氏学”,与举世闻名的大成殿毗邻,与孔庙仅隔一条半壁街,迄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年成立“阙里孔氏私立明德中学堂”,孔子第七十七代孙孔德成先生曾担任名誉校长。年由政府创办了曲阜中学,年更名为曲阜市第一中学。 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教育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学校于年9月迁建于现址。学校现有个教学班,学生总计人,其中高中部个班级,学生人;初中部36个班级,学生人。全校在职教职工人。 在坚守中创新,方向为先 在曲阜一中这样文化传承深厚积淀的学校,其实创新是非常不容易的。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陈校长引用孔子的名言表达了曲阜一中创新教育改革的关键。当学校领导班子对未来趋势判断达成一致之后,就会“知者不惑”;当教学改革的方向明确之后,具体做法兼顾师生的教学效果和接受程度,就会“仁者不忧”;在改革与创新的道路上,不怕遇到问题,具备披荆斩棘、遇山开山、遇水搭桥的精神,就会“勇者不惧”。 直面疫情期间线上教育的考验,早有准备 学校从三年前就开始思考“互联网+教育”的应用实践。当教育逐步进入信息化时代,互联网下的多媒体课堂、电子化产品通过网络链接,汇集了丰富的网络资源。人们不仅可以借助书本学习,还可以依托网络渠道学习。如何与时俱进,利用好这些教育资源来改进传统的教学方式,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学校教研工作的一大课题。 年,曲阜一中联合OK智慧教育,开始部署OK智慧课堂,应用OK学习机与OK教师机进行智慧课堂教学的初步实践与探索。作为智慧的学习终端,OK学习机能满足师生在教与学方面的针对性,帮助教师做到精准教,学生做到精准学。 应用OK智慧课堂以来,学校的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变化,所覆盖的班级规模从最初的4个班,扩大到10个班,如今已经达到了22个班。使用智慧课堂交互教学的师生人数超过0人。 到年,学校在智慧教育上的探索已经初显成效。 年4月份,学校“智慧课堂校本研究”成功在年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中立项。在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举办“智慧教育发展大会暨中小学课堂教学创新研讨会”中,曲阜一中被评为“智慧课堂创新应用示范单位”。 10月30日,学校申报的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智慧课堂助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顺利开题。 12月5日,学校荣获第六届国际智慧教育展览会“年度智慧教育示范学校”荣誉称号,陈校长受邀做了智慧学习教育成果大会经验分享。随后,陈校长又带领高一高二OK智慧班部分教师去临沂高新区中学进行了交流学习,分享智慧教育实践的宝贵经验。 正因为有了上述的实践和探索,此次新冠疫情爆发之后,学校积极响应上级教育部门“停课不停学”的工作部署,在高一年级全面启动“云课堂”线上教学。这不仅仅是临时的应急方案,应该说是学校长期在智慧教育方面探索的一次全面性的成果展示,从某方面说,疫情起到了一个助推剂的作用。下一步随着应用范围的不断推广、平台技术和功能的不断改进、教师操作能力的不断提升、线上线下的有效融合,全校的智慧教育开展也会水到渠成。 40个教学班的线上智慧教育 做好前期部署至关重要 (1)组织工作事无巨细 在确定开展“停课不停学”教学安排后,学校第一时间召集年级管理人员开会,制定网上教学方案,做好直播培训工作,确保技术过关。 一是组建备课组长、班主任直播培训交流群; 二是班主任通过家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