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 ——习近平 据悉,中国目前有54万中小学校长,有近3亿中小学生,这背后牵动的是全国3.4亿个家庭,和整个民族的精神、命运、未来…… 有的校长慈爱、有的校长博学、有的校长严厉、有的校长贴心…… 您想成为孩子们眼中什么样的校长? 您又将怎样影响孩子的一生? 您会对中国教育做出什么样的贡献? ……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意见》提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 近年来,从教育部提出“书法进课堂”,到编纂“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从语文教材中加大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比例,到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党和政府对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中落地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作为学校的负责人,更应审时度势,紧握时代的风向标,切实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在各个学段的学生中贯穿覆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各个科目的教师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培训,“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让学校教育串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珍珠,让老师和学生通过研读优秀传统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世,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 山东儒源文化集团目前已成功举办了三届全国中小学校长高峰论坛,直接受益学校一千五百多个,每一位校长都能影响自己学校里的数千名学生和家长。文化的传承,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也需要优质的校本文化,通过山东儒源文化集团举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让广大教育工作者深刻理解优秀传统文化进入基础教育学校的核心价值,并且寻找到课程、教材、师资等教育资源,明白在现有学校课程体系下,优秀传统文化用何种形式切入,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育人,以文化人,夯实孩子们的国学根基,守正创新,融汇中西,贯古通今,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中国的文化使者。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校长高峰论坛视频回顾 论坛宗旨创新学校立德树人之思路 引领传统文化教育之潮流 论坛意义学校教育的出发点和回归点都在人,在人的自我实现上,学校应该使人成为人,但是却未必能完成这样的使命,因为今天多数学校的教育结果被量化,职业理想被物化,如果学校不能帮助学生和老师自然的绽放,那么教育就只能成为一种机械的过程了。 教育是文明复兴的新动力,学校是文化发展的新中心,教师不能天然的具有教育别人的优越感,学生也不能永远被置于“被教育”的位置,学校应该是一个让每一个人都能充分绽放的地方,所以,教育要不断地探索、创新和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不只是单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老师家长的教育学习也很重要,这也是在其他一些学校传统文化不能深入进行的根本原因,根据这一实际情况,结合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智慧和现代校园教育的实际,特邀请当代有丰富经验的知名大家以及全国中小学校优秀校长共同探讨、分享,交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校的发展规划。 主办单位 山东儒源文化集团 孔子礼仪文化学校 广东福慧灯教育集团有限公司 东联教育集团 中国教师教育视频网 论坛时间 年3月22日—25日 3月22日下午13:00之前报到,14:00论坛开幕式 3月25日中午13:00结束(用过午餐后返程) 论坛地点 山东曲阜儒源儒家文化体验基地(山东省曲阜市归德北路岐黄街2号) 论坛规模 人 与会人员 全国各地中小学校长 论坛费用 元/人(食宿、会务、研讨资料、书籍、服装、水杯、手提包等) 报名方式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报名参加学习。 -- — 论坛日程安排22日 ?上午:报到 ?下午:论坛开幕式 《品味中华文化》金辉 ?晚上:新雅乐演出 23日 ?上午:《我的教育实践观—和校长老师们谈心》魏书生?下午:《关于学校德育实效性工作的思考》孙学策《中华传统文化之铸魂教育》邹中棠 ?晚上:《中华传统文化孝道示范课》朱严华 24日 ?上午:《孔子儒学的人文精神》杨朝明?下午:《德融数理·知行合一——现代青少年德育新模式探析》《打亮孩子生命的底色》高阿莉 ?晚上:明师访谈 25日 ?上午:《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金辉?论坛闭幕式本次论坛的讲师团(排名不分先后)孙学策东联教育集团独家签约专家 全国著名德育专家 教育部原基教司德育处处长 年参加工作,先后在北京市第35中学等四所中学任少先队大队总辅导员、教师兼班主任、教导主任、副校长,共计25年,带出王岐山等优秀学生。年调到教育部,先在中学司政教处任副处长,后在教育部基教司德育处任处长共计17年。退休后继续从事德育讲学等工作,并到俄罗斯、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进行教育考察、演讲和学术交流,对家庭德育有独到的见解和方法,提出做人的基本要求就是“不给别人添麻烦”。 著有《我说德育》《再说德育》《三说德育》《德育需知》。主要研究专题有:《关于德育工作的思考》《家庭中的社会公德教育》等。 魏书生东联教育独家签约专家 东联教育研究院院长 “东联·书生学校联盟”总校长 东联教育集团董事 语文特级教师、著名教育家。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大代表,第十届辽宁省政协常委,辽宁盘锦教育局原党委书记兼局长。主要研究专题有:《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松、静、匀、乐的个人修炼》、《如何做家长》等。 杨朝明当代著名学者、儒学家、史学家。现为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任山东孔子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山东周易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和《孔子研究》编委。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中国诗经学会常务理事、山东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常务理事,十届山东省政协委员。 年11月26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曲阜孔府和孔子研究院参观考察,并同有关专家学者座谈。在座谈会上,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作为专家代表第一个发言。杨院长说:他相信在习总书记的重视下,在国家号召和大家共同努力下,弘扬传统文化将步入正轨。 邹中棠著名教育家、哲学家、演讲家、书法家和诗人。 东联教育独家签约专家,现为中国企业家哲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演讲与口才协会副会长、中国名人演说家协会副会长、世界大师中国行副主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国家行政学院、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特邀教授。 他的思想融会贯通、直指人心,并完成了从知识体到能量体的巨大超越,他的课程开启心智、创造未来,被人们评价为人生不可不上的必修课!因为他提出并实践了“天音乐道和铸魂教育”的教育思想,使他成为中国教育创新的领军人物中国教育创新风云人物奖。著有《突破》、《水平》、《领导口才艺术全书》、《摆平才是水平》、《邹中棠书法艺术作品集》、《高端沟通》、《错到极致也仰望》、《归宿》、《管理关键时刻》、《沟通大策略》、《要成功先沟通》、《高端沟通》、《一切为了学生》、《中小学感恩教育》、《领袖公众演说》、《棠诗三百首》等书和光盘。 高阿莉十六大党代表、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七次、八次党代表、河南省十一届人大代表、河南省督学、商丘市市委委员、商丘市人大常委、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商丘市第一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一级“星星火炬”奖章获得者、全国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工作者、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先进工作者、河南省优秀专家、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教科研成果一等奖、商丘市首届名校长等荣誉称号。 高校长所带领的商丘市实验小学被表彰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国家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特色学校、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首批足球示范学校、全国现代化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教育科研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全国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 金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引领者 山东儒源文化集团创始人 孔子礼仪文化学校校长 金校长是一位长善救失,启迪灵魂的教育学者。她被评选为齐鲁文化之星,运河文化名家,济宁市劳动模范,济宁市人大代表,济宁年度十大新闻人物,中国文化产业年度人物提名奖。 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曲阜视察工作时,金辉校长向总书记汇报了十几年来学校在传统文化教育上所做的一些工作,得到了习总书记的高度认可与肯定。 朱严华山东儒源文化集团导师 孔子礼仪文化学校高级讲师 通过多年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朱老师深刻认识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因为其中蕴含了有关我们身心性命的所有问题及究竟的解答,现在朱老师是一位传统文化的践行者和弘扬者,希望更多人了解和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因此受益和幸福。 论坛内容本次论坛主要探讨如下问题: (一)理想中学校的模样? 学校是一个学生和老师喜欢的地方,是不断生发快乐的地方,喜欢是大家能够自主自发的学习的动力源泉,正如《易经》所言“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让学生和老师产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而非单纯的研究学科知识本身。 (二)教育怎样像呼吸一样自然? 教育同呼吸一样自然率性,不是为了“生源”和“分数”,没有商业气息和战火浓烈,就是一个纯粹的,简单的事情。学校的环境像呼吸一样自然,教师的工作像呼吸一样自然,学生的学习像呼吸一样自然,家校的配合像呼吸一样自然,各项组织活动像呼吸一样自然,评比检查像呼吸一样自然,特色养成像呼吸一样自然。 (三)什么是学校的特色? 一个3D打印机是学校的特色吗?十台智能机器人是学校的特色吗?最美校服是学校的特色吗?特色不在于外表,最重要的是每一个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的明德有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当一个学校所有的学生和老师,都能有正确处事待人的态度,滋养浩然正气,就形成了最有价值的特色。 (四)如何培养出一批优秀的、高效的、实用的老师? 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仅有益于学生,也可以让老师们受益匪浅。“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校的发展,孩子的教育依靠老师整体素质的提升,老师注重师德,减少压力,有幸福感、成就感和归属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在我国教师培养培训中,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较少,学校缺乏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老师,这是制约深入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瓶颈。因此每个学校打造一支优秀的传统文化老师队伍,是学校开展传统文化课程的关键。 (五)如何更好发挥家校联合教育的作用? 学生群体多数时间生活在家庭里,如果学生回到家里却没有相同的文化环境与价值追求,那么,传统文化的课堂教育肯定会大打折扣。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要教育家长,让家长理解学校、配合学校,更好地促进学校教育工作,倡导父母与孩子同修优秀传统文化,这样才能保证孩子人格的健康发展。 (六)如何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文化对人的影响可以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将优秀传统文化的VI系统植入校园环境之中,可以潜移默化的浸润师生的心灵,让校园成为师生文化共享、智慧共生、生命共长的圣地和乐园。 温馨提示: 1、我们还将现场开放时间请参会中小学校长分享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经验成果,可准备分享资料。 2、如果已经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或者课程的,可以带着本校的校本教材。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报名参加。本期编辑:潘倪梦、苏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