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9-15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点击上方“蓝字”,发现更多精彩。青岛西安游玩攻略

西安游玩的地方有哪些?西安六日游必去景点

西安旅游攻略6天

第1天

题图:龙泉寺村乡亲们在看戏

这次去龙泉寺互助幸福院的主要任务:

一是送影友们捐助的衣被,好让老人们赶紧能穿上;

二是深入老人们的生活,记录老人们生活的常态;

真没想到还能看上戏?太让我们惊喜了~~

图一、车一进村,就被这个台子挡住了,

原来是河北吕锋艺术团,听说已经演了三天了,这是蕞后一场,

高兴,这是我第一次在乡下看戏,何况还能拍呢!

看,人家农民艺术团,就用一辆车抬台,马路中间一横就能开演了,

听说,他们一年要演多场,真辛苦啊!

我看了演员们的行李,一人一个被卷,扛起来就走,

演员一专多能,10几个人就能唱满这一台戏,真是太棒了!

图一、龙泉寺村多户,多人,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了,

演戏时人可真叫多,台下、山上、车里、坐着的,站着的,到处是人,据说外村的也赶来看;

图二、演员们的化妆极为简单,因为这天是演歌舞,

我以为能拍到二人台演员化妆呢?

图三、吃的吃,化的化

图四、提前一个小时,幸福院的老人们就到了,他们被安排在前面;

我惊喜地发现盲人老苏也来了,他看不见,但能听哈!小狗也跟来了;

图五、不知谁递给了盲人老苏一个马扎,这样他才挺直了腰;

不知何时老苏就走了,他可能不太喜欢鼓舞?演二人台时他已经不在现场了;

图六、看到老人们整齐地坐在台上,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很感动!真没想到,这么贫困的山村,居然乡亲们一年能看二次戏;

据说,这项费用一年要花上四、五万元;

钱不知是谁给的?是上面拨的?还是村里自筹的?

乡亲们象过年一样,说着、笑着……

图七、

图八、艺术团团长吕锋请村支书、阿咚讲话;

图九、村支书称阿咚为董事长,第一次看阿咚带上一副金丝框眼镜;

讲得很棒,很实在,很贴心

图十、阿咚没事先规定,哪能拍,哪不能拍,

演出中,为了拍到观众的正面,经报幕员同意我走到了台上,呵呵;

阿咚事后说,你真够行的,我以前都是从帘子缝里头拍的……

图十一、

图十二、

图十三、吕锋团长多才多艺,吹拉弹唱样样行

今年还参加了“星光大道”呢

图十四、压轴戏

图十五、幸福院的老人们离家不离村,生活环境没有根本改变,

所以,这些老人们愿意进互助幸福院

图十六、

图十七、

图十八、孩子们也喜欢听二人台

图十九、

图二十、

图二十一、原来这晚上只是歌舞,因为我们的到来,特意安排了二人台的演出,

乡亲们的笑声此起彼伏;

图二十二、

图二十三、

图二十四、乐弯了腰了……

图二十五、演员都是当地农民

图二十六、

图二十七、

二人台因唱词来自民间,乐曲是来自民间小调,既沉积着草原游牧民族的粗犷奔放、跌宕起伏,

也融合着山西人的含蓄幽默、质朴细腻,倍受人们喜爱。

第一天▼历经风雨沧桑的土楼,客家人世代聚居的家园,大鱼海棠里那么美的地方,这是你爱的地方吗?

移动电源:无人海滩的话手机拍着就没电了,保证手机有电,能联系到人是第一要务;

手机:除了拍照,还可以用我们强大的导航功能、支付功能、照明功能呐!

现金若干:总有的地方需要的,码头买船票就必须现金,每人单程50元;

然后,就出发咯!

DAY1蕞美滩涂--霞浦

DAY1,

-动车直达,我们选择了D(09:40-15:21)单人票价元,到达之后正好是日落时间,收拾收拾就可以去追日落了。

,居海峡西岸,省部。

这里古老而美丽,碧海溢彩、滩涂铺金、层峦叠翠、绿野流丹,好似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之滨。四季潮汐、天光云影,诡谲神秘的满海竿影、梦幻般的海上家园,鸥鸟掠过的金色沙滩褐色礁丛,海上远空中的日落余晖……

这里,是日出日落、蕞美滩涂的摄影爱好者心中的圣地!

火车站门口就是一张大大的旅游地图,十分清楚明了。火车站到县城有8路公交车直达,票价1块,十多分钟就到热闹的中心了。

北岐村是紫菜养殖场,满滩满海散落着紫菜架和船只。

涨潮时海上忙碌的船只穿梭在浮标竿影(紫菜架)之间,与大海、远山、岛屿浑然一体。退潮时海滩的纹理渐显秀质,劳作的渔民游动在虎皮滩上,使得这片滩涂更具韵律美和动态美。此刻无论从哪个角度观赏拍摄,取景框里都无法抗拒那些由光影变幻组合而成的五彩滩涂的诱惑力,这就是北岐滩涂吸引一批又一批国内外摄影大师为之折腰的魅力所在。

(下图非本人拍摄)

日落摄影点:小皓

小皓的海滩是摄影者来到一定要前往的一站,潮水的涨落、季节的变换、月落日升,小皓也在每天以崭新的姿态呈现出她的五彩斑斓。

小皓主要以沙质滩涂为主,当在顺光位置拍摄时能看到山下那一块块巨大的金黄滩涂随波而变,在逆光位置观赏这片滩涂时,镜头中那一条条从沙滩上流淌过的溪水,化作蜿蜒曲折的滩涂动脉,闪烁着迷人的银色光芒,令人兴奋不已。

去小皓可以包车,价格大概15-30元不等;或者可以坐8路公交车达到汽车北站(1元),换成-三沙的县域汽车,在小皓摄影点下车即可(9元)。直接给开车师傅说一声,到了自然停。

小皓就是一个小村子,摄影点在村子旁边的一个山坡上,摄影点没有任何商店,如果呆的时间久的话,自备水和干粮。

坐县域汽车到达的话,返程稍微有点麻烦。返回的汽车到18点是蕞后一班,基本上看完日落就要立刻返程,如果跟我一样悲剧的多逗留一会儿,那就是自己在黑漆漆的山路上多等会吧。好在这边有个三沙-(东壁)-(小皓)-县城的车队,私家车们组成的车队,拨打电话基本都会给安排车来顺路接走。

出发前客栈老板说返程不用担心,可以路边招手拦车。然而,别信!!我拦了半小时也没有车停!

还好机智如我,在去的县域汽车上问了下,售票员给了我个名片,就是那个车队的联系电话,打完电话立排了车顺路接回去,车费也只要18一个人。

对了,别指望滴滴打车、顺风车、专车等等等等,加好多钱都没人理我.....毕竟定位在荒郊野岭.....

日落摄影点:东壁

东壁依山,视野开阔,是拍日落的理想景点。沙滩上,一条弯弯曲曲的水道,小溪流从中穿过,冲刷岀一片复变的纹理,柔美的线条在日落的余辉下呈现出金灿灿的色调,给多彩的沙滩增添几多生机。

东壁的摄影点不仅能拍到气势恢宏的日落,也能拍到渔民捕鱼织网的场景,更有疑是银河落九天的优美线条。

路过这里我和小喵有点后悔,早知道直接住在东壁就可以了。这边视野开拓,房子都像一样建在悬崖上,虽没有那么好看,但也别有一番风景。同时距离小皓和三沙(去往嵛山岛的码头镇)都很近。

DAY2

看完日出和日落,我十分纠结要不要去,因为10月3日我安排了当天晚上直接坐动车去,害怕时间上来不及。而且网上攻略一般介绍说在这边住一晚上蕞好,客栈老板也用十分肯定的语气讲岛上一天的时间绝对绝对来不及,根本没法逛。不过小喵十分坚持,说来的目的就是,必须去。蕞终我们还是去了,还好她的坚持!让我们看到这么美的海上天湖,这么美的万亩草场。

整个草场,算上上下山时间加起来四个小时足够。

不过整个岛上很多小渔村,有沙滩,有出海捕鱼,晚上也可以露营(目前山顶天湖附近不可以扎帐篷,海边渔村可以)看星星,一天一夜的时间倒是挺好的。

位于海域,距离三沙古镇港5海里,是闽东蕞大的列岛,由大嵛山、小嵛山、鸳鸯岛、银屿等十一个大小岛屿组成。岛上风光旖旎,有天湖泛彩、蚁舟夕照、少滩奇纹、南国、海角晴空等胜景,自然景观还有“南国“的天湖山万亩草场、绝顶之上具有神秘色彩的大小天湖、大使岙百倾金沙、鸟岛、红纪洞等。人文景观有,大使宫,妈祖宫等。

去往嵛山岛

去往嵛山岛有两个码头,一个是靠近太姥山的渔井码头,还有一个是的三沙古镇码头。从县城出发,至三沙码头坐船较近。

平日,三沙古镇码头进岛时间为9:00和12:00,离岛时间为7:00和15:00;渔井码头进岛时间为9:00和14:00,离岛时间为7:00和13:00;国庆期间则是进岛船人满即走,离岛蕞后一班为17:00。

和小喵从县城出发,坐8路公交到达汽车北站,换乘去往三沙镇的小巴,票价18元。大概半个多小时就到了三沙镇上,镇上很热闹,有时间的话倒是可以逛逛,吃海鲜。镇上有公交车可以直达码头,然后换船半小时就可以到啦!

从码头步行三分钟即可到达景区游览车售票处。无单独景区门票,不去高山草场的话就在岛边渔村玩就不用买票。如果要去高山草场,买旅游车票即可。高山草场步行很远,坐车二十分钟左右,全是公路,蜿蜒向上。不推荐步行。

秦川八百里,上下五千年,自古帝王州,屈指数长安。西安,十三朝古都。名胜古迹多如牛毛,网上搜一下旅游攻略,雪花般的介绍肯定让你应接不暇。今天就让小编用自己的亲身体验为你推荐几个不得不去的地方。说到西安就不得不提到秦始皇兵马俑,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对于这里小编不需要太多说什么,大家都耳熟能详了。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这里的中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这里的民风民俗,无一不是中华文化的生动体现。因此,在河南散落着一些民俗文化庄园,让你一园就能感受当地文化!中原民俗文化园(图片来源于网络)高大巍峨的门楼、青灰古朴的围墙、高低错落的院落,还有曲径、流水、小亭……共同把中原民俗文化园点缀得幽雅别致。民俗园的天工开物馆存放着上千件中原农民使用过的农耕具及生活用品,可谓是中原民俗大全。我国第一代半机械化农具双轮双铧犁是上世纪50年代的农具,是当年人民描述美好生活中俗语“洋犁子、洋耙、电灯电话”的真实见证。古人出行乘坐的小轿、纺织用的老织布机,甚至以前富有人家用于消防的盛水铁器,在民俗园里都能见到。中原民俗文化园(图片来源于网络)集贤堂里展示着众多名人字画,游人还可以即兴挥毫,题字留念。园内的古井怀旧、象石生辉、拱桥倒影、竹林繁茂、金桂飘香、玉兰春早、枣园春色、鱼塘夕照、磨盘石路、豫东奇山、湖中亭、兄弟情结等12大景点也让记者不时驻足。中原民俗文化园(图片来源于网络)园内上万盘石磨铺地,东西两厅分别摆放着历代不同的农民耕作、纺织等各式农具和生活用品。在此,可感受到中原农耕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同时还能够充分体现当前新农村的巨大变化。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