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2-27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文庙即孔庙,是古代供奉和祭祀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创始人孔子的庙宇。据史料记载,中国曾有多座文庙,然而现保存完整的仅有29座。其中,富顺文庙以其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内蕴,雄阔恢弘的建筑群落,精湛绝伦的绘画雕刻艺术和世界文庙最高的棂星门、神秘的“裸体童男”而独树一帜,于年7月、年6月先后成为四川省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堪称“南方文庙之首”。

富顺文庙始建于北宋庆历四年(公元年),经宋、元、明、清21次修缮改建,最后一次维修为清道光十六年(公元年)。整个建筑按官式建筑营造,主要建筑居于中央,次要建筑对称于两侧,由三进庭院组成,占地十余亩,房屋面积平方米。富顺文庙的格局跟全国绝大多数文庙一样,仿山东曲阜孔庙的样板而建,即通过“数仞宫墙”左右的“礼门”、“义路”或两旁的“圣域”、“贤关”进入。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泮池”,跨过横卧泮池上的“状元桥”,是一座石坊建筑“棂星门”,经过棂星门进入建筑群的第一个院落,正面是“大成门”;从大成门再往里走,便是建筑群的第二个院落,正面是整个建筑群的主殿“大成殿”,大成殿前有一个举办祭孔活动的月台;绕过大成殿,进入第三个院落,正面是“崇圣祠”,再往里走就是最后一座建筑“敬一亭”了。

第一进庭院临街为“数仞宫墙”四个贴金大字,“仞”东西两侧,左为“圣域”,是指圣人的境界,比喻学问技艺达到精深阶段,右为“贤关”,是指进入仕途的门径,与封建科举时期“学而优则仕”的目的相关,以前祭祀时方能使用,宫墙两侧左为“义路”、右为“礼门”,为古代文庙进出口,各有“文武官员至此下马”石碑一块。

泮池,明成化八年(年)建,长24米,宽9.5米,泮池是中国古代地方官学文庙型制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宫”的代表,是儒家思想,“孔泽流长”的象征。

富顺文庙的状元桥为九龙镂空石拱桥,这跟许多文庙的状元桥为平板桥相比,更具特色。雕有立体石刻滚龙,为“状元桥”,“蟾宫摘丹桂者方能其上”,为新科状元拜见孔子的必经之桥。其雕刻生动、古朴,堪称全国一绝。

棂星门,始建于明天顺三年(公元年),高12.6米,宽22米,12根冲天柱上所刻滚龙抱柱,龙腾云绕,昂首冲天。左右匾额上分别刻有“德配天地”“道冠古今”。横额额匾上刻有“十八学士”“五老拜寿”两幅人物浮雕,雕刻精美,为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门上所刻“龙身鱼尾”图,表现“十年寒窗苦,登科及第日,鱼龙变化时”的过程,喻意状元为“鲤鱼跳龙门”,此浮雕为我国现存文庙中独有。棂星门由12根冲天石柱联排构成,最高的石柱达12.8米,超过曲阜孔庙棂星门10.34米的高度。

前院东西建筑分别为“名宦祠”、“乡贤祠”。名宦祠和乡贤祠系供奉有功于县人的名宦和乡贤之所,名宦祠供奉在当地做官时期作出杰出贡献的政府官员,乡贤祠供奉对地方有杰出贡献的当地名人贤士,据县志记载,名宦祠供奉有汉代张翼、宋代周延俊等名宦37人,乡贤祠供奉有明代尚书甘为霖、甘敬修、熊过等乡贤36人。

大成门,始建于元至大四年(公元年)也叫“戟门”,“戟”是古代兵器,柄头上有枪尖,旁边附有月牙形锋刀,在这里为守卫的意思,大成门乃大成殿的守卫之门。屋面为歇山式,屋顶覆黄色琉璃瓦,房面上两侧为四条九曲蟠龙,正中饰五重宝顶。大成门东西山墙与“更衣祭器所”相连,更衣祭器所是存放祭祀鼓乐衣物之处,也是参祭人员更衣的地方。

大成殿门前的九龙丹陛,为三层镂空九龙石雕,可为富顺文庙石刻代表。

院中有“芹井”一口,建于清代,专供祭祀洗涤器皿用水。

台阶上的平坝为月台,建于乾隆二十年,是以前祭祀孔子舞乐的地方,月台及四周的雕刻也十分的精美。

正中建筑为大成殿,根据孟子赞扬“孔子之谓集大成”得名,其意是孔子达到了集古圣先贤之最高境界。始建于元至元二十八年(公元年),面阔五间,围廊式,屋面为重檐歇山式覆黄色琉璃瓦,为明清时代典型的斗拱建筑,通面阔28米,通进深19米,面积平方米,建造在距院坝高2.5米处,使整个建筑显得更加雄伟庄严,大成殿由五十根方圆柱组成,大成殿系供奉孔子之所,明成化年间供奉有孔子“四配”塑像,嘉靖年间被毁,现已恢复浓墨重彩的孔子、四配、十二哲塑像17尊。“配”指配享,是陪着孔子受祭祀的人。

钟鼓楼和大成殿向融为一体。

大成殿两侧为东庑、西庑,始建于元皇庆元年(公元年),面积平方米。据县志记载,明成化末年有七十二贤及富顺历代名儒塑像尊,后嘉靖年间被毁。

崇圣祠(又名启圣宫)始建于元至治元年(公元年),为供奉孔子祖先之所,通阔19米,通进深14.2米,后兼作教授儒学之地。周延俊来富顺任知监,即在此讲学。崇圣祠的屋面琉璃瓦为绿色,其余都为黄色,因为孔子被封为“文宣王”,享受帝王待遇,黄色象征着富贵和权利,历来都是帝王的标志。而孔子祖先未封为王,故只能享受绿色,在崇圣祠正脊三重亭塔式宝鼎内柱上,年维修时发现一黄色琉璃质“裸体男童”塑像,高28厘米,被北朝南,正视大成殿,面带微笑,右手指天,左手指地,身穿肚兜,下身赤裸,男性特征尤为明显,造型生动,独具匠心。在庄严肃穆的文庙建筑正脊上发现裸体塑像,属中外文庙首次发现,为何安制其上?众说纷纭,但至今仍为未解之谜。

崇圣祠后有“龙池”和“凤穴”,龙池体积24立方米,清泉自出,终年常流,每字直径40厘米,为清乾隆丙午年所刻,其笔力遒劲,近代少见,“龙池”、“凤穴”寓意这里是藏龙隐凤的地方,将来必出旷世奇才,为国增光。

20年前第一次游览富顺文庙还饮用了龙池的水。

敬一亭(即孔子像亭),位于后部最高处,背靠神龟山,始建于元至元六年(公元年),内有孔子全身阴刻座像石碑,据县志记载,乃唐代吴道子所绘的,南宋绍兴15年(公元年)秋八月余杭成钧石刻,公元年转刻于此。

添加图片描

整个文庙,从建筑上讲,既有北方建筑雄浑庄严的气势,又有南方建筑俏丽精巧的风格,比较典型的是石刻,尤其是镂空石刻,雕刻精湛,其中形态各异的龙就有三百多条,实为一大奇观,著名的古建专家罗哲文先生来富顺文庙考察时题词:“富顺文庙规模宏大,建筑精美,保存完整,为不可多得的文物建筑珍品”。

富顺文庙有“五绝”。一是棂星门由3组石坊组成,中间一组石柱高达22.65米,为各地文庙所罕见。二是大成殿面积平方米,共用大圆柱50根,殿高30米,整个梁枋、檐板都是精雕的龙凤麟狮、虫鱼花鸟。三是孔子石刻像奇。此像不着冕旒,线条简洁明朗,衣着飘逸自然、形象逼真,是稀世珍品。四是龙的世界。文庙内有大大小小各具形态的雕龙多条,有浮腾在20余米高空的巨龙,有蜿蜒于泮池“状元桥”上的九龙,大成殿屋脊上有飞龙。五是崇圣祠上裸体男陶人之“谜”。在年翻修富顺文庙崇圣祠屋面时,发现正脊梁三重琉璃亭塔式宝鼎中有一尊古铜色裸体男陶像,其身高25厘米,肩宽10厘米,右手向上举过头顶,左手自然垂下,五官清晰,下身男性特征明显,制作细腻,造型生动,给在封建意识浓厚的北宋时代兴建的富顺文庙披上了神秘色彩。这个被列为“巴蜀之谜”的发现,引起学术界和新闻媒体的极大







































白癜风系统检查项目图
北京白癜风治疗需要多少钱


------分隔线----------------------------
热点内容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