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一市中心卫生院预防保健科医生到一市中心幼儿园开展年度幼儿园蛲虫感染调查。 本次蛲虫感染调查采用的是透明胶带纸法,早晨排便前用透明胶纸粘拭肛门周围皮肤,在显微镜低倍镜下检查,该方法简单实用。在一市幼儿园共检查了名儿童,样本将送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检查。 大家先来了解一下蛲虫。 蛲虫是人类肠内常见的寄生虫,尤其是儿童,临床表现为肛门周围或会阴部瘙痒。 成虫细小,乳白色,呈线头样。雌虫大小约为8~13mm×0.3~0.5mm,虫体中部膨大,尾端长直而尖细,常可在新排出的粪便表面见到活动的虫体。 当宿主睡眠,肛门括约肌松弛时,雌虫向下移行至肛门外,产卵于肛门周围和会阴皮肤皱褶处。每条雌虫平均产卵万余个。产卵后雌虫大多自然死亡,但也有少数可返回肠腔,也可误入阴道、子宫、尿道、腹腔等部位,引起异位损害。 显微镜下的蛲虫 蛲虫的危害 可引起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精神兴奋,失眠不安,小儿夜惊咬指等精神症状和小儿的异嗜症状等,异位寄生可引起其他症状,如:阴道炎、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等,也可侵入阑尾发生阑尾炎,甚止发生腹膜炎。 如何预防 蛲虫的危害这么大,如何预防呢?讲卫生是关键,要讲究公共卫生、家庭卫生和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定期烫洗被褥和清洗玩具。棉被床单等寝具可经常至于阳光下曝晒以杀死虫卵。使用吸尘器清理家中地板,可将虫卵清除。若家中有人感染可全家一起投药以降低重复感染的机率。对蛲虫病流行的地区,应有计划地对儿童集居地成员进行普查普治,以彻底消灭传染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