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治疗白癜风专业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适逢6月10日——我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东方圣城曲阜市又新增非物质文化遗产『尼山食礼』,下面我们赶紧看一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里的这张新面孔吧。 很多人小时候都被爸妈教育过,吃饭的时候有不要东张西望、筷子不能插在碗里等很多规矩,这大概就是我们餐桌礼仪的启蒙吧。 中国是一个好礼、重礼、知礼的国家,儒家经典《礼记》中提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通俗地讲,中国的礼仪,是从“吃”开始的,于是餐桌上形成了蔚为大观的礼仪体系。 据文献记载可知,至少在周代,饮食礼仪已形成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经由孔子进一步总结、完善和推广,餐桌礼仪不仅体现个人品德、修养,还成为历朝历代表现大国之貌、礼仪之邦、文明之所的重要方面。 你看,以前所认为的微不足道的吃饭问题,原来远不止填饱肚子这么简单。那么,现在我们了解的餐桌礼仪,究竟有多少是原汁原味的传统呢?那些随着时间流逝而逐渐隐于历史的餐桌礼仪,还能再现吗? 最近听到一个好消息,倡导传承斯文儒雅饮食行为的『尼山食礼』,在孔子诞生地尼山得以复原,并且被收录进曲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们都知道,吃西餐也是有一套繁文缛节的。比如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刀刃朝向自身,表示还要继续吃;没吃完,刀叉不能并排放……不知道这些规矩,会被人笑话。 我们中国的饮食规范,丝毫不逊于西方。『尼山食礼』根据古代典籍的记载,对中国的用餐礼仪进行了规范。器具、陈设、布席、迎宾、入席、请箸等方面,在现代餐桌上,或多或少都有些讲究。比如重要客人应该坐在上位,吃饭时长辈先动筷,不能用筷子敲碗等等。这些方面,在『尼山食礼』中均有更规范、更细致的体现。 举个例子吧。古人在入席之前一定要用水净手,不仅可以去除污垢,也是表示对食物的恭敬。净手需要用枓[dōu]舀水淋洗,而不是像今天把手直接放在盆里。再比如说,按《礼记》记载,带骨头的肉要放在左边,切好的大块肉要放在右边,细切的烤肉放得远一点,酱醋放得近一些,饭放在左边,羹汤放在右边。 当然,复原『尼山食礼』的目的,并非要求用餐时拘泥刻板、束手束脚,当你习惯了这些规范,那种行礼如仪、自然和谐的感觉便挥之不去,这既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修养。有修养的人,眉宇间有阳光,一两声笑如三春;举手处有清风,三五步尽倾四座。 『尼山食礼』是怎样一种神秘的存在呢?在尼山圣境首个开放式文化体验空间——尼山书院酒店,可以尊享完整流程体验。秉持“明礼生活方式”这一核心文化主题,尼山圣境不断探索“礼乐文明”对中华民族的巨大影响,思考礼乐精髓如何对当下人们的生活发挥积极作用,早在年就承办了“第五届亚洲食学论坛”。 如今,通过对《孔府档案》、《阙里文献考》的研究与挖掘,尼山圣境复原了『尼山食礼』,倡导恢复并传承几千年来斯文儒雅的饮食行为,一座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饮食文化体验馆——中华食礼馆也在筹划之中。就如西方有绅士习惯一样,我们相信通过『尼山食礼』,君子礼节也会渗透进中国人的血脉,伙伴们,此刻是不是有一种文化自信的爆棚感呢?! 文 尼山圣境 图 『尼山食礼』体验场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