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从悠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5821248283623986&wfr=spider&for=pc 编发 拂晓哨位(ID:fxsw01) 资料 综合前线午报和网络 编辑 拂晓哨位整理编辑 不少人或许曾听闻我军历史上有过70个军的说法,对此也不甚了了。叶青松以他可以称之为史家的精确和严谨,进行了清晰详尽的梳理,让我们从纷纭历史中了解了其沿革变迁,弄清了声威赫赫的四个野战军及华北军区所真正具有的67个军、66位首任军长的来龙去脉。通过这样一种对于历史的回溯与人物的聚光,我们再次认识了这些曾经身经百战、必将光照千秋的人们。——汪守德66位首任军长名录及照片 一军首任军长贺炳炎 贺炳炎(年月5日-年7月1日),出生于湖北省松滋市第九区刘家场。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生涯中,历任红军连长、大队长、团长、师长,八路军10师团团长、第10师独立第3支队司令员、旅副旅长,江汉军区司令员,晋北野战军副司令员,西北野战军第1纵队司令员、第1军军长。参加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经过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先后11次负伤,身上留下16处伤疤,失去右臂,被称为"独臂将军"。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军军长兼青海军区司令员、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四川省军区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年7月1日病逝。二军首任军长王震 王震(年4月11日-3年3月1日),湖南浏阳人。年参加工作。年加入共青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9年率部挺进新疆。后任中共中央新疆分局书记,新疆军区 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兼政委。年,后任铁道兵司令员兼政委。年,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年,任国务院农垦部部长。5年,任国务院副总理。8年,任中共中央军委常委。年,任中共中央党校校长。5年,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6年,任中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理事长。8年,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还曾任中日友协名誉会长,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名誉会长,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名誉理事长。是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八至十届中央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三、十四大代表, 至五、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年被授予上将军衔。3年3月1日在广州逝世,终年85岁,逝世后捐献了眼角膜。同年4月5日骨灰撒放在新疆天山。三军首任军长许光达 许光达(年11月19日-年6月3日),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湖南省长沙县东乡萝卜冲人。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年春入黄埔军校第5期学习。在革命生涯中,历任见习排长、排长、代理连长、军参谋长、师政委、师长,抗日军政大学训练部长、教育长、分校校长,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部部长兼延安交通司令、防空司令和卫戍司令,八路军第10师独立第旅旅长兼晋绥军区军分区司令,晋绥军区第3纵队司令,西北野战军军长、第兵团司令员等职,参加了南征作战、马良坪战斗、绥远战役、高家堡战役、榆林战役、沙家店战役、延清战役、宜川战役、澄郃战役、荔北战役、扶郿战役、兰州战役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许光达任装甲兵司令员、国防部副部长等职,为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卓著贡献。年被授予大将军衔。年6月3日逝世,终年61岁。 四军首任军长王世泰王世泰(.3.17-.3.14)是中共七、八、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大代表,十七大特邀代表,年9月在中共八大上当选为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7年8月在中共十一大上当选为第十一届中央委员;年9月、7年11月分别在中共十二大、十三大相继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至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二届全国人大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二至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甘肃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主任,年在海口病逝,享年98岁。 五军首任军长列斯肯 法铁依·伊凡诺维奇·列斯肯(-0),俄罗斯族,前苏联人。4年参加"三区革命",历任新疆民族军团长、旅长,代理三区民族军总指挥(9.8-0)。9年10月,接应人民解放军入疆,9年1月14日任新疆省人民政府委员。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0年1月10日,新疆民族军正式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军,同时中央军委任命原新疆民族军军长列斯肯为第五军军长。列斯肯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军首任军长。年7月返回苏联。六军首任军长罗元发 罗元发(.11.15-.5.10),福建省龙岩县人。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福建龙岩列宁青年队队长,红1军军部特务连政治委员,红13军第14师机枪连政治指导员,红14军直属队党总支书记,红九军团第14师4团代理政治委员兼政治处主任,红三军团第五师15团政治委员,红三军团保卫局执行科科长,红一军团 师一团政治委员,红一师政治部主任。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师独立团政治处主任,独立 师政治部主任,晋察冀军区 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雁北支队政治委员兼中共雁北地委书记,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第二旅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旅旅长兼政治委员,西北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 野战军六军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北疆军区司令员兼中共北疆区党委书记,西北军区空军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军区空军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兼国防科委副主任,国防科委顾问等,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九届候补中央委员。年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8年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七军首任军长彭绍辉 彭绍辉(.9.6-8.4.5),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湖南省湘潭县韶山人。年7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生涯中,历任班长、中队长、大队长、团长、师参谋长、师长、科长、军参谋长、军团参谋长、处长、旅长、军分区司令员、大学副校长、分校校长、军区副司令员、纵队副司令员、军区司令员、纵队司令员、军长、军区参谋长、军区副司令员、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副总参谋长等职,参加了参加了平江起义、长沙战役、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长征、百团大战、吕梁战役、汾孝战役、陇东追击战、指挥陇南和四川金堂地区的剿匪作战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 高级步兵学校校长、西北军区副司令员、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职。年被授予上将军衔。8年4月5日在北京病逝,享年7岁。 八军首任军长姚喆 姚喆(.8-9.5.7),曾用名姚秩章。湖南省邵阳县人。一九二八年参加平江起义。一九二九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班长、司务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师参谋长,北路军参谋长,陕甘宁独立师师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师三五八旅参谋长、骑兵支队副司令员、司令员,绥蒙军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野战军第八纵队司令员, 野战军八军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武汉军区副司令员。是四届全国人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五届全国常委,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姚喆是中国共产党 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 的军事指挥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九军首任军长赵锡光 赵锡光(-),云南省保山市人,年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堂。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团长、副师长、师长。后任国民政府军师、军长,第三十八集团军副司令,第八战区政治部主任,新疆警备总司令部副总司令兼第四十二军军长,南疆警备区司令兼整编第四十二师师长。9年9月在新疆率部起义。后任解放军第二十二兵团副司令员兼第九军军长。该兵团在陶峙岳和赵锡光带领下成建制转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0年11月,赵锡光兼任石河子城建处处长。4年任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副司令员。年10月赵锡光在石河子病逝。 十军首任军长杜义德 杜义德是湖北省黄陂县(今武汉市黄陂区)人,1927年参加农民协会,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参加农民赤卫军,1929年4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0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排长、连长、指导员、营政治委员、团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作战参谋、红四方面军直属纵队司令员兼第四局局长、骑兵师师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队长、支队长、副校长、副旅长、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冀南地委书记、冀南军区司令员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六纵队政治委员,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副司令员兼第十军军长、政治委员。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川南军区司令员,兵团副政治委员、代理政治委员,兵团政治委员、沈阳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旅大警备区政治委员、海军副政治委员、海军第二政治委员、兰州军区司令员等职。杜义德是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十三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军委委员。他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9年9月5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8岁。 十一军首任军长曾绍山 曾绍山(4-5),安徽省金寨县人。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5年1月6日因病在济南逝世,享年81岁。十二军首任军长王近山 王近山(5-8),原名王文善,男,汉族,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四军第十师三十团班长、排长、副连长、连长、副营长、营长,第十师二十九团团长、副师长,红三十一军第九十三师师长等职。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七 团副团长,三八五旅七六九团团长、旅副政治委员,一二九师新编第八旅代旅长、旅政治委员,三八六旅旅长,太岳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陕甘宁留守兵团新编第四旅旅长,太岳纵队副司令员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军区第六纵队副司令员、司令员,中原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副司令员兼十二军军长和政治委员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川东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 第三兵团副司令员,山东军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国家公安部副部长,南京军区副参谋长、军区顾问等职。是全国政协第五届常务委员会委员。年被授予中将军衔。8年5月10日在南京逝世。 十三军军长周希汉 周希汉(-8),湖北省麻城人。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生涯中,历任红军作战科长、八路军旅参谋长、解放军军长、海军参谋长、海军副司令员、海军顾问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解放军第四兵团十三军军长、海军副司令员兼海军参谋长等职,参与领导和组织建造核潜艇、导弹驱逐舰等工作,为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海军倾注了全部心血。年被授予中将军衔。8年11月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5岁。 十四军首任军长李成芳 李成芳(4.4-4.1),湖北省麻城县人。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生涯中,历任班长、排长、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团政委、军分区司令员、旅长、纵队政委、军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 第15军代军长、西南军区副参谋长、武汉军区副司令员、昆明军区第二政委、第五机械工业部部长、武汉军区 政委等职,为部队建设作出了贡献。年被授予中将军衔。4年1月3日在北京病逝,享年70岁。 十五军首任军长秦基伟 4年11月出生于湖北黄安(今红安)。年参加红军,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年11月,秦基伟任红四方面军总部 营二连连长,后任方面军警卫团团长、红三十一军第二七四团团长,红四方面军总参谋部补充师师长。参加长征。7年1月,率少数作战部队掩护西路军总后勤部,被敌骑兵分割包围于甘肃临泽。率部坚守,苦战数日,终于突出重围。抗日战争爆发后,7年11月,任八路军一二九师独立支队司令员。0年6月,调任一二九师新编第十一旅副旅长,率部参加了百团大战。解放战争时期,7年8月,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九纵队在河南博爱王卜昌地区成立,秦基伟任司令员。9年月,秦基伟任第二野战军四兵团十五军军长。1年3月,秦基伟率领被改编为中国人民 的第三兵团十五军参加 。年10月14日,在 的上甘岭战役立下赫赫战功直接决定日后的军旅生涯。年以后历任云南军区副司令员、昆明军区副司令员,同年被授予中将军衔。7年9月至1年6月任昆明军区司令员、3年至5年10月任成都军区司令员。5年10月调入北京军区,先后任第二政委、 政委、司令员。1年,受中央军委委托,秦基伟成功地组织了 的华北实兵实弹战役大演习。4年10月1日国庆35周年,秦基伟担任了阅兵总指挥,陪同邓小平检阅受阅部队。8年任中央军委委员、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部长。同年授予上将军衔。3年3月当选为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7年月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83岁。 十六军首任军长尹先炳 尹先炳(5一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六军首任军长。年授衔为大校,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自由独立勋章。湖北省汉川县羊占口村人。年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十七军首任军长王秉璋 王秉璋(4-),河南省安阳县人。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司令部作战科科长、参谋处处长,鲁西军区司令员兼教三旅(三四三旅)副旅长,代旅长,湖西军分区司令员,冀鲁豫军区第六、第十一军分区司令员,冀鲁豫军区豫东指挥部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晋冀鲁豫军区第十一纵队司令员,第二野战军第十七军军长,9年11月起到年月任空军参谋长,年月到8年11月任空军 副司令员兼参谋长,8年11月到年4月任空军 副司令员,年4月到年6月改任空军 副司令员兼国防部第五研究院 副院长,年6月到4年1月任空军 副司令员兼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4年1月到7年7月任空军 副司令员兼国务院第七机械工业部部长,7年7月到8年1月任空军 副司令员,8年1月起到1年9月任空军 副司令员兼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 副主任,曾被授予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年9月5日在北京逝世,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 、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 十八军首任军长张国华 张国华(4—),4年1月日生于江西省永新县。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时期,曾任红4军班长、干事,红1军团第师5团连政治指导员、军团政治部巡视团主任,第师6团党总支书记,军团教导大队政治委员、河东游击支队政治部主任,陕南游击支队科长,第师第4团特派员,晋西游击支队政治部主任。抗日战争初期,任八路军第师战士话剧团主任。直属队政治处主任。鲁西军区第七支队政治,委员8年底随师部挺进山东。后任第师独立旅第团兼运(河)西军分区政治委员,黄河支队政治委员,教导第4旅兼(微山)湖西军区政治委员,中共湖西区委书记,冀鲁豫军区第四、第九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第1纵队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第7纵队副政治委员,豫皖苏军区司令员,第二野战军18军军长。0年与政治委员谭冠三率第18军进军西藏,指挥昌都战役,完成和平解放西藏任务。建国后任中共西藏工作委员会书记,西藏军区司令员。9年指挥平息西藏武装叛乱。5年任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 书记,西藏自治区第二届政协主席,中共四川省委 书记、省革命委员会主任。7年起任成都军区 政治委员。是 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1,,3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年月1日在成都逝世。 十九军首任军长刘金轩 刘金轩(年9月18日-4年4月7日),原名刘发宏,出生在湖南省祁阳县文明铺镇丝塘冲村人。年6月报名参军,加入国民党。年5月,刘金轩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和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中共十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4年4月7日,刘金轩在北京病逝,终年76岁。 二十军首任军长刘飞 原名刘松清,曾用名刘清。年1月生于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年1月率赤卫军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红4军任排长、连长、营政治委员、团政治委员,独立师政治部主任等职。8年春奉调到新四军工作。曾先后任新四军第3支队政治部组织科长、3支队第6团政治处主任,江南抗日义勇军政治部主任,江南人民抗日救国军第1纵队政治委员。江南人民抗日救国军政治部主任、救国军第5支队司令员。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6师18旅53团团长兼政治委员、第54团政治委员、旅政治部主任、旅长兼苏中 军分区司令员,苏中军区独立第旅旅长。5年11月,任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旅旅长。部队整编为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第师,任师长。9年1月起任人民解放军第0军军长。新中国成立后,任皖南军区司令员、安徽军区司令员、南京军区公安军司令员、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员。0-3年任南京军区顾问。第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共八大代表。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4年10月4日在南京逝世。 二十一军首任军长滕海清滕海清,年3月日生于安徽省金寨县。年8月带领30余名赤卫队员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年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红4军第10师班长、副连长、连长、师部通信队排长。年10月,随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鄂豫苏区西征入川,参加开辟川陕苏区的斗争和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作战,曾任巴中游击大队大队长兼政治委员,红30军连指导员、营教导员。长征到陕北后,任红4军第10师8团政治委员。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9师旅教导大队大队长。8年3月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奉派到新四军,任游击支队第大队大队长兼政治委员。后任游击支队第团团长,八路军第4纵队第5旅旅长,新四军4师第11、第9旅旅长。抗日战争胜利后,率所部第9旅由淮北进入鲁南,划归山东野战军建制,任山东野战军第纵队第9旅旅长,后任华东野战军第纵队6师师长、第13纵队副司令员、第纵队司令员,第三野战军第7兵团1军军长。新中国成立后,继任第1军军长并兼政治委员。4年6月起任军事学院高级系副主任、政治部副主任、战役法教授会副主任。翌年调任石家庄高级步兵学校校长。1年起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内蒙古军区司令员和内蒙古自治区革委会主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中共八大代表,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年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7年10月6日在北京逝世。 二十二军首任军长孙继先 孙继先,一九三一年参加宁都起义。一九三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江西独立第四师教导大队区队长,红二十二军第六十四师连长,江西模范师第二团营长,红一军团 师一团营长,陕甘支队一大队连长,红一军团 师一团参谋长,红三十一军九十三师参谋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七 团参谋长,津浦支队支队长,山东纵队第二支队支队长,第二旅旅长,教导 旅旅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 分校副校长,鲁中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军区第四师师长,华东野战军第八纵队副司令员,第三纵队代司令员,第三野战军二十二军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七兵团参谋长兼浙江军区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高级系副主任、主任,军事学院战役系副主任,中国人民 第二十兵团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训练基地司令员,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副院长,济南军区副司令员、顾问。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委员会委员。 二十三军首任军长陶勇 陶勇(-7)原名张道庸。安徽省霍丘县人。一九二九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一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军游击队排长、副连长、连长,中共鄂豫皖边区分局保卫队队长,红四军十二师三十五团连长,第十师二十八团营长、副团长、团长,红九军第二十七师八十一团团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 支队副参谋长,苏皖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三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师三旅旅长兼苏中军区第四军分区副司令员,中共华东党校大队长,苏浙军区第三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第八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新四军 师副师长,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司令员,第三野战军二十三军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九兵团副司令员,中国人民 第九兵团代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海军工海舰队司令员,海军副司令员兼东海舰队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二十四军首任军长王必成 王必成(-9),湖北省麻城人。年参加赤卫队,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生涯中,历任班长、副连长、连长、营长、营政委、副团长、团长、团政委、副师长、旅长、纵队司令、军长、兵团副司令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浙江军区司令员、 第9兵团副司令员、上海警备区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昆明军区司令员、武汉军区司令员、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职,参加了抗美援朝。年被授予中将军衔。9年3月13日在南京病逝,享年77岁。 二十五军首任军长成均 成均(1-8),湖北省荆州人。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先后任红军班长、红军团警备团班长、排长。1年9月起在红3军(原红军团)第7师19团任副连长、连长等职。年1月任黔东独立师第1团副团长。4年10月任红军团第4师10团营长。5年11月任红军团第6师第18团团长(政委余秋里),率部参加长征北上。6年7月任红方面军第军第6师第18团团长,率部担任军团前卫,10月率部长征到达甘肃会师。到达陕北后参加山城堡役,7年8月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期学习。抗日战争时期,8年起任新四军第4支队第8团营长,9年1月任新四军第5支队挺进团团长、第10团团长。1年3月任新四军第师第5旅旅长。3年春兼任淮南军区路东军分区司令员,9月兼任路西军分区司令员。5年秋任新四军新师副师长。解放战争初期,任新四军第7师师长,山东野战军第纵队5旅旅长,6年10月任山东野战军第7师(新四军第7师改称)师长(政委赵启民)。7年月任华东野战军第7纵队司令员(政委赵启民)。9年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5军军长(政委黄火星)。新中国建立后,成钧历任第十兵团副司令员、华东防空部队司令员、中央军委防空部队副司令员兼华北防空部队司令员、中朝空军联合司令部副司令员、中央军委防空副司令员、空军副司令员兼空军技术部部长、空军党委副书记。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并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二十六军首任军长张仁初 张仁初(年-年11月4日),男,汉族,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县人。年11月,参加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游击一大队。5年3月,红33军98师94团,团长。5年6月,红1方面军1军团师4团营,营长。6年10月,红1军团师5团,团长。9年3月,师团,团长。0年11月,师教导第旅,副旅长。5年7月,八路军山东滨海军区,参谋长。5年1月,山东滨海军区参谋长兼警备第10旅旅长。6年4月,山东鲁中军区,参谋长。7年3月,华东野战军第8纵队,参谋长。同年11月,华东野战军第8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8年5月,华东野战军第8纵队,司令员。9年月,第3野战军第6军军长。0年11月,中国人民 第6军军长。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军军长。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二十七军首任军长聂凤智 聂凤智。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四军第1师班长、排长、连长、连政治指导员,红九军第7师81团副营长、营长、营政治教导员、副团长,红三十一军团长、团政治委员。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员、队长、副团长,抗大 分校胶东支校校长,胶东军区第五旅13团团长、旅长,中海军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军区第六师师长,第五师师长,华东野战军第5师师长,第九纵队参谋长、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司令员,第三野战军二十七军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政大学教育长,华东军区空军司令员,中朝联合军空军司令员,南京军区、福州军区空军司令员,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兼军区空军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军区空军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二十八军首任军长朱绍清朱绍清(年1月10日-9年月3日)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年参加红军,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历任华容赤色警卫队宣传员、司号员、司务长,红六军七师特务营班长,四师十二团分队长、排长、连长、营长。红四师十团团长。新四军四支队营长、副团长、军政干部学校大队长。0年任新四军八团副团长、江北游击纵队参谋长。1年以后任新四军旅参谋长、副旅长、旅长、旅党委副书记。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野战军二纵队四旅旅长、四师师长、师党委副书记。8年11月任华东野战军二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9年月任第三野战军二十八军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二十八军军长、三十一军军长。1年任福州军区副司令员、福州军区戈委常委、福州军区代司令员。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7年当选为中共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年在中共十二大上当选为中央纪委委员。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9年月3日在福州病逝,终年76岁。 二十九军首任军长胡炳云 胡炳云(1年-6年),四川南充人,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红33军任连政治指导员。长征中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任红1军第师4团连长。到陕北后任红师4团副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师团营长。9年起任苏鲁豫支队第1大队大队长,师教导1旅1团团长,新四军第3师19团团长、第7旅副旅长。解放战争时期,任苏中军区第旅旅长、军区参谋长,华中野战军第7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华东野战军第11纵队司令员,第三野战军9军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福建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年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 第9兵团参谋长。年回国后,任济南军区参谋长、兰州军区副司令员、总参谋部第三部部长、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6年月8日在北京逝世。三十军首任军长谢振华 谢振华(6.9-.8),男,原名谢振泮,6年9月生,江西省崇义县人,少将军衔。原中顾委委员、昆明军区政治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二、十三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届中央会候补委员,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谢振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年8月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8年3月,华东野战军以第二纵队、第十一纵队和第十二纵队组成苏北兵团。谢振华历任第十二纵队副政治委员、副司令员、司令员等职。9年月,华东野战军第十二纵队奉命改编为第三野战军第三十军,谢振华任第三十军军长。9年7月,他调任华东军政大学第二总队政治委员。1年1月任军事学院基本系主任兼党委书记。年军事学院战役系学习,毕业后任 1军长。8年8月回国,任1军长,69军长。1年4月山西省委第1书记,省革委会主任,省军区司令员。5年5月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7年1月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年-5年8月30日任昆明军区政委兼云南省军区党委书记。5年1月-6年6月日协助成都军区做好原昆明军区精简整编工作。三十一军首任军长周志坚 周志坚(7-),原名周裕发。7年1月1日出生于湖北省大悟县。年参军,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周志坚历任战士、通信员,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十二师交通队班长、排长,红九军军部交通队副队长、政治指导员,红九军第二十五师七十四团三营政治委员、副团长、团政治委员,红九军第二十七师八十一团团长,红军大学高级科学员,红四军第十师师长、第十二师参谋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周志坚历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一队学员兼区队长,中共河南省委徐州工委砀山干训大队教员、豫东工委军事部长兼豫东八区保安司令部参谋长,豫鄂挺进纵队参谋长、纵队第二团团长兼政治委员、纵队平汉支队(后改为 支队)司令员,新四军第五师十三旅旅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周志坚历任中原军区第二纵队副司令员,山东省胶东军区新五师师长,华东野战军第十三纵队司令员,第三野战军三十一军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周志坚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三十一军军长,总政治部高级干部文化班学员,军事学院战役系学员,舟嵊要塞区司令员,政治学院学员,沈阳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顾问,南京军区顾问等职。0年5月和年7月,他先后两次在上级领导下,率领部队进行渡海登岛作战,解放并从国民党军队手中重新夺回福建东山岛。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年6月离职休养。年6月9日时4分在武汉逝世,享年89岁。三十二军首任军长谭希林 年3月1日生于湖南省长沙县。年4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工兵营。毕业后被分派到国民革命军叶挺独立团任排长,后调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任排长、副连长。年9月随警卫团参加湘赣边界秋收起义,转战至井冈山。后任工农革命军第1军1师连长,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副营长。年后历任红4军随营学校总队长兼教育长,闽西红军学校校长,红0军代军长兼第1纵队司令员,闽西新红1军参谋长兼34师师长,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警卫团团长。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特科学校编入干部团,任该团特科营工兵教员。到陕北后,任抗日红军大学地方干部营营长、抗日军政大学队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部参谋长。8年底奉调赴华中,先后任中共豫鄂边区委员会军事部部长,新四军第4支队参谋长兼第14团团长、江北游击纵队司令员、第师6旅旅长兼政治委员、津浦路西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皖江军区司令员兼第7师代师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山东野战军第7师师长、豫皖苏军区 副司令员、胶东军区代司令员、人民解放军第3军军长。9年6月曾率部解放青岛。新中国成立后,任山东军区 副司令员兼青岛警备司令部司令员。0年出任中国驻捷克斯洛伐克大使,4年届满回国后重回部队,任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年至年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0年月11日在北京逝世。三十三军首任军长张克侠 张克侠(年10月7日-4年7月7日)年张克侠出生于河北献县。6年7月,考入北京清河陆军军官预备学校。年秋,升入保定军官学校。年毕业,在宋哲元的第二十五混成旅任见习军官。年月南下广州,先在陆军讲武堂任教官,后任队长。年参加北伐,担任北伐军 营营长。北伐开始后,他回到张家口,动员冯玉祥率部参加北伐。年春,张克侠辗转到了莫斯科,进入中山大学学习。年暑假学校决定他回国参加革命斗争,仍在冯玉祥西军任职。年赴上海经张存实和李翔梧介绍,中央批准成为中共特别党员,成为周恩来直接领导下的"特别党员",开始了长期地下工作的革命生涯。同年张克侠被冯玉祥任命为张自忠的参谋长。"九一八"事变后,张克侠被9军保送进入陆军大学深造。年5月,冯玉祥将军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在张家口组织察绥民众抗日同盟军,张克侠任同盟军的高级参谋、干部学校校长。7年"七七"事变前,张克侠任国民党二十九军副参谋长,参加了卢沟桥抗战。此后,张克侠先后担任冯玉祥将军的第六战区司令部高级参谋、副参谋长等职,8年又随冯玉祥将军前往武汉。9年,张克侠任国民党五十九军参谋长,后任三十三集团军参谋长、副总司令等职,转战山东、河南一带抗日。6年1月,授陆军步兵上校。年1月,晋升陆军少将。8年9月,晋升陆军中将。5年,抗战胜利后,张克侠被任命为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官。他在国民党军队上层人物中积极开展反对内战、反对独裁的活动,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破坏和平、发动内战的阴谋。8年11月8日,张克侠与何基沣一起,率五十九军两个师、七十七军一个半师共二万三千余官兵,在贾汪、台儿庄防地举行起义。参加了渡江战役和解放上海的战役,先后担任人民解放军三十三军军长,并兼任上海淞沪警备区参谋长。0年,张克侠才公开自己的共产党员身份。年,张克侠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4年7月,张克侠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三十四军首任军长何基沣 何基沣(年10月-0年1月0日),河北藁城人。年春,赴喜峰口抗击日军,以战功升为第旅旅长。卢沟桥事变前夕,率部驻守卢沟桥一带,多次挫败日军。卢沟桥事变发生后,直接指挥驻军抵抗。以机智顽强的作战赢得时人赞誉,成为一代抗日名将。8年春秘密赴延安,9年1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8年11月,同张克侠一起率领国民党第七十七军和第五十九军共两万余人在贾汪、台儿庄驻地起义,为淮海战役的胜利作出了贡献。8年1月10日,毛泽东、朱德向在淮海战役中举行起义的国民党军第3绥靖区副司令官、中共地下党员何基沣、张克侠发出贺电,祝贺他们起义成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四军军长、南京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员、华北行政委员会委员兼水利局局长,水利部副部长,农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等职。是 、二、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和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0年病逝于北京。三十五军首任军长吴化文 吴化文(-年),字绍周,祖籍山东掖县,清宣统三年(1年).随父迁入蒙城县移村集。他先后追随冯玉祥、蒋介石、汪精卫, 加入解放军,解放南京城,打下南京总统府。建国初,吴因病申请退役。先后任浙江省人民委员会委员、政协副主席、交通厅长、全国政协委员。年病逝。三十六军首任军长刘万春 生于年10月。河北交河人,字寿山。回族。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九期步兵科毕业。9年1月兼任第军(辖第师、第30师、第36师)军长。7月升兼第9兵团副司令官。9月19日在绥远归绥率部起义。1月9日第军改编为人民解放军第36军(辖第师、第师、第师),任军长。0年1月兼任绥远省政府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11月因涉嫌"反革命"被公安部逮捕。7年3月转押抚顺战犯管理所。3年7月转押北京秦城监狱。6年8月获释后定居北京。7年11月当选政协北京市委员。3年1月在北京病逝。三十七军首任军长张世珍 张世珍(年8月1日-年1月6日),别名张卓吾,山西闻喜人,原名张卓吾,以字行。北方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步兵科毕业。获颁二级解放勋章。9年9月19日在绥远归绥率部起义。1月9日出任人民解放军第37军(辖第师、第师、第师)军长。1年9月兼任第3兵团修建委员会第二分会主任。年1月3日第37军裁编,降任第69军第二副军长。年9月授予共和国少将军衔,获颁二级解放勋章。年1月6日在北京病逝。三十八军军长李天佑 4年1月生于广西临桂县。年夏入桂军当兵。年被选送到南宁教导总队学习,受到队内共产党人的影响。同年10月在张云逸的率领下开赴百色地区,途中加入中国共产党。1月参加百色起义,任中国工农红军第7军排长、特务连连长。年5月伤愈后任红一方面军第7军58团副团长。年起任58团团长、红3军团第5师13团团长。4年1月任红3军团第5师师长。5年初任红3军团作战科科长。红一、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今小金)会合后,调任红四方面军第30军参谋长。到陕北后,任红1军团第10团团长、第师副师长。6年5月任第4师师长。抗战爆发后,任八路军第师旅团团长。8年3月任第旅副旅长、代理旅长。9年赴苏联就医,并入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与刘亚楼、卢冬生等同班。3年8月化装成蒙古商人,穿越荒芜人烟的戈壁滩,经宁夏、甘肃到达西安。4年3月回到延安。6年1月起任北满军区参谋长,4月指挥军区部队一部进占哈尔滨,任松江军区司令员兼哈尔滨市代理卫戌司令员。7年5月任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司令员。8年1月任东北野战军第1纵队司令员。8年11月任东北野战军第38军军长。9年5月任第四野战军第13兵团 副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任广西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参与领导改编国民党军起义部队、剿灭国民党残余武装和土匪的斗争,共歼匪特38万人。4年入南京军事学院战役系学习。7年毕业后,任广州军区 副司令员、代理司令员。年9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年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参与领导人民解放军正规化、现代化建设。是第二、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 至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0年9月7日在北京病逝。三十九军首任军长刘震 刘震(5年3月3日-年8月0日),男,原名刘幼安。湖北省孝感孝昌县人。辽沈战役后,第纵奉命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9军,刘震任军长。9年4月,刘震被任命为新组建的14兵团副司令员兼39军军长。9年8月1日,改任13兵团副司令员兼39军军长。0年10月,刘震被任命为中南军区空军司令员。0年11月调任东北军区空军司令兼 空军司令。4年3月,刘震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兼东北军区空军司令员。4年10月入军事学院战役系学习,8年9月兼任空军学院院长、政治委员。3年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7年起任新疆军区司令员、中央军委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3书记(后为第书记)。0年至5年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刘震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8年7月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7年在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年8月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四十军首任军长韩先楚 韩先楚(年月-6年10月),男,湖北省红安县(原黄安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上将,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军首任军长,原中央军委常委,福州军区原司令员,兰州军区原司令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6年10月3日,韩先楚在北京病逝,享年73岁。四十一军首任军长吴克华 吴克华(年1月7日-7年月13日),江西省弋阳县人。中国共产党 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 的军事指挥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十军 团排长,军政治部特务连连长,军部特务大队大队长,红七军团第二十师六十团营长,少先队中央总队部参谋长,红五军团第十三师三十七团团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副司令员,第二支队司令员,第五旅旅长,山东军区第五师师长,胶东军区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司令员,辽东军区副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四十一军军长。解放后,任第15兵团副司令员、华南军区参谋长。年7月任海南军区司令员兼第43军军长。4年7月入南京军事学院学习。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7年毕业后,任济南军区 副司令员、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员、铁道兵司令员,成都军区、乌鲁木齐军区司令员。0年至年任广州军区司令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三、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候补中央委员。年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7年月13日在广州逝世,享年74岁。四十二军首任军长万毅 万毅(年8月8日~7年10月31日),男,满族,原名万允和,字倾波,辽宁大连人,满族将军中军衔 者,中国共产党的 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 的军事指挥员、政治工作 和高级将领。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7年10月31日,万毅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8年11月至9年3月任东北野战军第4军(第5纵队改称)首任军长、党委书记。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华中局委员、中南军区特种兵司令部党委书记;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中南军区炮兵司令部司令员、党委书记;解放军炮兵 副司令员兼东北边防军炮兵主任;中国人民 特种兵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学校校长、党委书记;中央人民政府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装备计划部部长;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等。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获得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5年7月起按正大军区职待遇。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他还是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二届国防委员会委员。7年10月3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四十三军首任军长洪学智 洪学智(年月日---年11月0日),安徽省金寨县人。中国共产党的 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我军现代后勤工作的开拓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原副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原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原部长兼政治委员。年和8年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被人称之为"六星上将"。8年11月,洪学智同志率领部队参加平津战役,先截断平津之敌联系,封堵了北平敌人海上逃跑之路,为平津战役胜利作出了贡献。此后,他任四十三军军长,率部作为四野先遣兵团南下,途中被任命为第四野战军第十五兵团 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洪学智任中南军区第十五兵团 副司令员、广东军区副司令员,东北边防军第十三兵团副司令员,中国人民 副司令员,总后勤部副部长,总后勤部部长、党委书记。我军现代后勤工作的奠基人和开拓者。7年8月,在党的十一届一中全会上洪学智当选为中央军委委员,9月任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主任。0年1月,洪学智同志再次出任总后勤部部长,后又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总后勤部部长兼政委。7年再任中央军委副秘书长。0年,他被增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党组副书记。3年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党组成员。洪学智是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 、五、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二届国防委员会委员;年和8年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年11月0日时1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洪学智同志两次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 次任职时期:7年5月—9年10月(前任:黄克诚大将;继任:邱会作中将);第二次任职时期:0年1月—7年11月(前任:张震上将;继任:赵南起上将) 四十四军首任军长邓华 邓华(年4月8日-0年7月3日),湖南郴县人。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生涯中,历任中国工农红军连党代表、团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八路军军分区司令员和政治委员、旅政治委员,东北保安副司令兼沈阳市卫戍司令、辽吉军区司令员、纵队司令员、军长、兵团司令员等职。参加了古田会议、长征、湘南起义、平型关战斗、百团大战、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湘赣战役、广东战役等,组织指挥了海南岛战役。8年11月,辽沈战役后,任第44军军长。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中国人民 副司令员兼 副政治委员、代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沈阳军区司令员。协助彭德怀指挥抗美援朝 至第五次战役,组织指挥年秋季战术反击作战、上甘岭战役及年夏季反击战。年被授予上将军衔。0年7月3日在上海病逝。四十五军首任军长黄永胜 黄永胜(年11月17日-3年4月6日),原名黄叙钱,湖北咸宁人,9年先后任第四野战军四十五军军长,第十四、第十三兵团副司令员。曾参加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解放广西战役。曾任中共政治局委员,解放军总参谋长,参与了林彪夺取党和国家 领导权的阴谋活动。年被授予上将军衔。3年被开除党籍。1年1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 人民法院特别法庭确认黄永胜是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主犯,判处有期徒刑13年,剥夺政治权利5年。3年4月6日,黄永胜于青岛保外就医时因病去世。四十六军首任军长詹才芳 詹才芳(年9月1日-年1月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中将,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5年八月任冀东军区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第九纵队司令员,第四野战军四十六军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军长,中南军区公安部队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顾问等职。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第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二、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在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年1月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四十七军首任军长梁兴初 梁兴初(年8月3日-5年10月5日),男,江西吉安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中将军衔。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八路军师教五旅旅长,新四军独立旅旅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东北民主联军第十纵队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军军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率部参加 。 结束后,曾任海南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等职。为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党内,曾任中共四川省委、成都军区党委第二书记等职。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5年10月5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岁。四十八军首任军长贺晋年 贺晋年(.10.1~.05.11),男,陕西省安定(今子长)县贺家湾人,陕北红军创建人之一,原军委装甲兵副司令员(正大军区职待遇)。年被授予少将军衔。9年3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8军军长、党委常委(政委陈仁麒)。曾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在党的第十二、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年5月11日7时35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四十九军首任军长钟伟 钟伟(1年10月6日-4年6月4日),男,湖南平江人;原名钟步云,又名钟德泰;年入团,年入党并参加工农红军;在革命战争年代,先后在红三军团、十五军团担任团政委、师政治部主任;新四军第三师第十旅二十八团团长、第十旅副旅长;东北野战军第二纵队第五师师长、第十二纵队司令员,8年11月任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九军军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广西军区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军司令部参谋长,北京军区参谋长等职;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和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9年"文革"期间遭受迫害,后平反,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按大军区副职待遇离休,被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4年6月4日,在北京因病逝世,终年73岁。五十军首任军长曾泽生 曾泽生(年10月-3年月日),年10月生于云南省永善县大兴镇,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堂,滇军第98师军士队队长,原国民革命军第60军军长,8年10月17日率60军战场起义,起义部队编为解放军第50军,任军长。年授予中将军衔。曾泽生是 至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三、第四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五十一军首任军长张轸 张轸(-1),河南罗山县人。6年起先后入北京清河陆军 预备学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9年被选送赴日本,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年回国,在陕西陆军一师任参谋,年1月入河南陆军训练处任战术教官等职。同年10月任黄埔军校战术总教官。1月调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十九师五十六团任团长,年4月后升任师长、副军长兼师长。年8月在国民革命军第十一路军总指挥部任参谋长,后在国民政府军政部任职。抗日战争爆发时张轸任豫北师管区司令,8年1月任 一零师师长。同年6月任第十三军军长,9年8月任陆军补充兵训练总处处长,1年7月任第十一集团军副总司令兼六十六军军长,年1月任第十战区副长官兼豫南游击总部总指挥。9年5月,张轸率部余人在武汉金口起义,配合人民解放军渡江作战。年获一级解放勋章。建国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1军军长,湖北军区副司令员、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国家体委委员兼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 、二、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副省长、河南省政协副主民革中央委员等职。1年7月8日病逝在郑州,终年87岁。五十二军首任军长王劲修 王劲修生于年5月4日(清光绪二十九年四月十七)。湖南长沙人,字健飞;长沙讲武堂、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期、陆军大学正则班第十三期毕业。9年4月任长沙绥靖公署副主任兼湖南省保安司令部副司令。7月调任湖南省绥靖总司令部副总司令。8月4日参加程潜、陈明仁领导的长沙和平起义后任中国国民党人民解放军第1兵团第1军(辖第1师、第师、第3师)军长。11月所部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军(辖第14师、第15师、第16师),仍任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参加广西剿匪。先后任省人民政府委员,解放军四野二十一兵团副司令员兼五十二军军长。0年5月30日在广西桂林因遭到批判而 。五十三军首任军长彭杰如 彭杰如(-0),湖南益阳人,年底前往广州,入大本营军政部广东陆军讲武学校学习,年秋转入黄埔军校 期第六队学习,加入中国国民党。参加 、第二次东征和北伐战争。历任黄埔军校教导三团排长,国民革命军第六军第十七师连、营长。年起任第十师中校团附、上校团长,第四十五师补充旅旅长、副师长、师长。8年秋彭杰如升任第十四军副军长。9年4月任湖南省保安副司令,8月随程潜、陈明仁等起义,任 兵团副司令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一兵团五十三军军长。参加广西剿匪战斗。转业后任中南行政委员会参事,武汉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副主任。民革第五届中央委员,兼武汉市委会主任委员,武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政协副主席。是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二至五届全国政协委员。0年病逝。五十四军首任军长丁盛 丁盛(-9.9.5),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江西省于都县人。在军旅生涯中,历任班长、连指导员、科长、团政委、旅长、师长等职。先后参加了长征、百团大战、保卫四平、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副军长、军长、副司令员、司令员等职,参加了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等。年被授予少将军衔。9年9月5日,在广州逝世,享年86岁。五十五军首任军长陈明仁 陈明仁(3-4),湖南省醴陵市洪源乡洪源村(今南桥镇洪源村)陈家岭人。年毕业于黄埔军校 期。在革命生涯中,历任国民革命军少将旅长、中将师长、军长、兵团司令官、湖南省政府代主席等职。9年8月4日率部在长沙起义,后任第二十一兵团司令员、湖南省临时政府主席、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第五十五军军长等职。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4年5月1日在北京逝世。五十八军首任军长孔庆德 孔庆德(1年月14日~年9月9日),山东省曲阜市保宁村人,孔子73代后裔;1年月14日出生,年参加国民革命军,年1月入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历任营长、团长、冀南军区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等职,参加了阳明堡、百团大战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历任旅长、纵队副司令员、军长等职,参加了上党、邯郸、邓县、襄阳和进军大别山等战役战斗;9年月任人民解放军第58军军长,同年5月任河南军区副司令员兼第58军军长,年毕业后任中南军区炮兵代司令员,后任武汉军区副司令员(其中1~5年任中共湖北省委书记)。3年离职休养,经中央军委批准享受大军区正职待遇。年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孔庆德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年9月9日1时9分在武汉逝世,享年岁。六十军首任军长王新亭 王新亭(.1.3-4.1.11),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湖北省孝感县(今孝感市)王家岗村人。在革命生涯中,历任红军连教习、连指导员、团部书记、团政治处主任、师政治部主任、军政治部主任、大学政治部主任、方面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师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旅政委、纵队政治部主任、军区司令员、纵队司令员、军长、兵团副司令员等职。先后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历次反"围剿"斗争、开辟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和红军长征,参与指挥长生口、神头岭和响堂铺战斗,参与指挥漳南战役,参加了临汾战役、晋中战役、太原战役、扶郿战役、兰州战役、秦岭战役、成都战役等,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功勋。9年,王新亭任第18兵团第60军军长兼政治委员、第18兵团 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参加扶郿、兰州、秦岭、成都等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军区副政委、济南军区代理司令员兼第二政委、军事科学院副政委、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军事科学院政委等职。年被授予上将军衔。4年1月11日病逝于北京,终年76岁。六十一军首任军长韦杰 韦杰(4年3月9日-7年月3日),广西省东兰县人。壮族。中国共产党 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 的政治工作 和 的军事指导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韦杰,一九二九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三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七军班长、排长、连长,红三军团第五师十三团营长,红十五军团第七十三师二 团参谋长、团长、骑兵团团长,第七十四师师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员队队长,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团长,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八团团长,八路军一二九师新编 旅旅长,太行军区第五军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六纵队副司令员兼十六旅旅长,华北军区第十四旅队司令员,第十八兵团六十一军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十八兵团军长兼川北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 第三兵团第六十军军长并入朝参战,回国后,先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高级函授系主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一九八七年二月三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七十三岁。六十二军首任军长刘忠 刘忠(年-00年),福建省上杭县才溪乡才溪村人。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上杭县赤卫军军需长,红军学校排长,红四军第三纵队十九大队政委,红一军团第1师36团政委,第11师33团政委,第二师五团政委,红一军团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军团司令部侦察科科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和两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大队大队长,第六分校校长,晋豫联防军司令员兼八路军19师旅副政委,太岳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晋冀鲁豫军区旅旅长,参加了百团大战及开辟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斗争。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军区第四纵队10旅旅长,第四纵队参谋长,太岳军区司令员,华北军区第15纵队司令员,第18兵团6军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康军区司令员,川西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务部部长、物质保障部部长、副教育长、副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副校长。年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8年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00年8月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六十三军首任军长郑维山 郑维山(5-),湖北省麻城县乘马区第四乡屋脊洼村(现河南省信阳市新县泗店乡泗店村屋脊洼)人。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分队长、指导员、团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抗日军政学校主任军事教员、抗大二分校副校长、军区教导团团长兼政委、分区司令员等职。解放战争时期,郑维山任张家口卫戌司令员、察哈尔军区司令员、晋察冀野战军第三纵队司令员兼石家庄市卫戌司令员、华北军区第二兵团三纵队司令员、 野战军第19兵团第63军军长。0年任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参加了 。年至1年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司令员。年被任命为兰州军区司令员。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年5月9日1时10分在北京逝世,终年85岁。 六十四军首任军长曾思玉 曾思玉(1年月日-01年1月31日),江西省信丰县人,年参加革命,年参加红军,年加入中国共产党,4年参加长征,5年入红军大学学习,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师第旅团政治处民运股股长、冀鲁豫军区分区司令员等职;解放战争时任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华北军区四纵司令员、第十九兵团六十四军军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参加抗美援朝,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后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武汉军区司令员、湖北省委书记、革委会主任、济南军区司令员等职。01年1月31日逝世,享年10岁。六十五军首任军长邱蔚 邱蔚(-7),湖南省浏阳县人,新中国解放军少将,年10月生于湖南省浏阳县,年1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任红三军团排长,连长,营长,侦察参谋,副团长等。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 军分区一支队三团团长, 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第二旅副旅长,晋察冀军区第四纵队十旅旅长,第八纵队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河北省军区副司令员,中国人民 兵团副参谋长,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兵团六十四军军长。年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二级独立、一级解放勋章。年初,调任河北省军区,他在山东青岛仅工作了几个月。7年8月19日14时40分,在山东青岛不幸遇难逝世,享年44岁。 六十六军首任军长肖新槐 肖新槐(-0),原名肖贤怀,又名肖荣新。先后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山西决死第四纵队训练部部长,八路军一二○师独立第二支队司令员,晋察冀军区第十军分区参谋长,第三军分区参谋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独立第二旅旅长,独立第七旅旅长,晋察冀军区第六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第二十兵团六十六军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 军长,山西省军区司令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0年8月日在北京病逝,享年71岁。六十七军首任军长韩伟 韩伟(年月10日~年4月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湖北省黄陂县人。曾参加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北伐战争、秋收起义。在中央革命根据地成长为福建军区参谋长兼独立第八师师长。建国后曾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军政干部学校军事教育主任,第二军分区四团团长,冀中军区警备旅副旅长,第九军分区司令员,雁北支队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热河军区司令员,晋察冀野战军第二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第二十兵团六十七军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师范学校校长,华北军区副参谋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年4月8日在北京逝世。六十八军首任军长文年生 文年生(-8),湖南省岳阳县人[1]。年入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六军教导团当兵。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三军团排长、连长、副团长、团长,红三军团司令员侦察科科长,第三师十团团长,第八十一师师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队长,八路军一二○师三五九旅七一八团团长兼团政治委员,陕甘宁留守兵团警备第八团团长,绥德警备司令部副司令员,警备 旅旅长兼关中军分区司令员,八路军南下第三支队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冀热辽军区副司令员、纵队副司令员,冀察军区代司令员,晋察冀野战军第三纵队副司令员,华北军区第六纵队司令员,第二十兵团六十八军军长、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湖南军区副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南军区司令员,中南军区副参谋长,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年9月7日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中共七大正式代表,中共八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8年被迫害致死,8年平反昭雪,恢复名誉,被追认为烈士。六十九军首任军长董其武 董其武(.11.7-9.03.03),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山西河津人。在革命生涯中,历任国民军排长、连长、营长、旅部副官长,国民革命军侦察队队长、先遣总队支队长,国民党军天津警备司令部参谋、干部政治训练所队长、第73师团团长、第35军18旅旅长、第65军师师长,陆军暂编第4军、骑兵第4军、陆军第35军和暂编第3军军长,第十二战区政治部主任兼晋陕绥边区副总司令,国民党绥远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等职。先后参加了北伐战争、中原大战、长城抗战、绥远抗战、忻口战役、太原战役、包头战役、绥西战役、五原战役,绥远和平解放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绥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绥远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绥远军区副司令员、第3兵团司令员,中国人民 第3兵团司令员,第69军军长等职。参加了 ,组织部队完成朝鲜境内机场修建等军事工程任务,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做出了贡献。年被授予上将军衔。9年3月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推荐阅读↓↓↓今日李太忠将军赋诗称赞,昔日她却在老山前线违抗军令挨处分55年被授将军的才是真将军新四军臂章标志的来历解放军序列中的13个生产建设兵团(全解)解放军十大红军师,你知道几个?建国初期被撤销的八个省份,你知道几个?新中国初期的各级领导人名录大全中国13个大军区,你了解吗?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制的发展历程解放军军衔大全(图)中国未收复领土知多少我军九代军服,你最喜欢那一代?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些军功章、纪念章,你认识几个?太原城里的“彭老板”投稿邮箱:tbs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