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癜风好方法 http://m.39.net/pf/a_7588856.html 自年6月6日起,医院和石家庄农村广播合作的《名医堂》节目,每周六早上7:00至7:30准时播出,共举办50期。7月11日早晨的节目,由内分泌科的邓素娟主任为大家讲解了《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家里有糖尿病人或过于肥胖的朋友们,一起来了解更多关于糖尿病的知识吧! 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邓素娟简介:副主任医师,曾在解放军医院、医院、及河北省二院进修内分泌、代谢病及血液透析等,擅长内科常见病、多发病诊治,特别擅长糖尿病、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甲状腺疾病、高尿酸血症、肾炎、肾病综合症、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及尿毒症诊治。 河北省急救医学会糖尿病健康管理专业管理委员会常务委员。 河北省预防医学会内分泌代谢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 大家好!我是医院内分泌科医生邓素娟,今天和大家聊聊糖尿病的相关知识。目前全球糖尿病高发,中国糖尿病患者已超1个亿,全世界范围内糖尿病患者大约4.15亿,全球11名成年人就有1名糖尿病患者,-年成人糖尿病发病率1%,-年成人发病率2.5%,年9.7%,再到年的10.4%,以及的11.2%,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凸显出糖尿病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糖尿病防治形势严峻。一、到底什么是糖尿病?目前这种情况和哪些因素有关? 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组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或缺陷引起的。糖尿病不是单一疾病,而是一种复合病因引起的综合病症。发病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的改变而迅速增加,逐年增高呈爆发流行糖尿病主要分4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特殊类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为主,约占95% 1、2型糖尿病发病率高的原因: 1.首先遗传与环境因素:2型糖尿病是由多个基因及环境因素综合引起的复杂病,环境因素包括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不健康、营养过剩、体力活动不足、化学毒物的侵害等,在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所引起的肥胖,特别是中心性肥胖,造成胰岛素抵抗,导致2型糖尿病的发生,2型糖尿病多见于老人,与老年人胰岛功能衰退有直接关系,近些年糖尿病呈现越来越年轻化。 2.其次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缺陷:在存在胰岛素抵抗的情况下,如果β细胞能代偿性增加胰岛素分泌,则可维持血糖正常;当β细胞功能有缺陷、对胰岛素抵抗无法代偿时,就会发生2型糖尿病。 3.糖尿病发病率高,一部分人对糖尿病危害认识不足 人们对糖尿病认识的误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1)我们社区一个慈祥的奶奶领着可爱的小孙子,祖孙两个都很胖,我和奶奶交流,你的小孙子太可爱了,就是有点胖,让他多运动,少吃点,奶奶说:我是亲奶奶……从这对话中我们看到老人认识的误区:老人亲孙子,不能委屈孙子,这个孩子不节制饮食的后果是继续肥胖下去,成为一个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2)一个空腹血糖15、糖化血红蛋白11的糖尿病女患者,我建议她住院治疗,拒绝,开药,仍拒绝,理由是糖尿病不用治,出现并发症才需治疗。 (3)经常有患者在血糖异常增高的情况下拒绝应用胰岛素,理由是自己的病还没到那种程度… 如何判断你得了糖尿病?有哪些现象?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糖尿病“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减轻。 早期糖尿病大多没有明显的症状,主要是体检中发现的。 当患者出现“三多一少”症状是血糖已经明显升高了 诊断糖尿病无“三多一少”症状需两点血糖谱(即空腹血糖≥7mmol/L、随机血糖或0GTT2h血糖≥11.1mmol/L,有“三多一少”症状需一点血糖谱) 糖尿病有哪些危害(并发症)?老百姓都说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他的并发症 急性并发症: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2.高血糖高渗状态3.乳酸性酸中毒,低血糖症。各种感染:像急性肾盂肾炎和膀胱炎等 慢性并发症: 1.大血管病变;主要是心、脑血管病变,糖尿病足病 2.微血管病变1.糖尿病肾病2.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3.糖尿病心肌病等 3.神经系统并发症1.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2.周围神经病变3.自主神经病变 糖尿病如何治疗? 向红丁教授提出糖尿病治疗“五架马车”即饮食、运动、血糖监测、药物治疗、糖尿病教育。 糖尿病及并发症治疗:糖尿病短期治疗靠药物,长期治疗靠管理,谁来管理我们呢,那一定是我们自己和家人。 1,目前针对糖尿病患者检查治疗手段很多,根据患者年龄的大小、病程的长短、有无并发症、并发症类型及严重程度,人体的胖瘦、个人经济条件,受教育程度、依从性等个体化降糖。 2、住院患者大多血糖控制差或合并一种或多种并发症,病情复杂多变,目前控制血糖最先进的办法是胰岛素泵治疗,胰岛素泵治疗(简称人工胰腺),其给药方式最接近人体胰岛素分泌模式。可安全、平稳、有效降糖,目前胰岛素泵技术很成熟,内分泌科经常协助外科通过胰岛素泵让手术患者平稳度过围手术期,保证了手术安全。2,实现了住院患者血糖监测智能化,住院患者血糖统一管理,及时发现高危血糖,及时处理。 3,对于糖尿病合并周围血管及神经病变及糖尿病足患者,可通过糖尿病足诊断箱及糖尿病神经传到速度测定(肌电图)检查,能及时发现糖尿病周围血管及周围神经病变。 4、对此类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用糖尿病神经血管治疗仪通过红光及红外线照射能起到修复神经损伤及改善血液循环,纠正缺血状态。对糖尿病足溃疡难以愈合的患者,特色换药效果很好。门诊糖尿病患者应终生学习糖尿病的相关知识,管理好自己,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心态,合理的饮食和运动,科学、规范、个体化降糖伴随终生。如果糖尿病人及家属对糖尿病防治有疑问,门诊患者可到糖尿病健康教育门诊咨询,可做到一对一宣教,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在糖尿病病房每周二、五下午对住院患者进行糖尿病教育。也欢迎门诊患者来病房听课。 除了医学治疗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饮食、运动来治疗。 糖尿病饮食、运动治疗 一、吃、动平衡,合理用药,控制血糖,达到或维持健康体重。1.控制腰围,预防腹型肥胖,男性腰围不超过90cm,女性腰围不超过85cm.2.合理饮食,预防营养不良,成年人BMI应在18.5-23.9kg/㎡之间;3.规律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每周至少3次,每次不少于20分钟 二、主食定量,粗细搭配,全谷物、杂豆类占1/3.1.主食定量,摄入量因人而异2.选择低GI(血糖生成指数)主食,全谷物、杂豆类应占主食摄入量的1/3. 三、多吃蔬菜,水果适量,种类、颜色要多样。1.增加新鲜蔬菜摄入量以降低膳食GI,建议餐餐有蔬菜2.每日蔬菜摄入量-g,深色蔬菜占1/2以上,其中绿叶菜不少于70%。 四、常吃鱼禽,蛋类和畜肉适量,限制加工肉类。1.常吃鱼虾蟹贝及禽类,畜肉适量,减少肥肉摄入2.血脂无明显增高的患者可每天一个鸡蛋。3.限制腌制、烧烤、烟熏等加工肉类制品的摄入 五、奶类、豆类天天有,零食加餐合理选择。1.保证每日g液态奶或相当量奶制品的摄入2.重视大豆类及其制品的摄入,零食加餐可选择少许坚果。 六、清淡饮食,足量饮水,限制饮酒。1.烹调注意少油少盐,成人每天烹调油25-30g,食盐用量不超过6g.2.白开水代替饮料,成人每天引用量1-ml.3.饮料可选淡茶与咖啡4.不推荐糖尿病患者饮酒。 七、定时定量,细嚼慢咽,注意进餐顺序。1.定时定量进餐,餐次安排视病情而定。2.控制进餐速度,早餐15-20分钟,中晚餐30分钟左右。3.细嚼慢咽,每口饭菜最好咀嚼25-30次。4.改变进餐顺序,先吃蔬菜、再吃肉类,最后主食。 糖尿病可以预防吗? 1.糖尿病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就是没有糖尿病的要预防得糖尿病,控制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2型糖尿病的一级预防指在一般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人群对糖尿病防治的知晓度和参与度,倡导合理膳食、控制体重、适量运动、限盐、控烟、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提高社区人群的糖尿病防治意识。对于糖尿病前期患者应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以降低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定期随访给予社会心理支持,确保患者的生活方式改变能长期坚持下来,定期血糖监测,密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