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7-9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治疗白癜风的好方法 http://m.39.net/pf/bdfyy/
中贸圣佳25周年春季拍卖会Sungari25thAnniversarySpringAuction

璀璨—中国书画及古代艺术珍品夜场

预展Preview10月14日-10月15日拍卖Auction10月17日下午19:30地点Location北京千禧大酒店B厅GrandMillenniumBeijing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路7号No.7EastThirdRingMiddleRoadChaoyangDistrictBeijing本拍品为翁方纲摹画董其昌立像并倩罗聘绘杜牧《南陵水面》诗意,经清代桂馥、叶志诜、李士棻、李宗瀚鉴题。考其翁氏自跋,董其昌曾用杜牧《南陵水面》诗境来绘制《江山秋思图》,而这个题材被顾大中、文徵明都创作过,董其昌用他较为拿手的赵伯驹笔意写就。翁方纲临摹画中董氏题记后,配以董其昌立像,但很可能是因为自己不擅山水,所以请罗聘仿作《南陵水面》诗意,后几经时人名手题跋。翁方纲摹董其昌立像Lot.翁方纲(—)、罗聘(—)董其昌像并杜牧南陵水面诗意设色纸本立轴×83cm题签:董香光像。附罗两峰画,翁、桂诸贤题跋。题识:1.戏海群鸿澹墨缘,日斜云影隔江船。小栏红树苍烟外,不著丹青是画禅。摩挲老眼为谁青,欸乃渔歌动远汀。米老几逢《王略帖》?西升一卷《度人经》。斋中摹董文敏像,因倩花之老衲,为仿作杜樊川南陵水面诗意小帧以配之,题三诗于后,乾隆乙卯(年)冬日,苏斋学人方纲。2.此未知即《画禅室偶笔》所云,文衡山摹赵松雪仿伯驹小帧者否,要是设色精能之作也。今两峰所作大约近淡,亦只欲传其大意,似觉差有远神耳。太仓王烟客藏董画册卅余幅,其一写南陵水面诗意,上有红衣女子,如粒米倚窗而立,甚奇。此册后来王颛庵携至都求售,不知归何处矣。相传董香光画,惟与王奉常作此幅,有红衣女子及《溪山高隐图》内有人临栏危坐,此外画人物者不多见云。3.题《江山秋思图》,杜樊川诗: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繁欲变秋。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高楼?陆瑾赵千里皆图之,故临于此。董其昌;江南顾大中,尝于南陵舫子上画杜樊川诗意,时大中未知名人莫加重,后为过客窃去,乃共叹惋。予尝见文徵仲画此诗意,题曰:吾家有赵荣禄仿伯驹小帧,妙绝,闲一摹之,殊愧不似今。予不复见徵仲,去二赵可知矣。其昌;樊川南陵水面诗,赵千里常写之,此诗中画也。其昌。4.嘉庆乙亥四月七日,以文敏《待漏图》对看,其图盖文敏七十八、九岁间,为宗伯学士时事,而甲戌归田后所追写也,文敏之孙建中所藏,有王广心、蒋伊、徐元文、顾其言、唐昌世、许缵曾、陆鸣珂、郭朝祚题赞。朝冠红袍,执笏佩玉立像,与此目光正同。钤印:内阁学士内阁侍读学士翰林侍读学士(白)、苏斋(朱)(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第页,第50、42印)、流水今日明月前身(朱)、诗境(朱)(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第页,第14印)、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陵谷云亦灵怪矣哉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易曰云从龙既曰龙云从之矣(朱)、覃溪(朱)、方纲临本(朱)(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第页,第46印)、窈窕深谷时见美人(朱)、两峰(朱)(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第页,第31印)鉴藏印:士棻芋仙(白)、叶志诜(朱白)、东卿过眼(朱)题跋:1.覃溪阁学摹董文敏小像,即以文敏平生所最心赏临摹之杜樊川诗意,属两峰写小幅装于像侧。乙卯中冬,曲阜桂馥记。钤印:大雅(朱)、泮宫文学(白)、老菭(白)、冬卉(朱)2.南陵水面咏樊川,拈入香光画里禅。并结苏斋两重案,乌纱红袖尚依然。丙戌初秋,春湖居士宗瀚题。钤印:李宗瀚(朱白)、3.《待漏图》藏太原温云心孝廉家,丁亥夏余曾见之。钤印:宗瀚(朱)(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第页,第3印)说明:此图经清代桂馥、叶志诜、李士棻、李宗瀚鉴题。罗聘画《南陵水面》诗意至于为何要请罗聘来画一幅完全和董宗伯立像毫无关系的山水来配在画面左侧,翁方纲在画心左侧的题跋中说道:“太仓王烟客藏董画册卅余幅,其一写南陵水面诗意,上有红衣女子,如粒米倚窗而立,甚奇。此册后来王颛庵携至都求售,不知归何处矣。相传董香光画,惟与王奉常作此幅,有红衣女子及《溪山高隐图》内有人临栏危坐,此外画人物者不多见云。”里面提到的王烟客是王时敏,王颛庵即是王掞(王时敏八子,康熙九年进士,授编修,官至文渊阁大学士,请重立胤礽为太子忤旨)。这样一来,《南陵水面诗意》的准确性无疑有了保证。董其昌《画禅室随笔》中“江山秋思图”一则:“杜樊川诗,时堪入画:‘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繁欲变秋。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倚高楼。’陆瑾、赵千里皆图之。余家有吴兴小册,故临于此。”而之所以要记述这样一件作品的内容,并配以多次题跋,在翁方纲看来,董其昌的人物画流传以此为仅见,而自己所请罗聘绘制的图画,正是对于董氏稀少人物画作的文史留存。“南陵水面咏樊川,拈入香光画里禅。并结苏斋两重案,乌纱红袖尚依然。”身着朝冠红袍与倚栏江楼红袖都尤有未尽处。翁氏在临摹董其昌立像后,又针对所摹的本子,考镜源流。以追慕先贤为主题的书画创作,自古早已有之,从晋代陶渊明、宋代苏轼再到明代董其昌,董其昌作为明代晚期的权臣,他在艺术方面的成就早已超脱出其他身份标签的意义。后藏者为了能让观者了解其中的原由,特意保留了原始的装裱的位置,这件作品从内容到装裱,都是一出大型的考据现场。鉴题者简介:1.桂馥(-),字未谷,一字东卉,号雩门,别号萧然山外史,桂馥晚称老苔,一号渎井,又自刻印曰渎井复民。山东曲阜人。清代书法家,训诂学家、篆刻家。在小学、书法、篆刻、诗歌、杂剧方面各有成就。与段玉裁、王筠、朱骏声一同被誉为清代“说文四大家”。2.李宗瀚(-年)字公博,号春湖,又号北溟。为李宜民长孙,李秉礼长子,过继给叔父李秉仁。江西省临川人,寄籍广西桂林。官至工部侍郎。清中期著名书法家、文学家。博涉群书,喜好金石文字,以文名受知于嘉道两朝。朝廷制作多出其手。曾建楼于桂林榕湖南岸以收藏金石书画,题名“柘园”。善诗词书法,崇尚韩愈。3.叶志诜(-),清学者、藏书家,字东卿,晚号遂翁、淡翁,湖北汉阳人。善书法,嘉庆九年()入翰林院,官国子监典簿,升兵部武选司郎中,后辞官归。学问渊博,游于翁方纲、刘墉门下,收藏金石、书画、古今图书甚富。编撰有《平安馆书目》《咏古录》等。4.李士棻(-)清藏书家、诗人、书法家。字重叔,号芋仙,号二爱山人、悔余道人。忠州(今重庆忠县)人。以诗文为曾国藩所看重,当时与中江李鸿裔、剑州李榕号称“蜀中三李”。编《忠州李氏藏书草目》,著《天瘦阁诗草》《天补楼行记》等。

-The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