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治白癜风最好医院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314286.html 曲阜读柏 这次游曲阜,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曲阜的古柏。 这些古柏位于孔府北苑门前的大街上,已有一千多年的树龄。它们耸立在街道的两边,高大、苍翠、茁壮、挺拔。黛绿色的树冠擎起了街道两边的天空,前后左右彼此衔接,仿佛一片黛绿色的云浮在空中,一眼望不到边。又仿佛两排身材魁梧的仪仗士兵,目光炯炯的注视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们;树身的顶部长出无数粗壮的枝干,像一只只大手叉开五指,托起一片苍翠的凝重。枝干笔直的,直插云霄,盘虬卧龙的,也不失别致优雅。 它们是那样高大,以至于任何人在它面前都成了侏儒。即使仰视也难以望到它的顶部;它们是那样茁壮,胖大的腰身三五个人难以合抱,好似一根根擎天的柱子,让人不得不产生这样的担心,万一这根柱子倒下了,天也许就会坍塌了吧;它们是那样苍老,苍老到连栽种它的孙子的孙子都离它而去,在它面前,任何事物都成了晚辈;它们又是那样年轻,枯树皮、枯树枝不断脱落,而新的树皮、树枝又不断涌出。唯一不变的是一头秀发,虽经岁月之河的反复洗刷,却越洗越泼辣,越洗越苍翠。 面对古柏,我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渺小和卑微。 这样高大的柏树,耸立在这儿,历经千年,它底下的树根该有多少,才能支撑起这样伟岸的身躯啊!我不知道是该感叹这块土地的厚重肥沃,还是该感叹千年古柏的蓬勃生机?我仿佛看见地下的树根纵横交错,形成一片树根的海洋,成千上万条血脉日夜不停的为古柏输送着营养。 我走上前去,用手触摸树的身躯,那是一种阅尽人间沧桑的苍凉,又带着一种昂扬向上的温热。我似乎触摸到它的脉搏,感受到它绵延不绝的心跳。尽管它跳动了上千年,但丝毫感觉不到放缓的意思。我伸开双臂拥抱古柏,侧耳倾听,我似乎听到了树的身体里血液流动的声音。这种声音从很深的地下传来,好似万马奔腾,喊杀震天;又好像海潮汹涌,惊天动地。 这些古柏从一根小树苗到长成参天大树,它的生命始终被人、虫、闪电所威胁。人们偶尔一次故意的毁坏、虫子们的一次聚餐、闪电的一时发怒都能让它命丧黄泉。而这些柏树能够驾驶自己生命的航船穿过高山峡谷、躲过礁石险滩,用自己的决心与意志去拥抱那水天相接的一片蔚蓝。又怎能不令人心生赞叹? 听导游讲,“三孔”里的千年古柏原有很多,但现在已经寥若晨星。历史上先后发生过很多次反孔运动,每次运动都“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那儿的古柏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毁坏。尤其是最近的一次劫难,就有五千多棵古柏被毁。而眼前的这些古柏站在历史的风口浪尖之上而能够躲过无数的人世纷争,历经一千多年而能郁郁葱葱、巨伞擎天,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对于人来说,柏树是渺小的、软弱的。但是当它一旦战战兢兢地摆脱时空的羁绊后,就越来越接近了伟大。 行走在古柏树下的林荫道上,仿佛在穿越一部中国的历史。两边的柏树有千年巨柏,有可作屋檩的中柏。也有才及胳膊粗细的小柏,最下边的草坪上还有状如筷子的小小柏,就好像祖孙几代人正在进行着一场马拉松比赛。没有裁判,没有观众,也没有鲜花和掌声,各个队员不论年龄大小、高矮胖瘦,都摩拳擦掌,向着蓝色的终点做着全力以赴的冲刺。 在这长长的柏树队伍中间,夹杂着几棵古柏,岁月剥光了它的枝叶,抽干了它的血液,只剩下瘦骨嶙峋的灰白色树干,一支支刺向苍穹。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生命失去时的无奈和抗争;有棵柏树被雷电从上到下劈去一半,仅存的一半身子已被烧成了木炭。但它还是保持着与雷电战斗的姿势,倔强的不肯倒下;还有一棵古柏,树心都被掏空,像一个人被挖去了五脏六腑,里面的筋骨血脉清晰可见。半大孩子可以在树洞里自由出入、畅通无阻。但让人不解的是,像这样缺心少肺的柏树竟然活得有滋有味,昂首挺胸,张牙舞爪,遮天蔽日,丝毫看不出有半点自卑的感觉。另外还有身子被拦腰砍断的,腰身被劈成两半扎上钢腰绳的,身上长满肉瘤的…… 在街道的左侧有一棵柏树,树身已被人据去。只留下一个巨大的树墩,记录着曾经鲜血淋淋的伤口,然而在树墩的底部一侧又钻出了新的绿芽。如父子两个在经过漫长的等待后最终完成了新老交替。小树枝从前辈手中接过绿色的接力棒,踏着前辈的身躯,继续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对于柏树来说,只要一息尚存,就永不放弃触摸蓝天的梦想。 我震惊了!在表面繁华的古柏中间局然还隐藏着这些悲壮的勇士。这是怎样的一群树啊!身上千疮百孔,伤痕累累,衣衫褴褛,憔悴不堪,置身树下,仿佛来到了古战场遗址。我能想像它们有着怎样的遭遇,它们又进行了怎样的抗争。它们以残弱的身躯挣扎在死亡的边缘,守护着生养它的故土。它的困惑,它的无奈,它的愤怒,它的抗争,此刻都浓缩为漫长等待后的葱笼。 微风吹来,树枝飒飒作响,仿佛古柏发出的沉重的呼吸,又仿佛在向游人们诉说它千百年来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我想起了昨天在去孔林的路上见到的两棵连体柏树。其中一棵干枯,另一棵枝繁叶茂。据导游讲,很多年前,两棵柏树的主干向着对方生长开来,就好像两个人想要握手一样。时间一长,它们就长成一体再也分不开了。它们携手共同走过了几个年头,但后来其中的一棵柏树干枯了,把身上的营养送给生机勃勃的另一棵。几年后,原先生机勃勃的一棵又干枯了,又把营养还给原先干枯的一棵,致使枯木逢春、生机盎然。这样周而复始直到今天 这多么像两个相互搀扶、患难与共的老人,当他们随身携带的饭食不足以供养两个人时,一个主动停下来休息,不吃不喝,通过降低消耗把饭食全部留给另一个老人;使之继续前行;而当另一个老人劳累了休息时,又把所有饭食留给原先休息的老人,让他继续前行。就这样,两个老人轮流替换着,步履蹒跚的走过一个又一个日出日落…… 在场的几个老年人听了导游的讲述,不由得张大了嘴巴,沟壑纵横的脸上闪过一丝惊喜,浑浊的眼睛里满是晶莹。我不知道他们当时作何感想?是感动?是敬佩?还是震撼? 呵!曲阜的柏树,你带给我们无穷无尽的启迪和思考。每一棵柏树,都纠结着一段风云变幻的历史;每一圈年轮,都牵扯出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你就像一本本厚厚的书,让人百读不厌,使人回味无穷。在这些书里,每个人都能各取所需:成功者读出谦逊,拼搏者读出坚持,怯懦者读出勇敢,颓废者读出进取,狭隘者读出豁达,刻薄者读出宽容…… 千百年来,你们就像一群忠于职守的士兵,驻足于街头,驻足于不被人 回去的路上,我一直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在曲阜,如果失去了这些古柏,只剩下古香古色的房屋、寺庙、城墙、墓碑和荒冢,那将会失去多少丰富的内涵,失去多少文化底蕴,失去多少历史的凝重,失去多少诗意、多少生机啊! 下次来曲阜,我一定还来拜读你——曲阜的古柏!
此文先后发表于年4月《山东教育》中学版,以及《中学生读写》《校园写作》等杂志 作者介绍:李顺栋,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中学语文教师,年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在《新华副刊》、《华夏散文》、《山东文学》、《散文诗》、《山东教育》、《中学生读写》等刊物上发表散文、诗歌多篇。 主要从事农村题材散文、诗歌的写作,力求通过详实的描写表现农村优美的自然风光,和谐融洽的世态风情,以及近年来农村在工业化浪潮冲击下呈现出的新情况、新变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